在该书第一章,琼斯就考察了到底是文化决定了经济学还是经济学决定了文化这一问题。立足于悠久的全球经济史,琼斯在文化变迁问题上展现了其深邃的学识和原创性,他质疑了对欧洲、东亚、美国、澳大利亚和中东诸多社会行为所做出的文化解释。他还考察了当代全球化问题,并指出,尽管几个世纪以来的经济竞争已经使得全球各种文化融合为少数主导型文化,可是这些变迁却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新兴混合文化。文化对经济结果较为重要,但反过来说文化不会停止对市场力量的反应。尽管文化中存在一些倔强的元素不肯屈从于时代,但在长期文化会表现出一种易变性,这让一些文化决定论者颇为吃惊。琼斯总结道,文化“如同幽灵般的历史传递”并没有非经济学家通常宣称的那么强大,然而文化的影响比经济学家通常承认的更大。全书包括三个部分,即文
本书系“中国村庄发展的浙江样本研究丛书”之一。邵家丘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的乡村治理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复合治理,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村党总支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有效协同并维护了“三架马车”的乡村治理结构;另一方面,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以“道德立村”为抓手,念好“道德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转化为农民的情感认识和行为习惯,并有机嵌入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的乡村治理新机制中,孕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了乡村文明新气象。邵家丘村蹚出的党建引领乡村复合治理的乡村振兴新路子,以“道德立村”为抓手,切中肯綮,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本书以供给和需求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包括以下内容:构建厂商微观定价行为的理论模型,从供给和需求渠道理论探索汇率变动的出口价格传递机制;从出口国企业生产供给和进口国消费者需求入手来探讨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流向的影响机理;分析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变迁及测算出口贸易竞争力,从供给和需求弹性切入来研究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效果,进行了中观结构层面的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书的主要内容是以增权理论、公平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为基础,以舟山海岛旅游社区为案例地,围绕“旅游增权对居民公平感知及支持态度的影响”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系统研究,深入探讨旅游增权对居民支持态度及公平感知的影响及影响路径差异、居民公平感知对居民支持态度的影响及中介作用,社会资本在旅游增权对居民支持态度及公平感知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等关键性问题。
本书在构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对福建与台湾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是福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高于台湾的主要原因。本书在此基础上,基于ECFA背景,提出闽台渔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构建了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对福建与台湾这两个地缘相近、渔业发展模式不同的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并提出二者渔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一带一路”文库·经济与治理。全书共分8个部分,分别为1、世界著名湾区基本情况及发展经验。2、粤港澳大湾区现状、发展优势及重大意义。3、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总体思路。4、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5、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6、推动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7、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8、政策和重大项目。全书从8个方面阐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比较优势、发展目标、空间布局、主要任务、实现路径,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第四大湾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本书详细叙述了中快餐饮集团前董事长李平金先生的成长和创业经历,通过对其个性、经营风格、管理理念、市场开拓、战略思维、企业文化等全方位的刻画,对这家低调的国内餐饮业巨头的成功发展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和系统的总结。本书录了李平金先生的创业经历,以中快集团的发展为主线,记叙这家公司如何从一个快餐店,成长为一家全国性的团餐企业,引领团餐潮流,对于中国餐饮业的图景描绘具有相当价值,对于餐饮业前景的看法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本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为浙江省金融总体运行报告,由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和省金融办提供,阐述浙江金融总体情况及浙江省地方金融改革和发展情况;第二篇为浙江省金融行业报告,主要是银行业、证券期货业、保险业、小贷公司、股权投资业等分行业的发展概况,分别由省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省金融办及金融研究院提供。第三篇是金融热点分析,反映2017年浙江金融热点分析,由一行三局一办和金融研究院分别提供。最后的附录由我省扶持金融发展的政策摘录和我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组成。
本书的研究,探讨了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人文空间,及其动态发展。近代西方文化以都市为摇篮,自以其势力最强的港口城市为中心,再向其周边幅射扩散。而晚近中国在国际上迅速崛起,其发展现代经济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因此,今天我们讨论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生成及内蕴,重温中国百年以来的历程,在一套以中国为本但足以为全球所用的近代中国话语典范正在慢慢生成之际,而本书的形成也正是希望能推动这一进程。
随着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加速“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而处于“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转变,实现以创新拉动生产力增长。本书以“高技术产业创新”为研究中心,以创新价值链和创新系统为理论基石,对现有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共同演化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述评,总结研究现状并指出研究的空白点。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创新过程和外部产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产业环境与高技术产业创新的互动演化情况。
书稿从发展观和方法论的角度,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浙江在思想解放、观念创新上取得的主要成绩与宝贵经验;全书分上下篇,上篇是研究报告,下篇是实践案例,是研究创新理论、指导创新浙江建设的一个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