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3 物流商 装卸工 女性卡车司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是2017年出版报告的续篇。该调查报告在No,1中既已说明,我们对中国卡车司机群体的调查将会持续开展三年,每年各出版一个调查报告,每个调查报告都有不同的侧重面。本次2019年出版的是第三《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3 物流商 装卸工 女性卡车司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No.3 物流商 装卸工 女性卡车司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是有关卡车司机调查的后一部,由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著。传化慈善基金会公益研究院“中国卡车司机调研课题组”是由传化慈善基金会支持的,由清华大学沈原教授组织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组成的针对全国6000万卡车司机展开全面调查的课题组。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社会调查:以珠三角地区为例》以珠江三角洲老年人口为重点调研样本,专题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 《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社会调查:以珠三角地区为例》内容主要包括该区域老年群体的经济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老年人的婚姻家庭状况、二元社会结构下城乡养老状况比较、老年社会组织、养老服务业发展、老年人休闲旅游等方面问题。
《现代外国统计学著作译丛:统计决策论及贝叶斯分析(第2版)》主要讨论贝叶斯分析和决策论的基本论点和原理,没有打算系统地介绍实际上已开拓发展了的方法的全貌,即介绍这些思想在统计学的特殊领域的具体发展。书中的例子,在很大程度上是随便例举的,因而很遗憾,它们未能覆盖统计学中某些难度较大的部分,比如,非参数统计。不过,方法上的相当数量的内容最终还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介绍出来了。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收录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藏民国时期国立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调查时间为1930年至1932年,调查目的是为编纂《北平志》搜集资料。现存调查资料931份,记录庙宇938座。调查资料包含调查记录手稿、庙宇平面图、照片、碑刻与器物拓片,但并非每座庙宇都有以上四项内容,编者是依据现存资料整理出版。此次调查所谓庙宇,泛指寺庙、道观、坛庙、祠堂、清真寺、教堂等。庙宇调查是按当时北平行政区划的分区而进行,《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也将依照当时内城六区、外城五区以及四郊的区划顺序依次编排出版。每区按庙宇调查资料原编号排序。原编号後附现收藏单位的档案总编号。《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以每座庙宇为记录单元,依次按照调查
主要内容包括:Excel、SAS和SPss的统计功能及工作环境、数据的描述、概率计算与抽样、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并设两个附录:Excel统计分析工具库、常用统计函数。SAS已被广泛应用于政府行政管理,科研,教育,生产和金融等不同领域,并且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SPSS分布于通信、医疗、银行、证券、保险、制造、商业、市场研究、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是世界上应用很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
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编的这本《田野调查技术手册(6thed.)》在体例上分为4部分18章。第一部分用2章讲述人体测量技术,等于承认有生命的个体是人类社会的前提。第二部分用9章讲述田野调查的准备工作和循序渐进过程,对社会结构、个人生命史、政治组织、经济活动、信仰仪式、地方性知识、语言手式等方面的问题作了阐释。第三部分用5章再来展现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细目,讲述了调查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与消遣的技巧。第四部分用2章论述死文化的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上述体例实际是隐性的理论框架,深描了各方面的文化,因而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阅读日本书系·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是从市民社会的思想起源开始论述,从概念转化,直至今天人们对市民社会认识的变异,其间,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洛克,到霍布斯,到卢梭,到弗格森,到黑格尔,到马克思,一路走来,再到现当代日本及各国的市民社会的研究者们,最后到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是对市民社会这一演变过程最经典的解读。
《阅读日本书系·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是从市民社会的思想起源开始论述,从概念转化,直至今天人们对市民社会认识的变异,其间,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洛克,到霍布斯,到卢梭,到弗格森,到黑格尔,到马克思,一路走来,再到现当代日本及各国的市民社会的研究者们,最后到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是对市民社会这一演变过程最经典的解读。
《阅读日本书系·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是从市民社会的思想起源开始论述,从概念转化,直至今天人们对市民社会认识的变异,其间,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洛克,到霍布斯,到卢梭,到弗格森,到黑格尔,到马克思,一路走来,再到现当代日本及各国的市民社会的研究者们,最后到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是对市民社会这一演变过程最经典的解读。
1942—1943年,张闻天率领“延安农村调查团”对晋陕地区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这是中共历史上继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之后又一次非常重要的社会调查。 《“延安农村调查团”兴县调查资料》辑录了张闻天晋陕调查中关于山西兴县十个村的调查资料,是研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晋西北农村经济社会演变的重要史料,对于研究晋西北农村在中共革命和日本入侵场景下所发生的激烈变动并揭示中共革命的复杂性、曲折性具有巨大的价值。
