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著的《决战朝鲜(白金珍藏插图版上下)》是一部全景式再现朝鲜战争历史风云的经典作品,以恢宏的气势、凝练的语言、多维度的视角记述和分析了朝鲜战争成因、决策过程、五次战役及板门店停战谈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战前国际国内形势、重要战役战况、双方将帅决策过程及这场战争中涌现的堪称“军神”级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同时,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全面揭开朝鲜战争台前幕后的诸多历史真相,如中美苏朝优选领导层的博弈较量,朝鲜人民军南征的真相,中国出兵朝鲜真相,中美军战力真实对比,苏联对华军援、空军参战的内幕,志愿军战俘的真实境遇,板门店谈判过程等等,破除了有关朝鲜战争的种种迷思与误解,真实出彩。 本书曾被广大军迷誉为朝鲜战争题材国内品质扛鼎的作品,畅销近30万册。本版在原有精彩内容
与过去的帝国史研究往往集中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领域不同,何伟亚受到福柯的启发,另辟蹊径,重点探究英国的印度军事资料,尤其是英属印度陆军军事情报部门在1880年至1940年间制作的路线书和军事报告。这些由战略、地理、政治和民族等信息组成的情报,不仅仅形成了针对东方殖民地的帝国战略,而且也塑造了干涉的对象 亚洲本身。 作者通过情报重构了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基于信息系统以及军事知识的安全制度,探讨了这一安全制度与帝国维系之间的密切联系,并由此展开分析了英国在全球,尤其是在亚洲地区的殖民扩张和侵略以及与俄国的 博弈 。
盟军于1944年6月6日成功实施了诺曼底登陆,在西欧开辟了第二战场,这也预示了希特勒纳粹德国的灭亡。从诺曼底登陆开始,盟军就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向柏林推进,坚决消灭负隅顽抗的残余德军,并走向 终胜利。 《第三帝国的灭亡:从诺曼底登陆到易北河会师》由英国军事专家、战史专家撰写,详细讲述了诺曼底登陆、从诺曼底滩头向内陆推进、解放巴黎、“龙骑兵行动”、“市场花园行动”、“突出部战役”、强渡莱茵河等一系列重大战役。 全书叙述清晰、史实明确、繁简得当,是大众读者、军事和军事历史爱好者、军事研究人士不可多得的案头参考书。
......
《杀戮与文化:强权兴起的决定性战役》一书深入检视了由古至今的9场里程碑式的战斗 读者将从兵微将寡的希腊人击败薛西斯奴隶大军的萨拉米斯战役开始阅读,体验科尔特斯对墨西哥的史诗征服,*终一直阅读到关于越战期间春节攻势的情形。通过本书,维克托 戴维斯 汉森向读者们揭示了,为何在贯穿整个历史长河的漫长年代中,西方军队始终是地球上致命、有杀戮效率的军事力量。
本书利用类型丰富的史料,着重探讨了先秦至清代历史中文化与军事的关系,以及文人文化如何塑造了军事机构、军事理论和战争文化。关注中国古代史不同领域的学者重新检视了军事与法律、政府、史学编纂、艺术、哲学、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展现了长时段历史中军事文化与文人文化的互动。一幅中国古代战争与社会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主要讲述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苏、德四国比较有代表性的共十位军事将领的人生历程、战场指挥和最终结局等内容。每一位征战沙场的名将都以自己独特的指挥艺术留名史册。他们或大胆奇诡,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战例;或 思维缜密,以无懈可击的战略部署,堂堂正正之师百战不殆;或勇猛顽强,将人类铁血不屈的品质发挥到极致……优秀的名将可以安邦定国,立不朽之功业,也能挽狂澜于既倒,给后人留下不尽的传奇,更有名将创造出可怕的战争艺术。
本书明确指出,冯玉祥在各方压力及名利诱使下,改变了政治初衷。他原来设计拥戴段孙合作,建立一个有左倾色彩的中央政权已不可能。他发动政变时毅然反戈,表现不凡,随后却瞻前顾后,摇摆不定,拱手将政权交出,恰恰是他军阀本质与个人性格使然。本书指出,苏联向冯玉祥国民军提供援助有有重要条件的工具。本书大量引用近年公开的联共、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历史文献档案确证此事,无疑具有很强的说服力。tt
......
这是一部杰出的中世纪欧洲军事史作品,它的主题是条顿骑士的作战及其与西欧罗马天主教廷关系演变。专攻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中世纪史与条顿骑士团的学者威廉·厄本用详实的引证与论述戳穿近代民族主义的迷雾,还原了欧洲中世纪目前一个精彩却鲜为人知的篇章。书中梳理了条顿骑士团从崛起到衰亡的历史,其间戏剧性情境迭出,如1242年的冰湖之战和骑士团在坦能堡的惨败,不过焦点仍在于它年复一年地维护领土控制权、抗击敌人小股骚扰劫掠,并对不信奉天主教的敌人发起圣战的活动轨迹。中世纪德意志十字军战士的生活、信条和行动,以及条顿骑士团500年的历史由此得以生动呈现。
本书用大量的北洋海军沉舰文物图片、通俗生动的语言全面讲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洋海军沉舰遗址出水文物的出水过程、保存状况、隐含信息,以及北洋海军军舰的建造和服役过程,特别论述了出水文物所代表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对海战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读者认清甲午海战的历史真相,正确看待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同时,书中还对中国甲午战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等做了精彩解读。书中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从另一个全新角度为读者打开一扇透视甲午海战的窗户,以形成对甲午海战的正确认识。作者在全面掌握文字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吸收 研究成果,真实还原了甲午年波澜壮阔的中日海上对决,书中呈现的大量珍贵出水文物,直观反映了海战细节,值得阅读和回味。
这本突破性的著作详实地再现了斯大林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直至去世时的领袖作用。杰弗里?罗伯茨利用来自俄国档案的新材料,挑战了通常对于斯大林的许多看法:他作为领导者的品质、他与自己将领的关系以及与其他伟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战场的战斗不仅规模罕见而且极其惨烈。1941年6月,希特勒下达开始“巴巴罗萨”行动的命令后,近300万名德军和轴心国军队侵入苏联,开始了这场 的侵略战争。 四年后,大约200万名德国士兵和1100万名苏联士兵在战争中丧生。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字眼深深地烙入了人们的记忆。这是人类历 大规模的陆上战争,也是人类历 惨烈的博杀。 《东线战场:从巴巴罗萨行动到攻克柏林》由英国军事专家、战史专家撰写,详尽描述了这一悲壮的战争画面。本书涉及的战役有“巴巴罗萨”行动、德军直逼莫斯科、1941—1942年苏联的冬季攻势、夺取高加索油田的“蓝色”计划、德军的二次攻势、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第6集团军的覆灭、苏军1943年初的大捷和德军在卡尔科夫的反击。同时还详述了希特勒的 一次主要攻势:库尔斯克战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