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指挥:二战德国陆军实战指南》是二战期间德国陆军指挥官必学手册,是军事*上的重要学说表述之一。 本书以克劳塞维茨、毛奇、泽克特的传统为蓝本,表述了德国从事战争的方式,将一战中出现的武器(例如坦克、卡车、装甲车、飞机)有效纳入德国机动作战和战术灵活性的传统,毫无遗漏地收录了战事过程中指挥官职能涉及的方方面面(包括指挥、进攻、防御、坦克战、化学战、后勤等)。从数个士兵的侦查行动、警戒工作,到整个部队的行军、进攻、追击和防御,再到空军、骑兵、装甲战车等的行动准则,甚至还包括化学战与其他特殊条件下的战斗。这些内容也使本书在出版70多年后,依然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共两部。《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讲述了中日两国从1922年初组建装甲兵到1938年前双方装甲部队交战的历史。即将出版的《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38-1945》将为大家呈现自1938年开始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前,中日两国装甲兵在中国及太平洋战区作战的历史。
本书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 围绕一战后德国的 复仇 这一主线,讲述了希特勒如何招募盟友,一步步展开报复,直至阴谋破产的故事。 将二战历史中冷门但有趣的细节放大,利用趣闻轶事推动主线情节的发展,令全书高潮迭起。
从风帆战列舰直到潜艇的时代,人们究竟是怎么在海上作战的?在发现敌人舰队时,如何立即与之战斗?为什么在木制帆船时代,几乎所有伟大的海上战役都没有结果?铁甲蒸汽战舰是如何化身毁灭使者的?潜艇又是怎样从无到有,一步步成长为水下幽灵的? 从木质战舰到潜艇,从初期的海盗劫掠到二战时大西洋上的大规模海战,在《海战论:影响战争方式的战略经典》中,约翰 基根除了将 海上战争 的由来道出之外,还集中描写了四次关键性的海战:特拉法加海战、日德兰海战、中途岛海战和大西洋海战。他带我们直面这些战斗的核心,并提供了一个世纪以来海上战争的非凡全景,以及海战的演变过程。 不过,他没有谈及太过具体的战争细节,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讲述指挥官的抉择、战时的判断、战争思维,以及战术、部署和新武器带来的改变等问题上
本书主要讲述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 从萨拉热窝事件王储费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被杀引发的连锁反应,到大战爆发各参战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再到 速战速决的进攻战 如何发展成 把各参战国搞得焦头烂额 的堑壕战,以及这场美其名曰 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 如何成为下一次大战的导火索。
《击沉一切: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对日作战回忆录》完整且详尽地描述了1942年至1945年间关于太平洋战争和潜艇战的故事。从 独狼战术 到与水面舰队的大规模联合行动,这支 沉默的舰队 战绩斐然。作者洛克伍德在书中讲述了很多潜艇指挥官在执行运输补给、人员搜救、侦察敌占岛屿、秘密渗透、突破敌人在水道布设的雷障等任务过程中的真人真事,这些故事来自海上巡逻期间,或是艇长们自己的起居室。大量生动的细节为书中的文字加上了真实的注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人性和善意也令人畅快、愉悦。除此之外,作者还详细描述了当时新一代潜艇的缺陷、在作战中遭受的挫折及鱼雷的改进过程。
本书深入挖掘美日双方的官方史料和战事亲历者的个人回忆,首先以独*的眼光,对莱特湾海战爆发前的战略态势和世界政治背景进行了细致分析,继而以夹叙夹议的笔法,对美日两军的排兵布阵和战场过招做了精彩述评,随后详细解读了这场战役对整场太平洋战争、对美国太平洋战略以及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影响。书中不仅重点分析了锡布延海战、苏里高海峡海战、萨马岛海战、恩加诺角海战这四场主要较量,而且涵盖了双方前哨的交锋和追击穷寇的收尾战斗,展现了一幅规模浩大的海战全景画。
自古巴比伦时代起,重步兵就统治着战场。他们肩并肩站在一起,手持长矛与盾牌,俨然铜墙铁壁。正是这种重步兵方阵,使希腊成为西方世界的主导力量。此后,经过马略改革的罗马军团,从战术层面破解了希腊方阵,终称霸地中海。本书聚焦于军团与方阵对决的时代,深入研究当时军队的战术与装备,挑选了六场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战役来进行详细分析,即公元前280年的赫拉克利亚之战、公元前279年的阿斯库路姆之战、公元前275年的贝尼温敦之战、公元前197年的库诺斯克法莱之战、公元前190年的马格尼西亚之战和公元前168年的皮德纳之战。作者从原始资料出发,以Z业的军事史视角,对这些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命运的决战做了生动叙述。
