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一南经典作品集:心胜(全三册)》由金一南著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历来备受推崇,研习者辈出。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为《孙子兵法》作注的乃一代枭雄曹操,其注字里行间不乏真知灼见。当代著名军事家郭化若将军更是长期研究《孙子兵法》,不但为《孙子兵法》全文作了校勘、注释、今译,还撰写了题解及考订、评论文字,既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又浅显易懂。本书即在郭化若孙子译注的基础上加上了从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中辑出的曹操的注,将孙武、曹操、郭化若的军事思想融为一书,以裨读者把握我国两千年来兵学之精华。书中50余幅版画插图精选自北宋兵书《武经总要》,供读者观览中国古代兵器装备之丰富多样。《孙子兵法(插图珍藏本)》,采用布面精装锁线、艺术纸装裱弓形函套外加纸盒保护的装帧形式,内文选用80克艺术纸,全书双色印刷,版面疏朗醒目、容
本书是中共党史研究权威学者曾庆榴先生的力作。作者充分利用中国大陆、港台、俄方大量原始档案、私人回忆以及官方出版物等史料,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黄埔军校在广州长洲岛的创建、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其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和中国大革命运动的产物,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本书以校史为中心,而不囿于校史,全面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波澜起伏、波诡云谲的历史画卷。
《长征图志》由刘慧娟编著
《军事志概论》既是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本普及读物。《军事志概论》把军事志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编纂方法与宣传和开发途径、编纂组织管理与人才培养等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基本理清了军事志发端、发展的历史脉络,全面总结了、二轮军事志编修的经验教训,系统提出了军事志的编纂原则、框架设计、体例规范以及篇章撰写、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入探讨了军事志宣传和资源开发的手段问题,详细阐述了军事志信息化的内涵、特征、建设规划和管理系统设计,突出强调了军事志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性,以及对于保存历史资料、提供决策借鉴、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培养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政治发展面面观》是派伊的重要著作,也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一部代表之作。该书出版于1966年,系派伊在一系列重要论文的基础上写成的,是作者十余年研究心得的结晶,也是集中体现派伊政治发展理论的一本代表著作。此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却很丰富,举凡政治发展各重大问题几乎都有涉及,而且颇多启发性见解。部分阐述了理解发展过程的一般问题,第二部分则涉及一些更为专门的发展政策问题。全书的焦点集中在对过渡社会中民主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展望之上。应该说,该书是政治发展理论不可多得的作品之一。
本书以日常语言哲学为指导,深入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脉络,揭示出“代表”是一个超出现代民主范畴的的独立概念。皮特金通过对霍布斯、伯克、密尔等西方政治思想大家的比较分析,梳理出形式代表观与实质代表观两大脉络,为人们在纷纭复杂的争论中找到关键点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启发。鉴于皮特金分析的透彻和系统,《代表的概念》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关于代表研究的经典,引证率极高。
本书详细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在晚清五十年间(1861—1911)创建、发展及衰落的曲折历史,对海军购舰、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海军战略等领域,都进行了独到的观察和分析,清晰展示了近代海军同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联系。 作为我国近代海军史研究的扛鼎之作,本书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独立见解,又有对鲜为人知的幕后问题的阐幽发明;既有统摄全局的广阔视野,又有考证细节的准确功夫;既有对近代海军发展过程的动态研究,又有对诸如舰船性能等问题的静态专题分析;既是一部近代海军发展史,又是一幅晚清政治生态图。这部以史立论的著作,对奋战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一线的三军官兵和对海军史、近代史感兴趣的读者而言,都是不容错过的。 在本次增订中,作者特地对清末龙旗做了研究,补入有代表性的合肥李鸿章故居陈列馆、英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的建设,要求把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基层党务工作是一项内容广泛、要求高、政策性强、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帮助广大党务工作者学习和掌握基层党务工作的规程和操作方法等,我们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推出了这本《新时代基层党务工作一本通》。本书注重规范性、准确性、操作性、程序性和实用性,对广大基层党务工作者应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要点,以及如何正确处理和解决基层党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等作了比较全面、具体的叙述,分为“基层党组织设置”“基层党组织和党的若干其他组织的职责任务”“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干部工作”“党务公开工作”“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党内监督工作
