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期以来,全球化、信息化与持续的科技创新,使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往往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快速、有效地完成资本积累与扩张,或者剥离、分离非核心资产或债务负担等。 为满足相关专业人士在企业并购重组中,有效、规范地处理并购重组中遇到的各类会计、税务、法律问题的需求,《企业并购重组会计与税务实务操作指南》从实际需要出发,内容涵盖了并购重组业务中会计与税务的各个关键点,对会计与税务的具体操作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典型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重组会计与税务实务操作指南》贴近实务,论述严谨,适合从事并购重组的相关会计、税务人员阅读;也适合成为进行并购重组实务培训的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会计、税务从业人员的案头工作手册,随时查用。
《对美国财务报告采用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体系的研究》报告所提出的问题及分析结论,虽然只是针对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但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定也具有的参考价值。为此,我们将该研究报告译成中文,供会计工作者研究时参考。
《审计报告撰写技巧/审计技巧丛书》共分四部分,部分主要介绍通用审计报告的撰写技巧,分别就审计报告中“基本情况”和“审计评价意见”“审计发现的问题”以及“审计建议”几个部分的撰写技巧进行了重点介绍;后三部分针对特殊需求审计,分别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跟踪审计报告和审计综合报告的撰写技巧。其中,对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侧重于定责评价方面的技巧,对跟踪审计报告侧重于如何体现时效性和前后衔接的技巧,审计综合报告介绍了“两个报告”和审计公告稿等的撰写技巧,同时在附录中摘录了相关报告体例,供读者参考。
本书试图在整理与借鉴外现有法务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概括、总结法务会计的概念、结构,并对法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论框架和应用领域等作出较为系统的介绍和探讨,以期对我国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本书从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高新技术企业会计的真实账套改编,精心挑选具有行业特色的经济业务,囊括了大部分核心经济业务,所有经济业务难易适度,深入浅出。所有单据超仿真制作,让您身临其境的体验会计实务工作。
《小艾上班记1:真账实操教你学会计》记录了企业从工商注册、建账到全盘账务处理的全过程,同时也记载了一个会计成长的全过程。主人公小艾在初入会计职场时,有幸遇到经验丰富的万老师,也遇到了风趣睿智的杜老师。在他们的帮助下,小艾收获的不单是会计经验,更是一种会计智慧,昔日枯燥无味的会计理论也变得生动有趣,让人回味无穷,思量许久。 本次再版以我国当前现行的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为基础进行修订,同时,书中增加了作者对于职场、情感的更多感悟,为刚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提供了更多的真实情境和真账演练,引导读者发现会计之美,丰富会计人生。
生态马克思主义从诞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理论阶段: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生态学。本书重点介绍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经典理论成果,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本书是“生态文明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分为5章,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经典理论成果进行了重点的介绍,具体内容包括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述、从技术批判到生态危机理论、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革命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的生态学等。
《担保企业财务会计操作规程》对担保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相关规定进行了梳理总结,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内容丰富,案例齐全,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是一本值得担保行业从业人员、监管人员参考借鉴的书籍。
本书主要对工业能源与环境实用管理方面的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本书并没有深入讨论基本的原理,而是着重强调了这些理论在具体性能改进解决方案上的应用。本书部分介绍了当前使用的能源和环境管理,改进能源和环境性能的管理技术;第二部分描述了工业能源管理的工程方面,包括主要的工业能源以及如何分析和提高其能源性能;第三部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主要介绍了一个工具箱和一套软件,这可以用来分析前两个部分的内容,以帮助读者了解有关的主题和评估自己的工业能源。 本书可供相关行业的能源和环境管理工程师、工业企业的管理者和能源产业的咨询人员阅读参考,同时可供工业能源和环境管理相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研究人员参考。
环境会计与传统的会计一样,被定位在法规与实务结合的制度层面,形成承上启下的关系。它同时融合环境法规、会计法规的内容,形成自身的独特之处。 全书共分8章,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会计理论的基本框架、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环境资产、环境会计账户设置、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案例研究。
本书试图在整理与借鉴外现有法务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初步概括、总结法务会计的概念、结构,并对法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论框架和应用领域等作出较为系统的介绍和探讨,以期对我国法务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企业碳管理会计研究》应用碳流分析方法,解构企业能源消耗、碳排放以及碳价值流转的一般规律,构建了适合我国初、中级工业化国情的企业碳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及方法体系;以原料与能源流分析、物质流分析与价值流分析融合为基础,构筑了碳管理会计在企业微观层面的内部应用流程与模式。《企业碳管理会计研究》从微观角度对企业碳预算、碳成本、碳绩效、碳风险及碳投融资等的系统梳理及构建,有利于规范企业碳成本管理,合理评价企业低碳发展水平,提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企业碳排放风险,探寻企业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进教科文卫审计理论与实践研究,教科文卫审计司在组织全国审计系统教科文卫政策落实与科目审计研讨班、总结交流教科文卫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各地各部门报送的80余篇教科文卫审计典型案例进行严格筛选,从中甄选出创新性强、特点突出、思路清晰、成效明显的典型案例60余篇,编入《教科文卫审计案例汇编》。案例涉及审计组织模式、审计技术方法、大数据审计和案件线索查处方法等方面,供教科文卫审计人员学习参考。
软件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近几年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迅速。据SIECC统计,全球2004年软件产业产值为7 826亿美元,年增长速度为4.63%。此后的2005年、2006年分别以5.28%和6.25%的速度增长,截至2007年,全球软件产业产值更是达到971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9%。 我国的软件产业,自2004年以来,每年均以超过20%的速度快速发展。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为2 780万元,至2007年我国软件收入达到5 834亿元,同比增长21.5%,软件收入占当年我国GDP的2.37%。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年末,我国规模以上软件企业(指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和国有企业)达1.3万家,软件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02万人。 软件产业是公认的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创新密集型高端产业,它具有“无污染、微能耗、高产出、高就业”的特点。随着产业链细化分工和资源整合
本书从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普遍问题出发,用自宏观到微观的思路讲解了会计学中的基本原理,为会计初学者们提供了一条新的便捷入门路径。 本书共有14讲。-2讲,读者并不需要直接学习会计分录,而是先认识会计在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与运用。第3-5讲,通过认识财务报表的内容、结构以及各报表间的关系,读者可在宏观上把握会计工作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快速理解会计分录的形成过程,避免死记硬背的苦恼。第6-13讲,结合具体的会计科目逐一讲解了包括折旧、减值、重估、摊余成本法与合并报表在内的常见会计处理方法。4讲,基于所学内容,读者可充分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对会计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本书充分考虑了会计初学者难以理解相关专业术语的问题,基于笔者多年的财务专业教学经验,用通俗易懂、生动的笔触将会计核心问题逐一
《影视财务会计学》内容包括我国的会计法规体制、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资产、投资、负债、影片摄制成本的核算、我国税制体系的建立及发展、所有者权益、费用和成本,以及各种单据和报表的填写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