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区的最后一场战役,标志着纳粹德国的最终垮台,也为之后几十年间的一系列国*问题埋下了伏笔。 本书涉及1945年春天紧张的军事和政*局势,讲述了一个*端残酷、令人震惊的军事胜利以及柏林平民在面对盟军袭击时所经历的绝望、沮丧和恐惧的故事,极尽所能地阐释了战争对平民造成的巨大影响,一如作者所言: 吃饭比关爱更重要,挖洞比战斗更有尊严,忍受比获胜更具军事正确性。 瑞恩深入研究了决定事件的军事和政*力量,为了还原第三帝国崩溃的历史,他寻访了2000多人,包括盟军和德军的高级将领、众多平民和普通士兵,并冲破重重阻挠,获得大量苏联从未公开的秘密档案。
本书以亲历者口吻讲述了人类历史上惊心动魄的一天 1944年6月6日。在这一天,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近16万士兵踏上诺曼底,和据守海滩的德军展开了一场有史以来*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 诺曼底登陆。这一天,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在这充满惊险和考验、勇气和牺牲的24小时里,作者瑞恩精心重现了诺曼底登陆前后的决定性时刻,用无数生动而又富有戏剧性的片段串联起了这一天发生在法国北部海岸的种种故事,故事的中心除了激烈拼杀的盟军和德军,还有身处其中的法国地下组织和普通民众。 瑞恩用数年时间,亲访1000余名诺曼底登陆战的幸存者,包括盟军和德国双方的高级将领,黎明前空降诺曼底的伞兵,挣扎上岸的步兵,以及据守海岸的德国军队,以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笔触和 我在场 的视角,写就了这本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证实,每一页文字都牵
市场-花园行动 是历史上规模*大的空降作战,极富创意但结局惨淡。 盟军的此次行动,由蒙哥马利提出,旨在夺取通往阿纳姆的一系列桥梁,跨过莱茵河这一天然屏障,趁德军立足未稳之际攻入德国境内。由此引发了在荷兰乡村和奈梅亨、阿纳姆破碎的街道上的一系列残酷战斗,造成超过17000名军人伤亡,平民伤亡难以计数,这让年底结束战争的梦想破灭,代价高昂。瑞恩以*湛的技巧讲述了 市场-花园行动 中令人胆战心惊的逐屋逐房争分夺秒的战斗,巧妙地呈现了背景规划、指挥官为实现计划所做的努力,以及普通士兵和荷兰平民在战场上面临的严峻现实,还有那些打动人心的悲伤但充满人情味、绝望但充满勇气的故事。 《遥远的桥》写于瑞恩患癌期间,他花了7年时间一丝不苟地研究可用的资料,寻访1200多名战争亲历者,包括盟军将士、德军官兵、荷兰地下抵
《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克劳塞维茨通过对1566年至1815年间130多个战例的复盘分析,并结合自己亲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对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媾和、进攻与防御、战略与战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常备军战争与人民战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最终完成了这部经典之作。 《战争论》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一直是西方各国军事专家和军事爱好者的之书。《战争论》所蕴含的谋略和智慧,现在早已超出军事范围,各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都从这套书中汲取营养,无论是商业决策,还是对个人处世,本书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蓄意谋划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甲午战争史话》以简明、生动的语言叙述了甲午战争前后与此战有关的一系列事件、战役和人物,为我们全景式地展示了甲午战争的全过程。像以往历次战争一样,清政府除赔偿巨额军费外,又加割地,使得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这次战争的失败也深深地震动了中国社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甲午战争史话》由寇伟所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