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作者克劳塞维茨通过对1566年至1815年间130多个战例的复盘分析,并结合自己亲历的几次战争的经验,对军事与政治、战争与媾和、进攻与防御、战略与战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常备军战争与人民战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思考,*终完成了这部经典之作。 《战争论》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一直是西方各国军事专家和军事爱好者的之书。《战争论》所蕴含的谋略和智慧,现在早已超出军事范围,各国的政治家、外交家、企业家都从这套书中汲取营养,无论是商业决策,还是对个人处世,本书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曼施泰因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订过程及其实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将军战争回忆录》 在《闪击英雄》这本战争回忆录中,古德里安以其亲身经历详细描述了德国装甲兵的组建、发展、作战史及其经验教训,介绍了他率领德国装甲部队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区的行动,以及对法、苏作战经过,并对第三帝国的领袖人物和德军统率机关进行了评论。 《隆美尔战时文件》 英国军事思想家李德 哈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灾难极为深重的一次战争,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的战争。本书沿着时间轴,全景再现二战的完整过程,汇集大量史实资料,配以宝贵的照片和精美的手绘信息图,是了解和学习二战史的经典入门科普读物。战争与和平是人类历史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以史为鉴,共同开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1
作为20世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1940年6月,年仅22岁的路易 阿尔都塞被俘,1941年1月被送往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的第XA号战俘营。他作为编号70670战俘,在那里一直呆到1945年5月,出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路易 阿尔都塞带回了三本笔记本,记录并评论了他在战俘营的生活经历、他与战友的讨论、他的感受、他的阅读以及他在哲学、宗教、文学和政治方面的思考。通过这些笔记,我们可以了解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时也可以追踪他疯狂的最初迹象。这部《战俘日记》还摘录了他与亲友的通信以及在营地出版物上发表的文学作品,从而让我们看到一位真正的作家。
*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同盟国认为己方有望轻松获胜。但是,随着德国对法作战计划战败,奥匈帝国的军队蒙受沉重损失,速胜的希望很快落空了。对于同盟国来说,这场战争现在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包围战。英国实施了无情的封锁包围。德国和奥匈帝国无法获得军需物资和食品,他们的士兵面对着武备更好的敌军,两国平民面临着饥馑。征服和劫掠、陆上攻势、潜艇战都无法对抗或打破封锁包围。同盟国陷入了协约国构筑的不断收紧的铁壁之围当中。 本书是英语世界*部以一战战败国德国、奥匈帝国的视角重新讲述这场战争的现代历史著作。作者亚历山大 沃森关注的不仅仅是在柏林和维也纳的领导人,还有中欧的民众。这场战争打碎了他们的社会,摧毁了他们的国家,留下了苦难和暴力掺杂的有害遗产。
本稿叙述和刻画了发生于1944年9月的贝里琉岛战役。美国海军陆战一师将领预计几天内可较轻松拿下该岛,不料守岛日军依托大量诡异而坚固的防御工事进行顽强的抵抗,致使攻岛美军蒙受重大伤亡,战斗拖延了两个月才以守岛日军被整体消灭而结束。战后美军仔细研究了守岛日军的防御工事及战法,吸取了大量血的教训,并将之广泛运用于后来的对日作战之中。 本书基于详实的史料,从纯军事的角度,具体生动而客观地讲述和刻画了发生在贝里琉岛那场残酷、激烈、令人难以遗忘的战争。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成为经典模型被载入史册,或影响了之后数十年间的武器发展。比如:T-34坦克,据统计它是二战中用途*广的中型坦克;M1943型152毫米榴弹炮,直到20世纪90年代它仍在非洲和中东的部队中使用;PPSh-41冲锋枪和SVT-40步枪,它们为冷战时期声名赫赫的AK-47突击步枪奠定了基础;至于 喀秋莎 火箭炮,则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军队复制和改进 本书介绍了苏联军队在二战期间部署的每一种武器,并按照类型分章介绍了 坦克和装甲战车 火炮 轻武器 飞机 和 海军装备 。此外,本书还专门用一章介绍了西方盟国提供的大量租借武器,包括坦克(马蒂尔达、谢尔曼和丘吉尔)、轰炸机(道格拉斯A-20和汉得利-佩季 汉普登 等),以及由通用汽车、雪佛兰、GMC、奥斯汀和福特公司制造的许多卡车和辅助车辆。 除了详尽
《二战德军武器图解百科》 是什么武器让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显得如此强*? 从战斗机、火炮到战舰,本书用图解的形式展示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所使用的那些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武器装备。 从德国国防军到武装党卫军使用的装备,本书提供了二战时期德国主要武器装备 从 豹 式坦克、88毫米火炮、 喷烟者 41型多管火箭炮等陆战武器,到容克斯Ju-88等知名空战锐器,以及 俾斯麦 号等一系列经典海军武装 的图解,每一件重要的武器都配有全彩图片,并附有其发展史、服役历史和规格表(包含了完整的尺寸、重量、性能,以及乘员、装甲、武器和动力装置等细节)。对于想要了解二战时期德军军备的军事迷而言,《二战德国武器图解百科》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普及读物。 《二战苏军武器图解百科》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
