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只承认现在世界只有一个释迦牟尼,而在现代世不可能同时有两个佛。但是《华严经》打破了此限制,大胆提出空间上由无量无边的国土分布,过去有六佛,将来有弥勒佛,即可以有十方无量的佛同时成佛。《华严经》是一部发挥十方成佛思想的佛经,以成佛必须经过十法阶次步骤,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修行历程的完成,为学佛者树立精进向学的菩萨榜样。本经不仅向所有学佛行者,展现具体修行次第,对后来大乘佛教各宗派理论的发展,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法句譬喻经注译与辨析》(作者荆三隆、邵之茜)是汉译佛教文学中部真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集。其中的故事大多立意鲜明,构思巧妙,并调动了想象、夸张、渲染、拟人等多种文学手法,刻画形象,营构情节。尤其是精彩纷呈的连喻叠比,深入浅出而又生动形象地阐述了复杂深奥的佛教义理。《法句譬喻经注译与辨析》的三十九个主题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呼应.将佛教思想及其基本教义较为完整统一地呈现出来。另外,叙述和说理结合,韵文和散文互补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本经独具风貌。细细阅读,余味隽永;反复吟咏,福德无量。
《能断金刚》为全球书《The DiamondCutter》十周年增订版,台湾版译为《当和尚遇到钻石》。作者麦克·罗奇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宗教修行上找到了一个近乎的关键词——钻石(金刚石),在娓娓道来钻石的切割、加工、交易的过程以及自己在这个行业中摸爬滚打故事的同时,解读《金刚经》的精髓所在和这本经书在经商中的运用方法(具体作者列有46个“商业问题”和“金刚解药”)。在这里钻石被赋予了深刻的意味:成功的商人应当像钻石——坚实稳固、无坚不摧却又清澈透明。本书作为十周年增订版,加入了“能断金刚者的成功故事”这一新章节,作者回顾了《能断金刚》出版十周年所取得的成绩,选取了14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普通人通过阅读《能断金刚》并运用其理念来实现其财富和生活成功的实例。
在浩如烟海的佛教经典里,《佛说人胎经》(大宝积经卷五十六)有着特殊的地位。说其特殊,是指在这部经典里,释迦牟尼佛直观而又令人惊叹地描述了胚胎受孕(即入胎)及发育的各种情状,与现代科学在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胎儿入胎及发育的绝大多数情状,并无二致。在本书里,李淑君女士创造性地将经文与现代人体胚胎学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辅以精心绘制的插图,叙事、佛经、说理巧妙结合,将二者客观地加以对比,分析和研究;至于经文中与现代科学相冲突的地方,笔者也予以存疑,并无“厚此薄彼”之处。——二千五西多年前,释迦牟尼如何得知这一切?是巧合还是科学?佛教是纯粹唯心的吗?先生力推的《人之初——《佛说入胎经)今释》给我们打开另一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