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本福德 号驱逐舰上的战术协调员会深感来自中国海军的威胁?从阿拉斯加到泰国环太平洋 军事肌肉秀场 ,美国采取了何种措施来应对中俄挑战?美军如何在中日韩三国关键地带进行军事部署?又是如何插手朝鲜半岛事务?本书以环太平洋地缘带为主线,以美军与各个驻军国部队联合训练及灾难救援、保护海上航线、全球反恐、应对新兴大国崛起为切入点,揭秘美国与非洲、巴尔干半岛、环太平洋国家的复杂关系,并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分析美军全球范围内的军事谋局和动机,解析美军陆海空内部运作细节,探讨美军威慑力的根源。
【内容简介】 整整70年前,为争夺丛林、争夺道路、争夺生存而发起的缅北、滇西抗战,以日军的全军覆灭、中国远征军的辉煌胜利而告终。当时有人说:缅北抗日的胜利是盟军会师东京的先声;从缅北重新打通的国际通道是直捣东京的胜利之路。 但是,人们是否记得,在缅北和滇西的茫茫丛林里、漫漫公路下,曾经躺下的中国远征军10万余具遗骸;是否知道那场战争的艰困、惨烈和悲壮? 从1942年2月开始的*阶段作战,短短5个月,中国远征军投入10万精锐,结果惨败而归,损失战斗人员一半以上。曼德勒大撤退,杜聿明的部队挣扎在尸体横陈的野人山中;戴安澜、胡义宾、齐学启等将军在撤退中殉国;而丛林里的女兵们成为*不幸的一群人
与一般的极具个人主观色彩的二战将帅回忆录不同,本书是由联邦德国军事研究协会组织编写的二战官方战史,代表了战后德国官方见解与学界水准。 本书由10位战史专家执笔,其中有的是参加过二战的宿将,有的是研究战史的专家。钮先钟先生写的译者序言收录其中,向读者介绍了为何这本书在二战军事史上是如此重要。在书的序言中,隆美尔元帅的参谋长斯派达尔将军精道地界定了何为决定性会战,之后阐述了决定近代战争的各个因素,可谓本书的点睛之笔。之后是战史和16幅精微作战地图,介绍了德军二战的十大战役,如敦刻尔克、不列颠、克里特岛、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地中海、诺曼底、阿登战役等,德国战史专家深入解答了一系列决定二战德军战争方向的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德国要如何实现统一?由谁来支配欧洲?如何应对英、法、苏?希特勒的军事
深度挖掘 51 区谜团的惊世之作 现实往往比虚构离奇 当你无法区分两者时更是如此 对很多人来说,51 区是现代间谍技术和作战系统的代名词, 是被俘外星人和不明飞行物的地下世界,也是美国赫赫有名的联邦秘密基地。世界军事科技因它而加速深入发展,美国因它而始终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它坐落于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距拉斯维加斯仅 120 公里之遥,但直到 2013 年本书出版两年后,美国政府才首次承认 51 区的存在,原本可以公开的文件至今未全部公开。那么,谁还能揭开 51 区的神秘面纱?可能只有安妮 雅各布森做到了!她以 1947 年坠毁在罗斯威尔的飞碟残骸为线索,凭借深入调查揭示了触目惊心的真相:国家利益才是接近 51 区谜底的*钥匙。 安妮 雅各布森熟悉 51 区的 19 名内部人员,他们接受采访时已是 75 ~ 92 岁高龄的老人;她还认识与这
这是20 世纪无与伦比的史诗。本书通过再现1944 1945 年西欧战场上的大型战役和戏剧化的故事,还原盟军以巨大代价占领欧洲、摧毁第三帝国的惊险历程。 盟军以诺曼底登陆拉开了西欧战场决战的帷幕,继而攻下命运多舛的法国城市瑟堡和巴黎,将枪口指向德国的工业命脉鲁尔区。自此西线的战事已蔓延至德国本土。在接下来的市场花园行动、许特根森林之战和惊心动魄的突出部战役中,盟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已经扫清道路,以摧枯拉朽之势直捣纳粹德国的心脏 柏林。同时,一场血雨腥风的报复行动也即将展开。 作为一名成功的记者与杰出的史家,阿特金森用精湛的写作技巧与优美的文字,生动描绘了历次大胆而冒险的军事行动,并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展现这段历史:傲慢自负的高级军官与政客,战壕中瑟瑟发抖的士兵,在掠夺、烧杀和强暴中呜咽的柏林
从北非战场到阿登战役,直观再现美军三巨头在战争中的恐惧和挣扎、谋划与策略。 艾森豪威尔、巴顿和布莱德雷,都毕业于西点军校,都以惊人的热情在欧洲战场上追逐战争的胜利和争夺肩章上的将星。从炎热的北非到尸横遍野的西西里海滩,从血腥的诺曼底登陆到出其不意的阿登战役,三位将军不仅要与强大、老练、狡猾的轴心国部队较量,还要面对作战团队间的冲突,经受盟友权斗的考验,并吞下后勤混乱和军事误判的苦果。在击溃纳粹德国的残酷战争中,他们披荆斩棘,将椎嫩的美军打造为强悍之师。 本书的叙述主要来自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的言论和著作,也来自他们的助手、参谋、上司、秘书、速记员、司机、勤务兵以及名流相识的口述和文字记录。通过梳理 火炬行动 、 霸王行动 、卡塞林山口之战、突出部之役、西西里之战和莱茵