自1914年参战开始,潜艇就是一种战略武器。当年9月5日,英国轻巡洋舰 探路者 号被德国U-21潜艇击沉,成了潜射鱼雷的受害者。从那时起,海战的面貌被深刻地改变了。 《潜艇100年》以时间为线索讲述自一战以来的潜艇作战故事和潜艇技术发展,按国别介绍从一战至今的经典潜艇。书中包含一战中的大西洋猎潜、二战时的 狼群 战术、冷战期间的美苏竞赛、马岛战争中的水下猎杀等精彩内容,囊括从U-1到214型、从 威士忌 到 北风之神 、从 小鲨鱼 到 海狼 、从伊-1到 苍龙 的众多艇型。 全书包含250余张精美的彩绘图片和彩色照片,同时附有详尽的技术参数,对模型爱好者、海战史爱好者以及热心钻研潜艇技术的读者而言,这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1940年6月传奇式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后,仍有大量英军部队与法国盟友并肩抗击德军。在阿布维尔发动一次猛烈反攻,接着又在索姆河沿线顽强防守后,英军被迫从勒阿弗尔、瑟堡、布雷斯特和圣纳泽尔再次撤退。法国垂死挣扎的同时,政治家和军人却在争论该做什么 到底是逃往英国或北非,还是寻求停战。 ◎本书焦点是 红色方案 和1940年6月的海军和空军的行动,详细介绍了法国战役结束前三周的情况,并解释了这段时期对战争余下阶段英法关系的影响。 ◎本书还从军事、政治与人性的角度讲述了1940年6月法国的崩溃,以及意外缴获的军事装备、燃油和工业资源如何增强了第三帝国打击下一个对手苏联的能力。
本书逻辑清晰、笔触犀利,介绍和评价了参战各方的帝王、将相及其在决策中的心路过程,外交上的折冲樽俎,以及交战过程中的精明或愚蠢,英勇或怯懦,着力刻画了路易十四、威廉三世、安妮女王、马尔伯勒公爵、欧根亲王、维拉尔元帅等重要人物,以及交战国的民风、文化、地理和民族意识。
《轻兵器100年(上)》对在自一战初期至二战结束期间内使用的各种轻兵器给予了非常直观的指南。书中内容按战场地域和不同的战役进行章节划分,包括:西线战场的各个部分(1914-1918)、东线战场部分(1914-1917)、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纳粹入侵波兰和法国及各低地国家、北非战役(1940-1943)、东线战场(1941-1945)、意大利与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西北欧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 本书篇幅紧凑,内含各款手持武器,譬如:连发左轮手枪、半自动手枪、栓动步枪、全自动步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冲锋枪、轻重各型机枪和各种步兵支援武器。这些步兵支援武器包括: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器材枪、巴祖卡火箭筒。对战争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武器有做特别介绍,譬如:鲁格手枪、李恩菲尔德系列各型号步枪、SVT-40托卡列夫突击步枪和勃朗宁M2重机
公元前323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巴比伦去世。这位世界征服者的骤然离世,使亚欧大陆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亚历山大生前并未指定继承人,其麾下部将开始为王座的归属展开殊死搏斗,昙花一现的庞大帝国很快分裂。这些曾跟随亚历山大南征北战的骁勇战将,用波澜壮阔的四十年拉开了 希腊化时代 的序幕。佩尔狄卡斯、克拉特鲁斯、安提帕特、波利伯孔、卡山德、安提柯、欧迈尼斯、塞琉古、托勒密、利西马科斯、德米特里乌斯等人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在刀光剑影中争夺亚历山大帝国的遗产。他们当中的佼佼者,还凭借军事实力割据一方,建立了家族世袭的王国。从克拉农战役到加邦战役,从萨拉米斯战役到伊普苏斯战役,继业者们在帝国的辽阔疆域内鏖战数十年,众多民族与部落卷入其中,形成一幅宏大而瑰丽的战争画卷。 本书上卷主题为 将领
作者科鲁姆以魏玛国防军总司令汉斯 冯 塞克特领导的时代为重心,描述了一战后德国在战略战术、武器研发、编制、训练中为本国未来战争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性变革。除此之外,一批富有远见的德军军官也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装甲战术家恩斯特 福尔克海姆和空中战术家赫尔穆特 威尔伯格。*后,得益于这些实干家和他们付出的努力,魏玛国防军重获新生,并由此发展出了在后来辉煌一时的 闪击战 理论。
......