上海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也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几十年来,关于上海抗战的研究积累了丰硕繁富的成果。本书是第一部关于上海抗战的论著索引,旨在对上海抗战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梳理,为推进本课题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借鉴。本书分为论文卷和著作卷。主要依据主题和体裁设置类目,其中按一级主题分为总论、淞沪抗战、抗日救亡运动、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日伪统治与暴行、抗战胜利与善后、相关人物、相关问题八大类,其下视情设置二至六级主题分类,按规范格式和著录原则编目,兼用主题和人物两种方法排序,并在附录中对上海抗战研究情况进行总体述评,以期为上海抗战研究者提供一部实用的学术工具书,广大历史爱好者也可窥豹一斑,从中扪摸感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脉络,
阿尔蒙德和维巴的《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一书的英文本于1963年出版,17年后再版,其中文译于1989年出版,19年后再版。这一极其接近的再版时间跨度,也许可以表明这本专著的学术生命力。无论人们在这个期间对这本书的褒贬如何,该书所开创的政治文化实证研究的学科领域、以及提出的理论视角和方法途径都已经深深地影响和启发了几代从事政治文化研究的学人。可以说,这是一本西方比较政治文化研究方面划时代的巨著,而且,也是一本对该领域研究具有引导指向性的学术成果。
成功的现代自由民主制,将强大的国家、法治和负责制政府三种机制结合在稳定的平衡中。那么,这三种机构最初来自何方?是什么力量驱使它们诞生?又在何等条件下得到发展?建立的顺序如何?彼此间有何关系? 当代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弗朗西斯o福山,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政治机构是如何从历史中发展出来的全面画卷。《政治秩序的起源》(卷),把对政治秩序的探讨向前延伸到人类的灵长目祖先,然后依次讲述人类部落社会的出现,个现代国家在中国的生长,法治在印度和中东的开始,一直到法国大前夕问责制政府在欧洲的发展。《政治秩序的起源》是一次严密的尝试,力图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形成对人类历史的概览,建立一个理解政治制度演化的宏大框架。 本书第二卷将延伸到当代,敬请期待。
《军事仓储管理》系统介绍了军事仓储规划、库区规划与布局、仓储设备设施管理、仓库计划管理、物资储存规划、物资入库、物资保管、物资包装、物资装卸搬运作业管理、物资出库、仓库温湿度管理、仓库安全管理、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仓储合同管理、库存控制、军事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和特种仓库管理等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内容系统,通俗易懂,司操作性强,对军内外人员均有参考价值,可作为仓储业务培训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
《党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研究》共五章,绪论探讨了党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党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的主要成果、党的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的地位作用和主要牲,而后分章研究了毛泽东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邓小平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习近平国防和军队改革思想。
本书为本对主导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五大学派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著作,写得深入浅出,为学生和研究者深刻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主流思想给予了极好的指引。 本书对当代西方研究民主国家的五大学派——多元主义、新右派主义、精英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多元主义——分章进行了精辟的分析,考察了它们的理论起源、方法和价值、主要优势和缺陷。特别分析了它们关于政治压力和动员的模式、国家组织及政治危机的理论。在对学派之间的区别作出简明提炼的同时,作者还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展示了出现于每一种传统中的共同的理论问题和解决方法,说明了各种理论之间的深层联系以及评价它们的正确方法。 就其覆盖的理论范围和对案例的运用而言,本书是本真正的政
作为意大利保守主义政治学的奠基之作,莫斯卡在《统治阶级》中指出,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对立的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一般由武士、教士、土地贵族、有钱的和有知识的种种团休组成,他们管理国民事务,垄断国家权力,独占各种荣誉。因为只有这些少数人才有组织能力,而作为多数的群众则处于无组织状态之中。因此,有组织的少数对特定的统治阶级失势之后,就会有另一个统治阶级来取代他们。事实上,整个人类文明的斗争谱写的。莫斯卡的这一论断,极大地影响并促成了“精英理论”在西方政治学界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