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变量”系列图书的最近一本。学者何帆发愿要用30年的时间,通过这套书为中国经济立传。 在《变量:大国的腾挪》中,何帆继续他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记录。他用102天飞行84203公里,走访了新疆尉犁、宁夏西海固、广东海丰等30余个城市,调研了智能制造、现代农业、老年产业、互联网等多个产业,访谈了棉农、返乡青年、老年创业者、企业家和生产线上的工人,找到了能帮你更好地发展的生存策略:腾挪。 面对外部的种种变化、冲击,你可以重新发现优势,找到破局点,改变约束条件,破解看起来不可能解决的难题。 何帆会在这本书里告诉你: 乡村振兴,不是靠农民返乡,而是靠在远方和故乡之间形成互动; 县城崛起,将成为未来文化创新的前沿、体育竞技的基地和美好生活的样板; 人口老龄化——不只是一个社会的负债,也能变成优质的资产; 别
本书研究报告的公开出版,对于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改革中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力求在理论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实践上取得更大进展。
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我国从“十二五”时期起就将应对气候变化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全局,通过采取发展非化石能源、节约资源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增加森林碳汇等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此同时,我国的低碳转型还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一是制造业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产品物耗、能耗高,增值率低;二是煤炭消费占比较高,能源结构优化任务艰巨;三是单位GDP能耗仍然较高,建立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任务艰巨。 在“十四五”以及未来更长的时间内,绿色低碳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发展理念。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蓝图中规划低碳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措施,推动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是本书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2003年5月,《南风窗》总编辑秦朔在广州中山大学提出“中国必须告别GDP崇拜”;10月,他在上海交通大学的演讲中将这一命题更加系统化;12月1日,《南风窗》推出《告别GDP崇拜》的封面重点文章,并将此作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短短几个月内,定提法就成为一个流行话语。 什么是GDP?它能衡量什么?不能衡量什么?GDP与中国的国情国力、国是国策、国际影响之间,有着怎样的互动关系?中国未来20年的发展需要怎样的GDP?
十几亿渴望摆脱贫穷和落后的中国人,在不断解除束缚的过程中,以西方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尝试创新,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一再突破西方领先者们所固守的可能性边界,在全球化带来的成本革命的过程中,将低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发挥到,使一个又一个手工作坊蜕变成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工厂,实现了规模浩大的追赶和超越。 每一个获得巨大成就的中国企业,其背后都有一个或一群具有异乎寻常的进取心、学习能力和想象力的灵魂人物,在他们的带领之下,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被逼出来的整合创新、流程创新、颠覆性创新等创新战略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他们为中国制造赢得未来的全球对决奠定了难得的基础。正是这样的人群、这样的创造力,构成了中国竞争力的内核。 中国制造过去几年的高峰是二十几年积累的一个总爆发,当然势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8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召开的第1个全国性会议,会议认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历程,全面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统一思想、深化认识,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内容主要包括人民日报刊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通稿、人民日报社论、4篇“2017年中国经济回眸”述评等文章,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有一定的帮助。
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到2035年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和财富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长期研究项目的第九辑,本书围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现有规模,未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力、路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识别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重点人群,提出了以提升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中等收入群体倍增战略。 此外,本书还分析了中国整体宏观经济、需求面因素、供给面因素和若干主要产业的运行状况,归纳了202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特点,并展望2021年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
《货币战争》一书自上市以来,一直高居图书排行榜前列,发行量超过百万,影响巨大。它宣称:自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的300年间,几乎每一场世界重大变故背后,都能看到国际金融资本势力的身影。他们通过左右一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国家的政治命运,通过煽动政治事件、诱发经济危机,控制着世界财富的流向与分配。一部世界金融史,就是一部谋求主宰人类财富的阴谋史。 本书作者认为, 《货币战争》的内容充满谬误!本书以历史事实批评了《货币战争》存在的错误,戳穿墨写的谎言,揭示历史的真相,从正面引导人们认识金融史,正确看待中国金融改革。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艰难探索,才找到的富国强国之路;市场经济是在饱尝计划经济的贫困落后、痛定思痛后认定的奋斗目标,不可因金融危机的风浪而动摇,更不能因为阴谋论而
这一代中国人生而有幸,生活在改革开放风雷激荡的大时代。 改革开放的潮流波澜壮阔,滚滚向前。然而,改革的进程并不是、也不 可能是一路顺风凯歌前进,而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阻碍,形成或大或小 的冲突。即使改革本身,也会犯下这种或那种错误。在前进的历程中,改革 有失败、曲折和反复,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如我在纪念中国 改革20周年时曾经指出过的,改革时代和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时所描 绘的时代所具有的相似特征: “这是的时期,也是最坏的时期;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 代;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怀疑的年代;这是光明的季节,也是黑暗的季 节;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们的前途无量,同时又感到希望 渺茫;我们一齐奔向天堂,我们全都走向另一个方向……” 中国人历来有由当代人
本书凝集了作者多年研究企业改革的成果。书中按逻辑顺序所涉及的企业改革理论基础,企改中的宏观、微观与策略问题等,都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
《温州人凭什么赢》的作者长期担任中华工商时报温州记者站站长,以一名职业记者的视角,全方位地跟踪记录了邓小平同志南巡以后,温州市委市政府、温州的民营企业、温州的企业家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敢为人先、艰辛创业的实践过程,不仅为今天的理论研究者,经济与社会的管理者,企业的经营者们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素材,也客观真实地回答了世人关注的问题,这就是:温州凭什么赢! 温州,在中国现代经济发展史上,实在是太特殊了。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被誉为“中国民营之都”,并视之为“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晴雨表”。三十年来,温州不论客观环境如何,始终坚持在外界争论中强行,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 “温州模式”是否代表中国民营经济以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2020我们会不会变得更穷》作者该条微博发布后,一天多时间内被转载28万次、评论3万余条,并被《纽约时报》头条引用:“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