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什么是历史军事地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认为:“军事地理学研究军事与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也是军事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指导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古代的军事地理是更好地认识当代军事地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历史军事地理又是历史地理学,也是军事地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篇章。”(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谭其骧教授序》)饶胜文同志的这本书所论,是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虽然不是对古代军事地理作详细的考察,但其性质是历史军事地理著作,自无疑义。本书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政治兴亡常与军事成败相关,而地理又与军事密切相关,故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上历代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第2版)》是一本的地缘政治学专著。地缘政治学是关于世界主要地区政治地理变动的事实知识,包括它们在历史上以及当前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全景式的世界观察。在索尔·伯纳德·科恩的地缘政治学中,均衡,而不是转变,才是治国策略的一目的。最深刻的是,科恩暗示,在全球化的时代,战略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增长为已经是(或者可能成为)大国冲突地带的地缘政治区或破碎地带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后者成为潜在的一体化区或门户区。为此,将需要具有想象力的外交方式。索尔·伯纳德·科恩深邃的地缘政治智慧为其学说提供了坚固的知识基础。
《词语的肉身:书写的政治》汇集了朗西埃对巴尔扎克、普鲁斯特、阿尔都塞和德勒兹等人及其文学、哲学作品的评论,通过这种方式,朗西埃表述了自己的阅读观念,即打破言词和外部世界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言词的“出离”中,把文本中隐藏的各种话语力量解放出来。在一个阅读的时代,如何读、为什么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核心问题,朗西埃的思想将无疑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
《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讲述了:一治一乱,自返;华夏,蛮夷侍边。在自我为中心的古老中国境内,一朝一代,自生自灭;一治一乱,周而复始。围绕治乱问题,学者们各显其能。纵览不同时代的治国大法,可谓林林总总,但几乎无不希望借皇权的力量将主张付诸施行,而对皇权制度本身的质疑与挑战则凤毛麟角。只是“夷狄”(主要为北方游牧、游猎民族)的侵扰,使本来的治乱进程复杂多变,外患有时会超过内忧,甚至颠覆汉族政权。但这往往更激起汉民族对“夷狄”的鄙视与仇恨,很少有人能从汉族根本性的政体结构上查找病因。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极少有人相信,远在天边的蛮夷之邦,竟拥有比自己更优越的政治制度。
《政治学基础》属于政治科学的元理论层次,主要研究一般政治学知识建构的理论与方法。《政治学基础》基本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政治科学知识演变发展的理性传统、变迁范式、学科依据。第二部分:政治科学理论建构:要素、途径、动力、范式、标准。第三部分: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知识论、研究模式、研究途径、研究技术。《政治学基础》原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在外引起较好反响,是本从元理论层面对政治科学做出阐释的著作。中山大学出版社的期已过。鉴于原书出版时间已经很长,故对《政治学基础》内容进行修订,并重新出版。
《词语的肉身:书写的政治》汇集了朗西埃对巴尔扎克、普鲁斯特、阿尔都塞和德勒兹等人及其文学、哲学作品的评论,通过这种方式,朗西埃表述了自己的阅读观念,即打破言词和外部世界一一对应的关系,在言词的“出离”中,把文本中隐藏的各种话语力量解放出来。在一个阅读的时代,如何读、为什么读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核心问题,朗西埃的思想将无疑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
本书以马汉、麦金德和斯皮克曼为代表,细致辨析了经典地理政治学的思想脉络。并且详细探讨了地理战略论涉及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强国《主导性海洋强国、心脏地带强国和边缘地带陆海复合型强国)的大战略取向。这三种不同类型俯强国实际上是现代世界政治中影响的三种不同性质韵角色。对这三种不同角色的地理战略倾向的分析,从根本上说有胁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三类强国在当代世界政治中正在或可能起到的作用。中国当前在进行的外向型发展及与此有关的海洋转型,必将对当今及未来的世界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地理政治学与大战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地理政治及与此相关的战略问题的研究,具有关乎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战略意义。