在小说或者影视剧中,情报工作往往是一场军事行动胜利与否的关键性因素,真实历史中也是这样吗?《战争情报:从拿破仑时代到基地组织时期之敌知》是当代军事史学家约翰 基根(John Keegan)的杰出作品之一。基根爵士以其敏锐的视角及独有的幽默感深入上述问题的核心,并从拿破仑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克里特岛之战、中途岛海战、大西洋海战等战役中找出丰富的论据,生动地论证了间谍活动和情报解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对战争面貌的改变,进而提出军事情报只有与武力相结合,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本书通过对初级指挥官和普通士兵战场经历的研究,探讨 1939 1941年德军 闪 击 战 的发展和运用。 重点选取波兰、挪威、西欧和俄罗斯战区中 德军 士兵和下级军官的经历 加以叙述 ,让读者更好地了解1939 1941年间,德国 闪击战 战术能取得成功 的原因 。
1944年夏天,欧洲的战争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西方盟国和苏联都拥有主动权和力量,能够对德国发动战略进攻。军事分析家C.J.迪克撰写了两卷关于西线与东线作战的研究报告,他对两条战线上的指挥官的优缺点,特别是高*指挥官的判断、选择和妥协,进行了罕见的深刻洞察。同时,他也厘清了军事教条的缺陷、后勤物流,尤其是联合战争的性质,对领导层和行动施加的限制。 《从胜利到僵局》聚焦于西线,特别是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军队在法国和低地国家的行动。迪克的整个视角在于战役法,它将个人的战术战斗与更广泛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他很关心盟军指挥官对军、集团军和战区进攻行动的控制。 迪克的分析表明,盟军司令部的思想受到了限制,这种思想根植于小规模战争和一战的经验。而由此产生的缓慢进攻,因盟军思想和利益的分歧,变得更加复杂
本书系统地记录和呈现了1914 1918年间出现的各种作战车辆,在车辆类别上包括自行车、摩托车、巴士、小型乘用车辆、卡车、火炮牵引车、装甲汽车、坦克等;在国别上包括*次世界大战的各主要交战国如英国、法国、俄国、比利时、美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德国等国;在内容上涵盖了这些作战车辆的发展、技术特性、战场使用及秘闻轶事等。
《欧洲经典要塞》一文以骑士团保卫罗得岛和马耳他为线索,以两岛防御体系为实例,系统讲述了欧洲要塞从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的演进发展过程,以及兵力处于劣势的防守方如何凭借要塞取得胜利或虽败犹荣。《幽灵战士:狙击手传奇》一文则讲述了生命的收割者 狙击手,两百年来如何改变历史走向的传奇故事。
《国防军:第二部 . 节节败退,1943年失败的战争》是 国防军 系列的第二本,本书以生动、细致的方式记录了1943年中的重要战役 盟军在北非登陆、冯 曼施泰因将军在哈尔科夫前线组织的大反攻、德军在卡塞林山口的进攻、坦克和军队在库尔斯克展开的史诗级战斗、苏军在奥雷尔和别尔哥罗德进行的反击,以及盟军在西西里和意大利登陆等等。通过这些事件,奇蒂诺揭示了德国国防军这个为暴力侵略而配置的军事机构如何在局势逆转时做出反应;在1943年,他们明明拼命地防御着,为何处境却愈发糟糕;在物资与人力方面皆占优势的盟军,为何也没能在1943年取得更大的战果。奇蒂诺熟练运用他那备受推崇的敏锐分析,深刻地揭示了德国国防军这支精锐的部队是如何在劣势下作战的,希特勒的军官团在与英、苏军队展开过残酷对抗之后,又会如何看待新参战的美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