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政争探源》分为三编:编从明代对江南地主的笼络政策谈起,着重分析朱元璋及朱棣父子对江南地主打击的原因及江南地主对明政权政策的影响;第二编主要说明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皇帝扶植北方地主及北方地主经济势力的不断壮大;第三编叙述明中叶后直至清初,江南地主与北方地主在朝廷一些政策中的分歧及两大政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具有特色的贡献之一。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轨迹,揭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贾玉英教授、孔繁敏教授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业已有《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出版社1996年)、《国史镜鉴·谏诤篇》(北京出版社1993年)等成果问世。去年贾教授和孔教授等学者又推出了新著《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44万言,分10章。—8章,对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封驳制度、明清时期的六科给事中制度,及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征利弊等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第9章,以历代君主的
《明清史学术文库:明代政争探源》分为三编:编从明代对江南地主的笼络政策谈起,着重分析朱元璋及朱棣父子对江南地主打击的原因及江南地主对明政权政策的影响;第二编主要说明朱棣迁都北京后,明朝皇帝扶植北方地主及北方地主经济势力的不断壮大;第三编叙述明中叶后直至清初,江南地主与北方地主在朝廷一些政策中的分歧及两大政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与斗争。
本书主要介绍军事代表工作基本理论,军事代表工作的性质、地位、任务和职责等基本知识,并简要介绍军事代表工作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情况;装备合同管理的基础理论,装备合同订立、履行与风险管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装备质量管理的基础理论,以及装备全过程质量管理、检验验收、软件质量监督和装备质量信息管理;装备价格审核的基础理论,以及装备成本核算、审价等价格管理;外军军事代表工作。
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具有特色的贡献之一。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轨迹,揭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贾玉英教授、孔繁敏教授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业已有《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国史镜鉴·谏诤篇》(北京出版社1993年)等成果问世。去年贾教授和孔教授等学者又推出了新著《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44万言,分10章。—8章,对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封驳制度、明清时期的六科给事中制度,及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征利弊等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第9章,以历代君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的确立,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作了制度上的保证。制度上的保证与确立,只是意味着学科建设有了政策的关照与规范,并不等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经完全成熟。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本身尚存在许多问题,其它学科对它的接纳性还较弱。而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实质上的完善与成熟,当前最需要的是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问题的研究,这是实现学科认同,从学术意义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基本问题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最小单元的理论问题,它们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建立与发展的最基本要素。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基本特性、基本规律、基本价值、基本关系,等等,则
监察制度是中华民族在政治文化方面对世界文明做出的具有特色的贡献之一。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轨迹,揭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当今的反腐败斗争与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贾玉英教授、孔繁敏教授研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此之前,业已有《宋代监察制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国史镜鉴·谏诤篇》(北京出版社1993年)等成果问世。去年贾教授和孔教授等学者又推出了新著《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44万言,分10章。—8章,对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监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封驳制度、明清时期的六科给事中制度,及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及其特征利弊等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第9章,以历代君
《游艺塾文规正续编》是一部在中国古代文章学的宏阔视野中,全面系统、连续不断地剖析二十五年中的八科乡试墨卷、九科会试墨卷,囊括嘉靖、万历间三十六家论文精要(也涉及古文),带有八股文研究性质的明代大型评本。它不科举学价值,例如保存了不少明代文人的乡会试墨卷,披露了他们的中式名次,被录取的某些细节,同时还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社会关系重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研究》内容分为五部分:一问题提出;二社会学视角:“社会关系重建”;三模式建构:构建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长效机制的总体设想;四长效机制:基于长三角的社区戒毒康复模式;五结论与讨论。
《个人生活史(1949-1978)》内容简介: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社会的本质和变迁的真相,不是那个时代、社会中轰轰烈烈的重大事件,更不是所谓历史规律的逻辑推演,而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平民百姓的观念、日常生活和行为选择的细节变化。个人生活史注重微观历史和细节还原,聚焦一个个普通民众的生活实态,就人论事、就事说理,真实地反映出普通人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历程,这有助于发现被宏观历史忽略或无法收纳的底层“无言的群体”,厘清被意识形态化和“革命阶段化”所遮蔽的中国社会真实的发展过程。
《清代民国县制和财政论集》内容简介:包括史学在内的学术著述有一个文字表达问题,孟子称为“文”,刘知己、章学诚称为“史才”,姚鼐称为“词章”。在这方面,学者们只能追求“更好”而不可能达到“”,不存在“境界”,而且这里还存在天赋问题。不过根据我的体会,“底线”还是存在的,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辞达而已矣”。或许是因为自己在文字方面缺乏天赋,我在史学论著的文字表述方面,追求是“实”,争取做到每句话都含有对于主题来说属于必需的信息,不发空洞无谓之论。我理解范文澜先生所主张的“文章不写一字空”,就是这种意思。其实我们也可以认为,朴实、平易、直白同样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