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 乡村社会学 的讲稿,它尝试回答了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它不是对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作者结合自己的见闻,从日常生活、规矩礼数、历史渊源等诸多方面,讲述了形成乡村人生活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提炼出如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长老统治 等概念,让读者由此更好地理解具体的乡土社会、乡土文化,以及这个长期影响、支配着中国乡土社会的独特运转体系。
人类社会面临一场根本性的革命以解决能源安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气候为核心的环境问题、以及全球未来人口再度增加50%左右的全球共同富裕的发展问题。这场革命将是未来相当时期内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发展的动力机制。此外,当今中国发展也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需要深度认识与解决环境、能源以及产业革命问题。
《国学茶座》的创刊目标是 普及国学知识,发表国学新见,培育国学新人 。基于这样的目标,该杂志的读者以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青年教师为主,同时,从事国学相关工作如编辑、图书馆、企业文化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孔子学院)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以及一般国学爱好者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该杂志既注重知识的介绍,又注重探幽抉微,阐发新见。典籍之流传,学问之演变,人物传记,史事本末,诗文品藻,文字训释,均所提倡。总以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是所宗尚。
当前的全球正义理论处于激烈的争论之中。这种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全球正义是否要求全球平等,是否应将罗尔斯的国内平等主义扩展到全球领域,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全球正义观:全球平等主义和全球充足主义。这两种全球正义观之间的争论表现出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之间的紧张局面。具体地说,这两种全球正义观在道德平等是否要求全球平等主义这个问题上存在分歧。有关平等主义扩展的争论还涉及平等主义的基础。本书考察全球正义争论涉及的这些问题,指出支持全球平等主义的一些理由,探讨全球平等主义的可行性,目的是说明全球正义应超越国家主义和全球充足,追求全球平等。
工程活动是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工程活动不但必须进行技术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研究、伦理研究,而且必须进行社会学研究。本书是国内本研究工程社会学的理论专著。 从事现代工程活动的工程共同体是由工程师、工人、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如果把工程共同体比喻为一支从事工程活动的军队,那么,工人就是士兵,领导和管理者相当于各级司令员,工程师是各级参谋人员和参谋长,投资人则相当于提供军需资源和保障资源供应的后勤部长。从功能和作用上看,如果把工程活动比喻为一部坦克车或铲土机,那么,投资人可比喻为油箱和燃料,领导和管理者可比喻为方向盘,工程师可比喻为发动机,工人可比喻为火炮或铲斗,其中每个部分对于整部机器的功能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论衡>反义类聚新论》内容:在对“反义类聚”进行定义的基础上,《<论衡>反义类聚新论》用共时描写的方法建立《论衡》“反义类聚”的语料库,之后对《论衡》中的各种类聚进行历时比较,从而进一步指出《论衡》反义类聚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东汉时期的词汇特征,并重点阐述了反义类聚在校勘、训诂、构词、修辞及辞书编纂等方面的研究价值。通过对“反义类聚”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还能够从中看出它与反义词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汉语的反义关系,从而丰富汉语的词汇理论。
我们日常的行为看似都是下意识地、自由地作出的决定,比如在选择沙发上坐一坐、出去走一走或者选择吃巧克力口味的冰淇淋。似乎,我们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意志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我们无疑具有自由意志。但是,近年来,有人指出科学已经证明人类没有自由意志。如丹尼尔·韦格纳(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和山姆·哈里斯(神经学家、多部“通俗哲学”书籍的作者)就声称有科学发现表明自由意志是一种幻觉。如果这是真的,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巴拉格尔对一些导致人们认为人类没有自由意志的结论的不同论点和实验进行了检查和甄别,并指出这些论点言过其实且具有误导性。但作者也认为,也不能就此推断自由意志的存在。因此,人类是否拥有自由意志的疑问仍然是一个开放性话题,没有确切结论。巴拉格尔的语言风趣幽默,不乏设问自
本书是对人类社会中的竞争观念、竞争现象所作的哲学考察和伦理评价。本书从宏观层面上研究了竞争现象,探讨了生物意义、社会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等多方面、从层次的竞争。之所以作这种考察,是因为竞争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单纯从任何一方面谈论竞争,都无法真正解释清楚。近年来研究竞争的著作、论文多偏重于经济学角度展开,把竞争作为一种市场激励机制和策略,即研究如何竞争的问题,而对于竞争这种现象本身的研究却相对忽视了。本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力图打破以往由于学科界限产生的局限性,试图全面探讨竞争的各种意义,对历史上涉及竞争的理论学说进行概括和分析,力求揭示竞争的本质,对人类社会未来的竞争模式做出新的展望。
《历史讲演录》是雷蒙-阿隆的遗作,于1989年出版,是1972-1974年期间作者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课课程汇编。雷蒙·阿隆深受维特根斯坦和波普尔分析哲学概念的影响,并从哲学、历史、社会学的多重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一种特别意义的历史研究。这是不可多得的表现雷蒙·阿隆跨领域研究的作品。在《历史讲演录》中,雷蒙·阿隆将盎格鲁-撒克逊的分析哲学与德国传统的社会学相融合,在其活灵活现的话语中使两股思想互相对话,并再现了德国传统中的中心疑问:认识人类历史与认识自然世界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人们是否能像解释物体下落那样解释希特勒进攻苏联的决定?
在本书中,彼得·华莱士·普雷斯顿教授针对“二战”后关于第三世界兴起这一现象的各种主要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了发生在第三世界的发展变化及其本质,由此引出各种有关发展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流派;展示了当代不同的发展理论如何一步步展开研究并深深嵌入现代社会学术传统的过程。本书将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广阔的社会发展理论框架,并在此框架下系统地把握各种发展途径、发展议题与发展的主要观点。
本书重点在于阐明个体生活经历、个性特征、思想倾向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深层逻辑,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外来思潮之间的“外在关系”的深层逻辑。作者关注各个体在主动选择中受到社会关系制约所形成的“路径宽度”,同时关注社会在选择个体时所给予的“路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