《注意,坦克!》是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之一,其德文原著出版于1937年。 装甲怪杰 古德里安将其对机械化战争长达15年的研究心得融入此书,本书具备的启发性、革命性震惊世界,并迅速成为*销多年的传世经典。 《注意,坦克!》根据1937年版德文原著直译。本书先介绍了一战期间的武器和战术,阐述了这次大战是如何演变为阵地战的,进而深刻地分析、探讨了盟军的坦克战术问题,并提出了机动作战、大规模协同作战、闪击战术等战略战术思想的合理推论。 古德里安意识到坦克部队不能单纯靠自己作战。为了有效地战斗,它需要其他武器的支持和帮助。这就是德国 闪击战 坦克战 理论的起源。其后德国正是通过这样的策略横扫二战欧洲战场。 本书是德军装甲兵缔造者古德里安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1935年至1945年间德军装甲兵战术在分队指挥领域内的发展情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空军凭借先进的战术理念和精良的武器装备,一度称霸欧洲天空。然而,随着战争的深入,由于战略失误和资源枯竭,空军的优势逐渐丧失,最终走向崩溃。 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从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切入,生动讲述了德国空军从一战后的重新武装,到二战初期的闪电战、北非鏖战、入侵苏联,再到东西线败退、本土防守,直至最后溃败的全部兴衰演变过程,重点论述: ★ 编制组织:新式 空军建制的 诞生与演变; ★ 装备技术:新型武器与科技的列装迭代; ★ 后勤保障 : 军事补给体系的优势和劣势; ★ 晋升机制:空中机组成员的选拔与升迁; ★ 理论学说:军事思想体系的构建及发展。 全书涵盖5大发展阶段、近30幅单兵装备彩绘图、50多种德国主力战机手绘图、100余位历史人物、逾250张珍贵历史图片
本书基于新的学术研究,以清晰易懂的文字描述了坦克的诞生和其在一战中的演变情况,以及在二战与冷战时期,相关技术发展是如何推动坦克从丑陋、笨拙的机械装置转变为机动性高、火力*大、防护性能佳的武器,成为现代机械化战争的核心武器之一的。 本书的前半部分以时间轴为主线,对英国、法国、美国、德国和苏联等几个主要坦克生产国的坦克发展史进行了详细梳理,描述了坦克在 进化 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阻碍和实现的突破。此外,本书还详细介绍了二战之后的瑞士、瑞典、以色列,以及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坦克生产国的相关情况。本书的后半部分以附录形式为主,从火力、装甲防护、机动性这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坦克的设计理念与技术发展情况。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温斯顿·丘吉尔的基本删节的回忆录。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战时首相兼国防大臣,作为世界大战一方最主要的领袖,撰写了这本独特的“回忆录”,作者用他透彻历史的思想,揭示了这场战争的深刻背景,从历史的深处来审视这场人类文明历史记录大规模的战争;作者从其独有的视角出发,对这场战争的记叙,达到了空前的详尽,其亲身经历与文献引用相得益彰,从战略全局、重大战役全景,到战场细节,表述得淋漓尽致;更难得的是,如此鸿篇巨制的历史著作,其构思之严密、文笔之优美、语言之精彩,不输文坛巨匠,并以本书一举捧得诺贝尔文学奖。
基于39卷美国国会调查报告及大量史料,本书深入分析1941年珍珠港遇袭事件,试图厘清其预警延误和决策失误原因: 一、固有的认知偏见:对新事物和新信息的忽略,无视情报专家意见; 二、组织间政治斗争:机构、军种间暗自竞争,情报交流和共享不畅; 三、搜集与分析脱节:未能将众多碎片化情报,整合为有效决策信息; 四、噪声情报的干扰: 信号 被 噪声 淹没,对分析判断产生误导; 五、预警响应的成本:对每个模糊预警都做出行动回应,成本过于高昂; 六、突袭者欺骗策略:虚假警报隐瞒其真实意图,或避免信号被发出; 作者认为,面对突发性和灾难性事件时,决策者不能全然指望战略预警,唯有接受并适应不确定性,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才能及时预警、正确决策。 本书被西方业界奉为 *全面研究情报失误导致被突袭的*著作 ,具有极高学术研
一部史料集。淮海战役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则是这些因素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为了重温那段历史,本书用历史再现的方式,辑录了文献资料、参战人员回忆文章、相关报纸报道、支前模范故事等史料,多角度、多方面、多维度地对淮海战役人民支前运动做一个实录展示,反映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淮海战役,终取得淮海战役伟大胜利的史实,以此来证明 战争的伟力之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轻兵器100年(上)》对在自一战初期至二战结束期间内使用的*种轻兵器给予了*常直观的指南。书中内容按战场地域和不同的战役进行章节划分,包括:西线战场的各个部分(1914-1918)、东线战场部分(1914-1917)、西班牙内战、*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纳粹入侵波兰和法国及各低地国家、北非战役(1940-1943)、东线战场(1941-1945)、意大利与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西北欧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 本书篇幅紧凑,内含各款手持武器,譬如:连发左轮手枪、半自动手枪、栓动步枪、全自动步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冲锋枪、轻重各型机枪和*种步兵支援武器。这些步兵支援武器包括: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器材枪、巴祖卡火箭筒。对战争进程有重要影响的武器有做特*介绍,譬如:鲁格手枪、李恩菲尔德系列各型号步枪、SVT-40托卡列夫突击步枪和勃朗宁M2重机枪。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