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小本般若经的编译与流传中,以《金刚经》与《心经》*代表性与影响力。 般若经的核心思想是 空 。但佛教所说的 空 ,非一无所有之 空 ,而是以 缘起 说 空 ,亦即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条件( 缘 即 条件 )的产物,都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 缘起 );条件不复存在了,它就消亡了( 缘灭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因此都是没有自性的,无自性故 空 。 《金刚经》和《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 缘起性空 同样是其核心思想,但二者又进一步从 对外扫相 和 对内破执 两个角度去讲 空 。《金刚经》的 对外扫相 思想集中体现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个偈句上,对内破执则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一点睛之笔;《心经》则是以 色不异空,空不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在望九高龄所做的有关生死问题阐释的录音整理,先生以诙谐幽默的极具个人色彩的南氏语言,向我们揭示了生死这两件人生大事的奥秘。南先生运用佛法原理,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由死亡到出生逆向讲解了生命的整个过程;并用十二因缘说客观地分析了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遭受种种苦痛的根本原因,为迷茫者解惑答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好好活着,才可以好好地死去。
《发心》为九十高龄的梦参老和尚2007年2月至2008年6月于北京、台北、香港和五台山四地所作开示的记录,开示的内容分别为“浅谈发菩提心”、“谈修行”和“念佛法门修学次第”等。面对对修行存有各种疑问的修学者,梦老一再强调发心的重要,他认为发心有三个过程:首先是发菩提心,也就是厌离世间的心;然后发大悲心,也就是救度众生的心;后发般若心,也就是智慧心,只有有了智慧才能普度众生。因此对佛法是否有信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是否信佛,而是是否相信自己的心与佛无二无别,是否相信自己可以成佛。因此,梦老的开示,对广大的佛学子坚定对佛法的信心,能产生极大的力量。
《地藏经》全称《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中国佛教在大众信仰层面影响大的几种经典之一,又被称为佛门中的 孝经 。《药师经》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近代以来受到诸多佛教界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推广,影响极大。这两部经典主要涉及佛教名相和故事,义理相对浅显易懂,其对社会人心病态的分析也相当深刻,值得劳碌的现代人阅读参考。本次我们将这两部经典统一注释翻译,合并出版,希望广大读者能通过这些古老文字,体会到其适应现代社会的新意,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开悟智慧。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道家有三宝,即老子所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家注重退、避、柔、敛、朴、拙,中国传统处事哲学发轫于道家。品读欣赏道家文化,让人心旷神怡。本书通过选取道家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百喻经》是一部以寓言方式譬喻佛教义理的通俗读物。该书篇幅短小,设喻诙谐,说理明晰。全书主体为九十八篇譬喻,每则譬喻先讲故事后说理。故事通俗生动,引人入胜。说理重在明晰佛法义理,使人读后皆有所悟。前后各有引言和偈颂,故合称 百喻 。《百喻经》是鲁迅先生*为喜欢的一部佛经。他曾说: 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 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唯《百喻经》*有条贯。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对我国巴克莱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作了虽简明扼要也相当全面的概括,这表明本书是批判地考察和总结国内有关的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写的。但它又绝不是旁人的已有成果和总结,而是以自己的研究大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已有成果,使之上了一个新台阶。 更有意义的是,本书不仅考察总结了国内的已有成果,而且更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国外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近的巴克莱哲学研究的状况,列举了许多著名的巴克莱研究专家和权威学者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也扼要地介绍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和突出成就,并对他们的得失作出了自己的评论。 本书在巴克莱研究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研究方面之所以值得重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对巴克莱哲学的本质或主要倾向,提出了很新颖的见解,对这方面的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 本书的成就也不仅在于对巴克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分为六个部分,首先阐明研究本书问题之预备,进而分别从文献和学理上对《大乘起信论》的作者、译者及成书年代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考证。书中指出,《起信论》的作者并非马鸣,译者亦非真谛;它不是一部印度的撰述,而是梁陈间的中国人著作,并且肯定它是中国人所著的了不起的佛学创作。
荀子的学说在春秋时期具有一定影响,而且因为他在表面文字上与儒家思想的对立,使其在后世颇受争议,本书客观的剖析了荀子思想的实质,并用浅显的语言叙述出荀子思想的内涵,使读者在知晓真实的荀子之余,还能对当时的历史知识、背景有一定了解。
《呻吟语》,明代著名思想家吕坤的代表作,是一部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它立足儒学,积极用世,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言简意赅,洞彻精微,在当时及后世影响很大,以至于今。尹会一《吕语精粹序》称其 推堪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 。申涵光《荆园小语》更称: 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 近年来各种版本的《呻吟语》的整理改编问世,更可以说明该书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宝藏了。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周易》亦称《易经》,简称《易》。相传为周人所做。易的主要意思是变化,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是经文,称为《易经》, 本书稿以简明浅显的语言将《易经》蕴含的道理重新复述,并辅以少量概括及评论,可作为易学及古典文学、历史学爱好者的入门读物。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32年刊载于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本书共有24部分,分别论述了涅槃部经的翻译、涅槃大本的修改、竺道生事迹和著作、顿悟渐悟之争、竺道生在佛学上的地位、竺道生佛性义、谢灵运述道生顿悟义等命题,对竺道生的生平及涅槃学说的观点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近思录》是依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全面阐述理学思想主要内容的一部著作,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本书稿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了《近思录》的思想主旨,可以作为对于古典文化、国学名作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和历史爱好者难得的参考资料
《百喻经》全称为《百句譬喻经》,是由九十八篇譬喻故事与卷首引言、卷尾侮颂共同组成。其中每一篇都是先讲故事,再作比喻,阐述出一个佛学义理。《百喻经》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历久弥新。其内容寓意深刻、妙趣横生,本册既是将《百喻经》蕴含的深刻道理以更加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使更多的人从先圣先贤的智慧中得教受益。
贾谊(前200一前168),是汉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年轻时就以才气闻名乡里。十八岁那年,因为能诵《诗》、《书》和撰写文章扬名于郡中,被河南郡守吴公召至门下,作了郡守的门客。大约贾谊二十二岁时,汉文帝刘恒继皇帝位,下诏征吴公作廷尉,吴公向文帝荐举贾谊,于是文帝召贾谊为博士。 汉初的博士,掌管文献典籍,属于咨询性质的官职。在博士任上,年轻的贾谊表现出优异的才能。据说,每当文帝下诏令交付议论,诸位老博士还未来得及发言,而年纪轻的贾谊,却“尽为之对”,且能道出其他人的意见。这自然要受到文帝的赏识,被破格提升。一年之中当上了太中大夫,成为文帝身旁的一名高级顾问官。贾谊的才华、文帝的惜才偏爱,以及事实上的官职骤然升迁,引起了朝中群臣的不满和忌恨。当文帝打算进一步擢升贾谊“任公卿之位”时,朝中
“新大众哲学”丛书自觉以大众化为宗旨,通过提炼和归纳三百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当代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强有力地回应各种质疑之声,发出了鲜明信号。对普通大众深入把握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高大众的哲学素养和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丛书在表达方式上,力戒纯粹的抽象思辨和教科书式的照本宣科,力求适应大众的新要求,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中国老百姓的话”,追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简明扼要,娓娓道来。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立脚点,分别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论、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并通过实际的事例和历史小故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