《现代外国统计学优秀著作译丛:实验设计与分析(第3版)》包括对经典的Fisher三原则、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析因实验等的介绍,又有对响应曲面、模型诊断的讨论,还有对田口玄一参数设计的评论,涉及的内容是全面的。 《现代外国统计学优秀著作译丛:实验设计与分析(第3版)》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1.例子(包括每章后面的问题)极其丰富,所有重要的概念、方法都通过实例反复说明,甚至有的例子本身就是一个小课题。2.尽可能通过简单图形与表格来说明概念、方法、结果。甚至有的图形本身就是一种方法。这也是近代应用统计学的一个特色。这使《现代外国统计学优秀著作译丛:实验设计与分析(第3版)》更切合实际,更贴近读者。
《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收录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所藏民国时期国立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调查时间为1930年至1932年,调查目的是为编纂《北平志》搜集资料。现存调查资料931份,记录庙宇938座。调查资料包含调查记录手稿、庙宇平面图、照片、碑刻与器物拓片,但并非每座庙宇都有以上四项内容,编者是依据现存资料整理出版。此次调查所谓庙宇,泛指寺庙、道观、坛庙、祠堂、清真寺、教堂等。庙宇调查是按当时北平行政区划的分区而进行,《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也将依照当时内城六区、外城五区以及四郊的区划顺序依次编排出版。每区按庙宇调查资料原编号排序。原编号後附现收藏单位的档案总编号。《北平研究院北平庙宇调查资料汇编(内一区卷)》以每座庙宇为记录单元,依次按照调查
本书将研究的视角从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关注转向了对“人才活力”激发的关注。本书的人才活力程度是可以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进行度量的,我们构建的人才活力程度评价体系由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构成。为使不同量纲的指标能够相加,本书运用目标值与监测值之间的比重将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建立了计算人才活力综合指数的模型。本书的研究表明,1997年以来,全国及各地区的人才发展力、人才流动力、人才风险承担力、人才创新力都有的甚至很大的进步,但各地区的活力状况很不均衡,发展和进步也很不均衡。读者可把该书作为认真的学术探讨来阅读和质疑,分析其从概念提出、体系构建、数据分析到小结及建议的完整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过程是否经得起推敲。同时,读者或许也可以把本书作为一种方法论来阅读,即使你
《毕节地区志·统计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客观地记载毕节地区统计工作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毕节地区志·统计志》结构按“横排门类,纵叙史实”的体例,设章、节、目三个层次。 《毕节地区志·统计志》采用述、论、图、表、录并用体裁。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 《毕节地区志·统计志》记述区域,按现行(1999年)行政区划。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几次划出部分,其有关史实,按当时的行政区划记述。 《毕节地区志·统计志》上限因事而异,适当追溯。下限止于1996年。根据“详今略古”原则,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统计工作。 《毕节地区志·统计志》纪年,中
《阅读日本书系·何谓“市民”社会:基本概念的变迁史》是从市民社会的思想起源开始论述,从概念转化,直至今天人们对市民社会认识的变异,其间,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到洛克,到霍布斯,到卢梭,到弗格森,到黑格尔,到马克思,一路走来,再到现当代日本及各国的市民社会的研究者们,最后到全球化的当代社会,是对市民社会这一演变过程最经典的解读。
本书是抗日战争和浙江地方史的一部分,因为本书所论述的内容本来就应该是抗战史和地方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抗战期间的人口迁移数量多,范围广,情况复杂,对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就有关抗日战争历史的研究成果而言,已经 发表的论著不能算少,但对此期间的人口迁移,往往只有一般性的描述,大多只注意其政治意义。 本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参照葛剑雄先生有关中国移民史的研究方法。本书旨在搜集和占有大量手史料的基础上,吸收学术界的相关成果,运行多种研究方法,对抗战时期浙江省的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考察,以填补抗战史、人口史、社会史研究的一些重大空缺。
本书是在对福建北部地区保存较好的近50余个古村落进行全面、深入地实地调查基础上完成的。书中对古村落中的道路、桥梁、宫庙、祠堂、民居等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福建北部民居的产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以及与福州、闽中山地、徽派和浙南民居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我们时刻都面对着大量的信息,因此,作为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本书着眼于统计学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在设计上具有实用性、灵活性和新颖性的特点。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本书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根据手头问题判定选择恰当的统计方法、计算统计量和做出合理解释。本书中给领出数据处理的多种方式供教师选择,使教学变得灵活。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在每一经济管理领域都强调统计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模式。本书共24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章对统计学及其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应用作了简单介绍;第2章到第4章构成描述统计学部分;第5章到第24章则大篇幅讲述推断统计学的应用,其中第5章到1章是推断统计学的知识基础,2章到第24章是推断统计学应用的深入扩展。本书适合经济管理领域的工作人员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