一头通体创伤的大睡狮,在被啮噬欺凌了6年之后,终于一声怒吼,蓦然惊醒。 15个月战略防御大血战,中国军队以血、以肉阻挡着强大的日本侵略军。 是战,是和?政治家、军事家频频亮相,纵横捭阖。 淞沪、忻口、徐州、武汉,几场大会战交织博杀,空前惨烈。中国军人战死沙场,笑卧九泉。血色的天空,血色的大地,血色的江水,敛住了日军 太阳 的血光。 国民党高级将领齐登场,孰优孰劣战场上见。佟麟阁、赵登禹、郝梦龄、王铭章 鲜血浸透将军服,成功成仁;韩复榘、香翰屏、李服膺 ,数十名高级将领倒在法场上,落得骂名千载。 一曲悲歌、一曲壮歌,读来让人感慨万千,荡气回肠。
1941年至1945年之间的太平洋战争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沿着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两条轴线的大反攻更是各有特色,令人回味无穷。近年来,不少国内历史爱好者开始关注太平洋战场,但是大部分书籍或着重于具体海战、或以人物传记、战略决策为主,却恰恰缺乏一部全面、细致的战史。因此,本作结合外国出版文献资料和本人重返战场的见闻,致力于补充这一缺失,从具体的战术、战斗层面详细地记述太平洋战区(POA)从战争开始到1945年的全部战斗历程。
1944年的诺曼底,英国新任装甲连指挥官在战场上的平均存活时间仅为两周。大卫 伦德尔当时只*19 岁,是一名刚从军事学院结业的陆军尉官,他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派往法国,以伤员替补的身份加入了舍伍德义勇游骑兵队。舍伍德义勇游骑兵队是一支由身经百战的老兵组成的装甲部队,此前已在北非沙漠中征战多年。大卫加入该部队时,已是盟军登陆诺曼底的第5天,部队里久经沙场的老兵们并没有对这名年轻军官抱太大的期望,认为他根本活不过两周时间。然而,激烈战斗持续了数周时间,大卫在90%以上的坦克指挥官阵亡的情况下多次化险为夷,与死神擦肩而过,赢得了手下的尊重与上级的表彰,被中队长笑称为 为打仗而生的伦德尔先生 。 本书以一位年轻坦克指挥官的视角,再现了二战末年,从诺曼底入侵到德国沦陷的每一个重大事件。大卫的讲述揭露了人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 太平洋战争 系列第八部《日本溃败》,主要叙述了东条内阁垮台、血战贝里琉、麦克阿瑟重返菲律宾、莱特湾大海战、决战吕宋等内容。
1944~1945年,从太平洋中部到日本本土,美国跨越全面战争门槛。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第五舰队一路向西,引出日本的整个航母舰队,捣毁日军据点;陆战队正面登陆有数万防御兵力的塞班岛,在短短两个月内相继攻入塞班、关岛、天宁三岛;陆军航空队首次大范围空投凝固汽油弹,火攻东京,使在劫难逃的敌军陷入地狱般的火海。一系列战役帮助美军开辟了通向日本的空中走廊,使美军得以向日本本土投掷原子弹 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次在战争中动用核武器。 基于*学术研究、大量一手资料及个人叙述,霍恩费舍尔以其电影般的笔触与敏锐的洞察力,记录了二战改变全球命运的*后一幕。在这本书中,作者着重讲述了步兵营、海军特遣队和航空中队等形形色色的作战部队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如何进行调遣,如何同仇敌忾,打赢了这场跨半球的全面战争。同时也
美国,可以说是世界麻烦的制造者。冷战结束过后,美国在大中东地区发起了一场新的战争,又一次中断了和平。这场战争持续时间长,从巴尔干半岛和非洲东部到波斯湾和中亚,美国军队在伊斯兰世界开展了一系列无穷尽的军事行动,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30多年,而且似乎还看不到结束之日。 美国原外交事件发言人,同时也是尖锐的评论家安德鲁 巴塞维奇以新的视角将1983年的贝鲁特轰炸、1993年摩加迪沙巷战和2003年入侵伊拉克等不同事件联系在一起,描述了这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并在书中尖锐地指出 大中东战争一直持续下去不会有助于增强美国的自由、富足和安全,它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同时也感叹 可悲的是,美国人仍在酣眠之中 。作者毫不畏惧地写出了美国军事行动所耗费的成本,以及政界领导人和军队高管所做出的错误判断,使读者能一窥美国政
1944年8月,德军在西线溃败后,西线盟军迅速向德国边境挺进,每个人都认为战争将在圣诞节前结束,但事实并非如此。德国设法拖延了最后的失败,直到第二年5月才最终宣告投降。 《德国人眼中的欧战胜利日:纳粹德国的最终失败》以盟军在法莱斯的胜利和随之而来的德国军队的仓促撤退为背景,详细描述了1944年即将结束时德国复苏的*迹、盟军在阿纳姆的失败、德国在阿登的最后一次进攻,以及1945年春天盟军攻入柏林,纳粹德国最后崩溃,涵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战争的最后一个时期。 这是一场由下级军官和其他官兵在德国国防军分崩离析时进行的战斗。该书从 "另一面 "出发,尽可能通过战斗员和平民目击者的口述进行叙述,用亲历者的声音讲述纳粹德国最终失败的故事。
