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 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向心城市》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陆铭教授面向普通读者的学术普及读物,也是陆铭老师前作《大国大城》的姊妹篇。继《大国大城》向公众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规律之后,作者综合近几年的蕞新学术研究和调研成果,结合大数据所呈现出来的情况,说明了城市内部的发展规律,即随着服务业在GDP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越来越高;在“规模经济”的逻辑下,城市发展呈现出“人从农村集聚到城市,从小城市集聚到大城市,从城市的外围集聚到中心城区”的规律。这本书也同样引入“空间均衡”的概念,从“活力“宜居”“和谐”这三个城市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出发,论述了在国家、地区、城乡、城区郊区等层次中,应该如何顺应“向心力”所塑造的普遍规律与趋势,进行规划与选择。 在本书中,作者强调,基于城市
本书的目的在于,从理论和经验事实两方面考察苏联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失败的根源,从而说明为什么要探索市场取向的解救方法。我们将努力勾画这种艰苦探寻的一切隐曲。如果这种探索保持逻辑的一贯性,那么,它只能导致我们所说的“真正的市场社会主义”。尽管市场社会主义等于否定了某些长期以来被看作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经济制度所特有的基本特征,这一术语在目前的东欧和苏联实际上还是被屏弃了;在那里,舆论转向反对任何形式的社会主义。但是,从命令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看来不可能迅速完成。究其原因,首先是财产关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属于国家的企业仍将在经济领域,特别是在工业部门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导致某种类型的混合经济。
消费主导决定经济转型的成败 消费主导牵动社会转型 走向消费主导的政府转型 公平与可持续性:未来十年的中国追求
该书以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提出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研究背景,在科学界定后发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内涵基础上,立足新疆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资源型经济、投资拉动型经济、绿洲经济、区域发展不协调、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等基本特征,提出新疆应充分利用三个优势发展三个战略的思想,为新疆全面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战略思路和政策建议。该书同时可以为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攀西新跨越:攀西地区区域规划研究》主要介绍了攀西地区“十一五 ”规划的基本思路、攀西地区空间结构、攀西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等。《攀西新跨越:攀西地区区域规划研究》内容涉及产业体系构建、空间体系优化、发展瓶颈突破、和谐社会构建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为攀西地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与整合献计献策。
《安徽财经大学服务安徽经济系列研究报告·皖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人力资源发展专项(2014)》在上年度研究报告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凝练,2013年主要对皖北人力资源方面开展研究,内容围绕着皖北人力资源分析、皖北人力资源与产业之间关系展开。本研究报告紧紧抓住皖北人力资源发展相关问题开展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皖北人力资源发展现状分析、皖北人力资本补偿问题、皖北人力资源教育及劳动力就业问题、皖北人力资源发展与产业协同问题、皖北人力资源与消费问题、皖北创新型人才与皖北产业发展。
参与编写的包括全国十几所“985”院校、“211”重点院校及财经类院校的院长、教授、博导及知名学者,学术造诣深厚,既有卓越的教学科研经验,又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 教材采用全新立体化模式,教学配套实用、精美。“一主三副”(一本主教材、一本配套习题集、一套教学课件、一批网络资源)的创新设计将学习途径全方位覆盖。不仅方便教师教学,而且更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简介: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但需要以核心大城市作为龙头,而且需要有县域经济作为腹地,对核心大城市的发展进行支撑。加大对县域投资的支持力度将大大提高县域经济效率,促进中圈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长期以来,中圜县域经济是我圃经济增长的洼地,近年来在各种政策促进及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开始追赶式的增长。县域经济在承接了大城市的增长溢出效应后,将会形成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推进结果的产业新城,既是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和重要增长极,也是促进资本、人口、劳动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推动它所依托的主城城市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引擎。
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人们重新审视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疫情暴露了经济体系存在的缺陷,比如产业链的脆弱性,也引发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反思,加大了绿色转型的动力。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得益于科技进步,凸显了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对称性的,低收入群体受到的冲击更大,全球范围内贫富分化问题更加受到重视。疫后世界面临的不仅是重启,也有如何重构、如何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的挑战。 中国处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的五个关键词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意味着经济政策不仅追求效率,也重视公平,以促进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本书从橄榄型社会的目标与内涵、收入分配现状、市场机制、公共政策、投资含义等多个视角,探讨未来发展的路径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在高质量发展中
◎对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历程、产业链概况、各种主流及创新商务模式、运营规律及实践经验等进行全面回顾梳理和总结解析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展望探索下一阶段农村电商创新趋势及发展路径。
该书在对城镇化、生态文明及其关联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洱海流域特色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历程,探讨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机制创新、模式创建和制度保障等推动、促进特色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将生态文明贯穿其中的任何一项经济社会实践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作为一项复杂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城镇化要以生态理念文明为指导,自始至终坚持生态行为文明,并以生态制度文明作为保障。正确处理好农村土地利用、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与特色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报告2019》属于年度性资料汇编,可以说是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内容涉及上海服务业景气指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分行业发展报告、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各个专委会年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和仓储、商务服务、批发零售、信息传输、科技服务等领域,主要反映了这些领域在2019年的发展情况,部分也述及了2020年的发展情况。是一本较好地了解上海现代服务业2019年发展情况的资料性报告书籍,可以作为相关政策部门的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