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缩至 24 小时,那么人类就只存在了短短 2 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不到 1 毫秒。但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 1 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触目惊心的 第七大陆 ; 半数野生物种灭绝;石油只够用 50 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鱼一样扩张,人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疏远、决裂,越来越孤独; 如果所有人都想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我们需要 7 个地球, 灭亡,很可能发生在我们的有生之年。 《人类的明天》拥有与众不同的特质:这不是一本令人绝望到不愿面对的危机之书,也不是一本一味提出问题的警示之书,而是一本为焦虑和困惑提供崭新思维方式的希望之书和解答之书。正如作者本人说的那样: 传播灾难性的消息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去做一些不一样的事。 作者带领一
原始人从树上走下来,为了不被洪水猛兽灭掉,开始思考如何抵抗自然力。这份思考,促使人类脑洞大开,奇思妙想,结出许多灿烂的智慧果实, 其他动物,走出—条从动物性向人性和神性的进化之路。 为理清人类心灵世界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弗雷泽历时五载,从人类早期的自然崇拜、灵魂观念及巫术与禁忌入手,延展至科学的出现,分析比较,揭示出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巫术→ →科学”。同时,弗雷泽在书中发问:当科学取代了巫术和 ,它的发展前景是什么?会被未来 加圆满的假说代替吗?人类命运的归属是什么? 打开人类精神世界的秘密花园,踏入这场心灵进化的冒险之旅,欣赏精神世界的神奇与美妙,可以促使我们对生命、对人生、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本书被称为人类学的百科全书,其文笔清丽,义理明畅,
作者对人类自身存在道理的回答,就是作为本书基石的三个关键要点: 1.价值发生; 2.理性觉醒; 3.文明演进。这三个关键要点,也就是对哲学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价值发生)、我从哪里来(理性觉醒)、我到哪里去(文明演进)的正面回答。本书力图从终极背景出发,以这三个问题及其回答为主线,通过解析人类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真相,来全面展望正向我们扑面而来的未来。在写作逻辑架构上,以宇宙、生命、人类为主线,串起了作者关于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
美国社会学家彼得·M·布劳是最著名的现代社会交换理论家。他的交换理论被称为结构交换理论,以区别于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理论。《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是其最主要著作。他认为,人际之间的社会交换开始于社会吸引。他用对等性解释部分社会交换,用不对等性解释另外一些社会交换。不对等性交换产生社会的权力差异和社会分层现象。因而,他用交换理论解决了社会学中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之间的鸿沟。这是他对社会学的最突出贡献。社会交换的概念布劳认为,社会交换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人类行为成为社会交换,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
本书采用跨学科视角, 借助文化人类学, 管理学相关领域如创新理论、文化学、知识管理、组织理论, 地理学相关领域如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 以及心理学相关领域如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 基于案例研究、文献分析、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试图解析驱动创新进程中的关键文化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我国藏语新闻媒体影响力问题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通过对我国藏语媒体历史沿革的梳理,运用问卷、入户调查、电话调查和网络调查等形式,对我国藏区的藏语媒体的现场做了调研,对藏语新闻媒体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整套的模式与思路。
几乎所有人类学教科书都会谈及石器时代生活的艰辛,人们相信生活在原始社会的狩猎者都食不果腹,难以维生,饥魂饿鬼如影随形。然而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却在这部著作中辨析并破除了这一成见。当我们跟随他重新发现石器时代的生活时,就会发现那实际是一个丰裕的社会,人们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还组织起一种受亲属关系和社会权力等级影响的家户生产模式。不仅在生产方面,原始社会的交换活动也和宇宙神话、社会规范等价值体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看看萨林斯给出的斐济、特洛布里恩德群岛、夏威夷等原始社会有趣而又广博的材料,或许我们就会理解他所说的:资本主义并不是人类历史上与生俱来的经济方式,而人类社会更普遍的经济方式也不是资本主义。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北朝胡姓考(修订本)》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胡姓的学术专著。作者姚薇元根据史书和姓氏专著的相关记载,并参考碑铭、石刻、文集、字书等材料,对《魏书·官氏志》所记胡姓以及诸多散见于史书记载的凡一百九十多个胡姓,进行逐一考辨,考订其源流和演变情况,更正了一些姓氏书记载的错误。《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且从侧面反映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以及少数民族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