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在1989年提出现已家喻户晓的宣示,我们所知的历史已臻于终点。十年后,他修正自己的论点:我们还没抵达历史终点,因为,我们仍未臻于科学终点。在这部著作中,对于快速发展的生物工程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福山提出了警告。福山认为今天的科技已经有各种提升、改变人类能力的方法,而在未来这种改变恐怕将会更剧烈,目前我们用药物及外科手术来改变我们的能力,而不久的未来,我们会有基因工程及其他方法可以改变人类最基本的特性。生物科技如果漫无节制的发展下去,会根本改变人性及人类社会,这就是福山所指的“后人类的未来”。
“太平洋战争”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第十部《东京审判》,主要叙述了核击广岛和长崎、日本无条件投降、东京审判等内容。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强大的群众动员力量,但对其历史发展、具体内涵的差异认知已经变得相当模糊,人们往往不加分别地随意使用这两个术语。如何正确区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重建这两个术语的初始内涵,是本书作者力图实现的目标。本书通过梳理和发掘欧洲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史中知名和不知名的相关论述,重新区分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内涵差异,提出了回归到没有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的独到见解,为构建共和爱国主义的公民美德铺平了道路。
......
本书全貌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讲述了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是斯大林施压的产物还是毛主席的个人决断?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的损失以及美日学者对中国在这场战争中得失的评价等;并着重阐述了青川江、上甘岭、松骨峰等战役的背景、基本情况和意义;另外还重点描写了毛主席、周恩来、彭德怀、邓华、陈赓等在战争中做出重要决断的历程及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