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反导预警体系作战建模仿真及模型服务框架,按照建模仿真与模型服务需求分析、作战体系概念建模、数学逻辑建模、模型服务实现、仿真系统实现与仿真实验分析的步骤对反导预警作战体系建模仿真及模型服务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
美军长期以来秉持“概念驱动”的理念,将作战概念创新作为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牵引力和推动力。作战概念开发是探索战争制胜的创新工程,针对这一现实需要,本书系统总结了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脉络;结合美军作战概念的演进变化,从作战概念研发的作用、制胜机理和战争形态的发展趋势及未来战争的准备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对美军作战概念发展的认识;重点阐述美军“非对称作战”“分布式杀伤”“多域作战”“马赛克战”等典型作战概念的发展情况和内涵特征,可以为我军建设发展特别是作战理论体系化建设提供参考。
本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出版的关于军事力量与外交影响力之间关系的一本学术著作。作者从经济学学者的视角,运用博弈理论,探究了 如何运用讨价还价的力量并利用这种力量维护和平或者威胁发动战争的,作者称之为“暴力外交”。这是一种 间外交沟通的方式,既属于强制外交,也是一种军事技术。同时这种“暴力外交”也在向对手发出信号,目的在于影响决策。本书全面审视了军事力量在核 时代作为一种威慑力量而不是实际应用力量这一议题,重点关注了军事能力是如何被作为讨价还价的权力来使用的。本书是谢林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军事力量在 外交中作用的重要著作,对于理解现代战争以及外交方面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书对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做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阐述,概括性地介绍了网络空间及其力量运用情况,对网络空间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重点说明;全面介绍了网络空间安全潜在的威胁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影响;重点论述了防范网络攻击和消除网络空间威胁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太空作战概论》围绕太空安全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主要探索了新时代有关太空作战的力量建设、 装备发展、作战指挥机制构设、太空作战样式、战法创新等问题,力求从基础理论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未来太空作战发展的趋势上,给出具有理论的指导性、实践的操作性、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的回答与阐释。太空安全关乎国防安全,国防安全直接影响 安全,太空作战理论研究不仅仅是作战问题研究,其核心要义是太空安全、国防安全和 安全。本书旨在为提升全民太空安全意识、深化太空作战理论研究、推动我军太空力量建设的快速发展等方面,做出有益的理论探讨。
苏联这个曾经的 大国已解体30余年,众多科技成果也随之被束之高阁。当今人翻阅故纸堆时,往往惊叹于其如此多的划时代发明,例如本书的主角PT-23УТТХ“勇士”铁路导弹综合系统——这个非凡产物结合了两项伟大发明,即诞生于19世纪的铁路和诞生于20世纪的火箭。这款导弹列车的研究过程可谓集合了独特性、 性和戏剧性,背后有上千家企业、无数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是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它的存在等于告诉对手:想要毁灭苏联,就不得不忌惮它,用于毁灭的 反而成为维护和平的重要法宝。没有任何一款 像它一样矛盾:在研制者眼中,它是 的陆上巡洋舰;而在大洋彼岸的对手眼里,它是锋利无比的“手术刀”。它虽为利刃,却保卫和平;虽为新锐,却昙花一现,好似挥舞魔杖一般迅速出现又迅速消失。往事如烟,本书作者沉浸故纸堆,是因为深信“
《军事技术论》是军事技术哲学专家刘戟锋 教授早年的重要研究成果,也是我国军事技术哲学领 域的一部经典著作。 《军事技术论》1991年出版。在学术界受到 广泛关注和好评。作者运用技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从历史入手,通过对军事技术进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 机制的缜密分析,揭示了军事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军事技术突飞猛进的内在根本动力是进攻与防御的 相互作用,军事技术的先行发展是阶级社会中的普遍 现象,军事技术的社会转移是军事技术得以再跃迁的 前提条件。在多视角考察的过程中,书中也论及了军 事技术与政治、经济、文化、和平的关系等一系列问 题,提出了在当时颇具新意、现在也仍具启发价值的 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