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途岛海战是日军和美军在太平洋上的战争转折点,美军以少胜多大胜日军,改变了太平洋战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日本海军领袖山本五十六妄图凭此战役彻底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进而控制西太平洋,结果溃不成军,从此一蹶不振。中途岛海战之后,美军开始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日军渐渐走上下坡路。作者根据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多部由战争目击者撰写的战后回忆录,真实地再现了战场上的一幕幕场景,人物鲜活、内容翔实,情节生动,铺陈详尽,可读性强。
1942年10~11月,在埃及阿拉曼地区英军对德、意军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进攻,这就是阿拉曼战役。此次战役,德、意军伤亡约2万人,被俘3万多人;英军伤亡1.35万人。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洲战局的转折点,从此战场的主动权完全转移到盟军方面。 这是一场英国及其同盟国期待的胜利,鼓舞了盟军士气,加速了法西斯的败亡。 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向读者详细讲述了阿拉曼战役的起因、发展、过程及结局,并对战争中鲜为人知的细节进行了详细描写。为读者了解阿拉曼战役的具体过程及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阿登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军为粉碎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而进行的攻防战役。亦称突出部战役。1944年秋,美、英军逼近德国西部边境。此时,希特勒错误估计形势,决心在阿登地区美军薄弱防线上反攻,切断美、英军补给线,从而迫使英美与德国单独媾和。此次战役时间长达六周,在风雪中打响。德军参战兵力为23个师,约20万人,英美军队有超过24个师60万人参战。同时,东线苏军也提前发动强大攻势,配合美英军行动。终,德军的阿登反攻计划遭破产。德军伤亡惨重,严重削弱了它在西线的防御力量和东线的机动兵力,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本书即为读者展现了此次耗时长久、规模巨大的战争过程。
这本书是一份真实可*的记录,描述了一名普通前线德军士兵的战场经历,他和他的战友们在东线艰难度过的每一天 无论冬夏雨雪,他们扎根于前线的战壕或散兵坑内,日复一日地为自己的生存提心吊胆,为了自己不被杀而杀掉敌人。周围的土地经常会变成熊熊火海,他们不时感受死亡冰冷的触摸,眼睁睁看着尸体堆积如山,痛苦聆听着伤员的惨叫和垂死者的呻吟,并在噩梦中继续承受折磨,直到其中少部分人可以从地狱般的恐怖中生还。
本书是指文战争史专著《日俄海战》与《日俄战争全史》的扩展与延伸,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东方的陆与海:日俄战争前的俄国海军》探寻俄罗斯帝国进击远东的强大动因,叙述俄罗斯海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终于在东北亚地区刷出存在感的过程。 《帝国海军的无畏舰时代:日俄战争后俄国海军力量的重建》围绕俄国海军战后取得的经验,讲述俄国无畏舰的诞生、发展与覆灭,以及俄国造船厂的历史。 《维也纳体系的破裂:纳瓦里诺之战》再现了木质帆船在地中海的终了之战,揭示了纳瓦里诺海战对维也纳体系的冲击,同时也追溯了俄罗斯帝国的扩张野心。
英勇不屈的战史奇观,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1937年到1945年,国军发动大会战二十二次、战役一千一百多次、普通战斗两千八百多次。三百二十多万官兵伤亡,一百多名将军殉国。四千多名飞行员血洒长空,两千四百多架战机被击落。海军更是全军覆没,所有的舰艇全部打光。这就是可歌可泣的正面战场,这就是不可磨灭的历史画卷!事实用鲜血与火焰向全世界证明,没有任何侵略者可以征服中华民族!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写中国人惊天动地保家卫国史。来自抗日战场线的声音,写照国军抗日的手资料。《正面战场》,直面历史,弥足珍贵。本书是其中描写闽浙赣地区抗战之一部。
有时候我们是在非常令人惊讶的地方寻找到英雄的。譬如本书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就是在他自己的家中。他是硫磺岛升旗手约翰·布拉德利的儿子,约翰·布拉德利是在历史上翻印最多的照片中站在中间的那一位,作为一名海军医护兵,初上战场就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救助受伤的海军陆战队员,然后把他拖到安全的地方。由于他的英雄行为,他被授予美国海军十字勋章和国会荣誉勋章。但是,约翰·布拉德利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说起过这些光荣的经历,父亲去世以后,詹姆斯发现了三只旧盒子,是他的父亲保存下来的关于硫磺岛的资料,于是他开始探寻他父亲以及另外五位升旗手的过去。探寻的结果,就是这部名列《纽约时报》书排行榜的《父辈的旗帜》一书的问世。书中披露了所有硫磺岛升旗手的生活,表现了作为普通的美国人在国家危机的年代里
《海战事典003:地中海的舰队与帝国》以雅典帝国的兴亡为主线,记叙了公元前4 5世纪地中海地区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之间的政治角力和海战故事,及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战争。公元前480年,也就是提米斯托克利开始扩张海军运动三年后,薛西斯一世对雅典、斯巴达等地中海西岸的希腊城邦发起了进攻。地中海的另一面,一个反波斯联盟集结起来,伴随着波斯铁蹄的逼近,同盟关系因各自的利益变得复杂且充满了变数。而这场战争后,一场影响更为重大、过程更为残酷的较量也即将展开。
《1932孤军捍淞沪: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全方位、多视角、全景式记讲述了1932年1月28日开始爆发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全过程。此役,担负沪宁地区卫戍任务的第19路军约3万余人,在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指挥下奋起抗战,以孤军之力,血拼日本侵略军。书中丰富的历史资料图片,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段历史。《1932孤军捍淞沪:一二八淞沪抗战影像全纪录》兼具纪实性、文学性、史料性。
辽沈有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辽沈战役实录》向您披露,那座丰碑背后一段段珍闻秘事,一幕幕内情实况,国共两党两军惊心动魂的大搏杀,震撼世界的大决战,关系中国历史命运的52天,人民解放军一役歼敌47万余人。
21世纪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年代。在当今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的强弱不单取决于其军事力量、经济力量,更取决于综合国力。 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科技创新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使我国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研究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综合国力发展状况,这是举国上下所共同关心的国家大事,本书是为适应这个需求而写的。 本书依照钱学森教授提示的,运用系统论、混沌学、协同学、耗散结构论与现代自然科学的原理,以定性和定量分析、专家知识与模拟计算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综合国力的一些新理论和评估方法,并用以对世界15个主要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行国际比较,以及如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出一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