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缺陷的消费者 真的找到了归属感吗? 工作真的能给我们提供消费所不能提供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吗? 我们利用体验、消费、品牌打造的 楚门的世界 ,距离幻灭还有多久? 我们日夜不停地生产,却创造了一个让我们感到沮丧的消费世界。 我们 外包了我们的自由 ,并 贬低了我们的个性 。 这是一个自我的时代,也是一个没有自我的时代。从某个角度看,这是一个自我实现大获成功的时代, 一个人类成为崇拜对象和价值观终极来源的时代。然而,从相反的角度看,我们目睹了自我的毁灭。 我们生活在一个忙于寻找归属感的世界中,作为消费社会的公民,我们永远在获得满足的路上,而永远不会真正获得满足。 当代资本主义不再只是要求我们购买物品,还要求我们购买体验。作者斯蒂芬 迈尔斯分析了消费、工作、旅游、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迭代,人们不禁感到担忧:下一个失业的人会是我吗? 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字技术正在消除不需要技巧的重复劳动。本书像一部纪录片,用直白而细致的描写展示了数字化时代下真实的劳动场景:亚马逊仓库中跟随着扫描仪的节奏工作的拣货工人,游戏行业在场景一隅苦苦挣扎的金农,分散在世界各地却通过互联网协同合作的众包工人,以及那些活生生存在却被隐藏在算法背后的社交平台审核员。 人工智能或许并不能取代人类劳动。如果说数字化改变了什么,它只不过是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工厂。
全 球有1/4以上的女性遭受过家暴,每天有上百名女性被伴侣殺害。在美国,每分钟就有20个人遭到伴侣的侵犯。有1名女性死于家暴凶殺案,就意味着有9名女性在家暴中几近死亡。2000年到2006年期间,美国有3200名士兵被殺害,而同期内,家暴凶殺案就带走了10600条生命。 在写《看不见的伤痕》之前,我认为家庭暴力只是降临在极少数人身上的不幸命运。我从来没有将家庭暴力视为一个社会问题,一种我们可以防治的流行病。而当真正接触家暴案件的各个关节的时候,我才第 一次将这些故事看作一个整体。 这本书不是为专家写的,也不仅是为受害者、施暴者和反家暴者而写。我为质疑自身痛苦本质的女人而写,为依旧认为家暴是女人之错的男人而写。我也是为了身处家暴之外的人而写,为自以为了解,实际上却一无所知的人而写。 本书作者 蕾切尔 路易丝 斯奈
本书是美国国家杂志奖得主肖恩 鲍尔的非虚构力作。一方面,肖恩 鲍尔在书中讲述了其在路易斯安那州韦恩监狱为期4个月精彩的卧底狱警故事,并披露了美国私营监狱暴力、虐待、性侵、腐败等诸多乱象,尤其是对私营监狱为了牟利不择手段的行为,进行了深刻批判。另一方面,他还在书中穿插了对美国两百余年暗黑监禁史的回顾与梳理,并把 利用犯人牟利 作为奴隶制的有毒遗产,追溯到了美国南北战争。由于资本对利润的追逐,监狱联合政府开始从犯人身上牟利,由于种族主义余毒未消,对黑人乃至于弱势群体的歧视又加剧了美国监狱行业的繁荣。 本书是对美国私营监狱系统及其背后强大助推力的有力控诉,同时也是对美国当前*黑暗和*深远的困境的可怕一瞥。
《罗伯特议事规则(1版)》 是根据1版翻译而成的官方版本,完整概括了发展的议事规则体系,是一本经典、全面、的议事规则工具书。它不仅解决了十几年来大量读者咨询所反映的共性问题,而且扩展了新的规则和程序,补充了更详尽的解释和说明,反映了议事规则发展的必然趋势。 《罗伯特议事规则(1版)》 内容共分20章63节,具体内容包括:—9节初步描述了议事规则的各项概念和规则;0—39节详细描述了各种“动议”的规则;第40—60节深入、完整、详细地描述了议事规则的各类重要概念;第61—63节详细描述了组织的纪律审查程序。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中国在梁庄》,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变,农民“性福”的危机……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本书中,周雪光教授以组织研究的诸种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阐述了当今海外学术界影响至深的诸学术流派,如制度主义学派、交易成本学派、网络分析学派等对若干基本的组织现象的研究和看法,梳理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在组织问题上思想交锋的焦点所在,并结合海内外大量组织现象的实例分析,指出了组织社会学研究的努力方向,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力和犀利的学术眼光,读来令人茅塞顿开。
《米尔斯文集:社会学的想象力》堪称C.赖特·米尔斯一生学术精华的大成之作,以批判美国社会学界的成果作为全书的探讨主题,运用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并结合作者在社会阶层等方面的研究经验,批判传统学科的抽象与僵化界限,由此强调“社会学想像力”的重大意义。初版于1959年,现在已成为英语世界,乃至世界各地社会学教学中广受推崇的入门经典;1989年美国社会学界还就《米尔斯文集:社会学的想象力》发表30周年召集学者进行回顾性的专题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