《颤抖的镜头:卡帕二战回忆录》由罗伯特 卡帕的摄影手记及摄影作品两部分组成。书中不仅收录了卡帕享誉世界的摄影名作,还特别精选了他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中国抗日战场及欧洲战场的经典照片。 众所周知,卡帕的摄影没有太多色调、裁切技巧的讲究。正如他所说的: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他想尽一切办法出现在战争的前沿。他用照相机记录战争中的永恒瞬间,都是在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换取的,几乎不需要剪辑就可以成为一部史诗般的冒险电影。 除了在摄影方面的杰出成就,卡帕还用文字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战争故事。他曾随盟军转战大西洋、北非、欧洲,这些经历堪比精彩的探险小说。许多照片背后的故事,也都能从他直接、幽默、简洁明快的摄影手记中得以呈现。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 太平洋战争 系列第六部《美日对决》,主要叙述了巴布亚半岛战役、猎杀山本五十六、新乔治亚群岛登陆战、开罗会议、血战 塔拉瓦 等内容。
《决战东北》借助大量原始作战档案、电报、回忆录,真实再现了东北解放战争全过程。 1945-1948年的东北战场风云变幻。从日本投降,中共捷足先登进沈阳,紧接着 风云突变 ,接收碰壁,山海关、锦州战局发生变化,东北野战军 让开大路 ,林彪开辟东北根据地,开展剿匪、土地改革、大练兵,松花江战役、塔山阻击战、攻克锦州、围困长春,处处绝境逢生,屡战屡胜 1948年秋,东北野战军向国民党发动决战,只用了52天时间,解放东北全境,国民党精锐全军覆没,随即林彪率领百万大军浩荡入关。从此,国共力量发生转折性变化,新中国的曙光从东北冉冉升起。
本书基于新的学术研究,以清晰易懂的文字描述了坦克的诞生和其在一战中的演变情况,以及在二战与冷战时期,相关技术发展是如何推动坦克从丑陋、笨拙的机械装置转变为机动性高、火力*大、防护性能佳的武器,成为现代机械化战争的核心武器之一的。 本书的前半部分以时间轴为主线,对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和苏联等几个主要坦克生产国的坦克发展史进行了详细梳理,描述了坦克在 进化 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实现的突破。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二战之后的瑞士、瑞典、以色列,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坦克生产国的相关情况。本书的后半部分以附录形式为主,从火力、装甲防护、机动性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坦克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发展情况。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 太平洋战争 系列第五部《绞杀日本》,主要叙述了加快太平洋战争进程的三大战役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太平洋战争 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同盟国的美、英等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至败亡的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还原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 太平洋战争 系列第七部《钳形攻势》,主要叙述了马绍尔群岛战役、突袭特鲁克、英帕尔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等内容。
公元前58~前50年,恺撒对高卢发动了残酷的战争,此战主要目的是建功扬威,可他的做法遭到元老院强烈反对。压力之下,擅长笼络人心的恺撒写下了《高卢战记》。这件流传两千年、让欧洲高中生又爱又怕的文学瑰宝,彼时还主要是一份面向罗马公众的精心辩白。恺撒为何能操纵读者?书中哪些地方避实就虚、粉饰现实,哪些地方又微言大义、暗作褒贬?古典文学教授绍尔比照史实,深入剖析恺撒在体裁选择、视角转换、修辞技巧上,如何巧妙而隐秘地合法化其行为、美化其形象、升华其军功,从而赢得古今读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