《地缘政治学(国际关系的地理学第2版)》是一本的地缘政治学专著。地缘政治学是关于世界主要地区政治地理变动的事实知识,包括它们在历史上以及当前的相互关系,它是一种全景式的世界观察。在索尔·伯纳德·科恩的地缘政治学中,均衡,而不是转变,才是治国策略的一目的。最深刻的是,科恩暗示,在全球化的时代,战略与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增长为已经是(或者可能成为)大国冲突地带的地缘政治区或破碎地带提供了一个机会,使后者成为潜在的一体化区或门户区。为此,将需要具有想象力的外交方式。索尔·伯纳德·科恩深邃的地缘政治智慧为其学说提供了坚固的知识基础。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内容简介: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时期。该时期,不仅出版了一批有份量的专著,如王世杰、钱端升著《比较宪法》、胡长清著《中国民法总论》、黄右昌著《罗马法与现代》、杨鸿烈著《中国法律发达史》、程树德著《九朝律考》、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也推出了约四百余种外国法学译著,如穗积陈重的《法律进化论》、孟罗?斯密的《欧陆法律发达史》等,它们是中.国近代法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出版年代久远,这批译著日渐散失,即使少量保存下来,也因当时印刷水平低下、纸张质量粗劣等原因,破烂枯脆,很难为人所查阅。同时,这些作品一般也都作为馆藏书,只保存于全国少数几个大的图书馆,一般读者查阅出借也很困难。 鉴于上述现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高瞻远瞩,关爱学
笔者完成这部著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军事历史的由衷热爱。古今士子对于议论兵戎之事多有浓厚的兴趣,正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时,曾听过宁可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一课,老师纵论古今形势之演进,屡出妙语灼见,满堂学子为之倾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毕业任教以后,有幸分配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接受宁可先生的专业指导,后又在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先生曾阅读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并指出可以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和南北对峙局面来研究军事枢纽问题。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拟为《先秦战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讨此项课题的决心。由于《中国古代战争的
《政治哲学讲演录》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结构以及学科边界。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二是中西政治哲学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政治哲学的结构特质。这部分对中西政治哲学的古典时段与现代时段的不同理论结构进行了分析,尤其着重介绍现代意识形态的诸体系。三是现代政治哲学基本命题的分析,诸如自由、平等,法治,人权、民主等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都包含在内。全书系统完整、脉络清晰、论述精到、语言晓畅,思想性与知识性交融,介绍与评论相得益彰,是系统深入了解现代政治哲学的有益读本。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系统展示了经典地理政治思想蕴涵的权力政治逻辑(即地理政治逻辑),二是从理论与历史双重角度探讨了地理政治逻辑与战后美国大战略的密切联系。本书认为,主要以马汉、麦金德与斯皮克曼的地理政治思想为代表的经典地理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系统展示了历史上主导性海洋国家(即英国和美国)的安全乃至霸权与欧亚大陆主要强国间均势的内在联系。本书指出,二战后美国对欧亚大陆的大战略实际上并不受体系结构的主导,而是受经典地理政治思想中蕴涵的权力政治逻辑的支配,正是这点从根本上决定了冷战期间与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延续性。
《政治哲学讲演录》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结构以及学科边界。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二是中西政治哲学的历史演变以及现代政治哲学的结构特质。这部分对中西政治哲学的古典时段与现代时段的不同理论结构进行了分析,尤其着重介绍现代意识形态的诸体系。三是现代政治哲学基本命题的分析,诸如自由、平等,法治,人权、民主等政治哲学的基本命题都包含在内。全书系统完整、脉络清晰、论述精到、语言晓畅,思想性与知识性交融,介绍与评论相得益彰,是系统深入了解现代政治哲学的有益读本。
《政治学基础》属于政治科学的元理论层次,主要研究一般政治学知识建构的理论与方法。《政治学基础》基本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政治科学知识演变发展的理性传统、变迁范式、学科依据。第二部分:政治科学理论建构:要素、途径、动力、范式、标准。第三部分:政治科学研究方法:知识论、研究模式、研究途径、研究技术。《政治学基础》原在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过,在外引起较好反响,是本从元理论层面对政治科学做出阐释的著作。中山大学出版社的期已过。鉴于原书出版时间已经很长,故对《政治学基础》内容进行修订,并重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