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研究明代前期(1351年元末战争爆发至1449年土木之变)军事制度诞生、演变的历史。分草创、演变、稳定三个阶段观察军事机构体系,由此探讨兵权分配、行伍组织、身份管理,即各类人员在体系中行使权力、利用关系、维护权利的历史。本书结论是,在明前期这个特殊历史单元中,军事制度的四个层面源于不同时代的传统,其基本特征与历史走向,受制于貌似不合历史潮流与时代需求的、生发于明代建国历程中的“近现代”传统。
本书原名为《中国军事史·第三卷·兵制》,根据读者需要,此次再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历代军事制度》。 《中国军事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多卷集系统研究中国军事历史的专著,共7卷9册,约520万字,规模宏大,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理论研究价值,在军事学术和历史学术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叶剑英元帅生前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认为:“它的出版,对发掘和继承我国古代军事遗产,开创中国古代军吏史研究的新局面,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无产阶级军事科学,促进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军事史》出版后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电视台、广播电台及许多报刊作了广泛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帝范臣轨校释》内容简介:本书从中、日等国广泛搜集《帝范》《臣轨》二书的版本及相关研究成果,分对此二书进行科学的整理和研究。在此基础上,以《帝范》之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及《臣轨》之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慎密、廉洁、良将、利人等十章为目,对此二书进行校勘、辑佚、注释、精解于一体的综合整理和研究,以期使之更好地为世所用。
特种警察是隶属于警方的一个处理紧急事件、防止暴力犯罪的特殊部门,一般总是很低调地出现在公众面前。《百科图解:特种警察知识》通过搜集大量的国外相关资料,从特警的组织结构、出警程序、武器装备、现场控制、常用战术技巧等诸多方面为读者还原了现实中特警的工作生活。
该书由李剑农的成名作《最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补充而来,于194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要概述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6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止近百年的中国政治变化。1956年,英译本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1964年在印度出版。美国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费正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最清晰的全面的评述……对于西方的研究者来说,作为一种可靠的纪事史和重要资料的简编具有重要价值。”再版时据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本,采取重排本形式,改以简体,力求保持原貌以示珍重。
金代的宗室阶层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与皇帝有着特殊关系,又是金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有机的组成部分。理解金代宗室的历史,考察、评价宗室管理机构、教育科举、政治、社会地位、婚姻关系、文化成就,不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上宗室变迁的了解,有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金代社会,而且有助于我们用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金朝的兴衰史。
《明代科举史事编年考证》是海内外学术界部以编年形式和考证方法全面探究明代科举史事的学术著作,在中国古代科举发展的宏观视野和明代社会的广阔背景之下,不仅向读者提供了系统的经过考证和确认的明代科举的基本史实,理清了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而且通过分期概述和注释按语等形式,尽可能揭示了明代科举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原因、趋势和局限性;并努力挖掘其借鉴和启示意义。
该书由李剑农的成名作《最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补充而来,于194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要概述了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26年中国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止近百年的中国政治变化。1956年,英译本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1964年在印度出版。美国著名中国近代史学者费正清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中国近代政治史的最清晰的全面的评述……对于西方的研究者来说,作为一种可靠的纪事史和重要资料的简编具有重要价值。”再版时据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本,采取重排本形式,改以简体,力求保持原貌以示珍重。
《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作为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与研究的重要成果,“公共管理博士文库”在多方努力下终于付梓出版了。在这批著作面世之际,回顾东北大学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不禁心生感慨。
《社会关系重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一问题提出;二社会学视角:“社会关系重建”;三模式建构:构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的总体设想;四长效机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五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