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关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著作。 作者分专题探讨了中国计划生育60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重大事件和主要阶段的历史问题,不仅界定了节制生育与计划生育等一些重要范畴的科学含义,还揭示了几十年来因为制度不透明而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一系列谜团。譬如,人们一直说“一胎化”是邓小平和陈云提出来的,作者则证明它是以陈慕华为首的计划生育部门在1979年实际推行;1980年党中央致党团员的《公开信》是刚刚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的一个临时性安排,是由“一胎化”走向现行的生育政策的一个过渡、拐点和转向路标;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一胎化”政策的妥协和纠正等等
本书从考生的角度出发,在论述播音主持专业艺考生在备考阶段所需的各项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实战能力的培养,对如何提高考场上的应变能力予以充分论述。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各大名校日益严格的招生标准,作者专门介绍了成功主持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力求增强考生的文化底蕴,从而帮助考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力求通俗易懂、言简意赅,以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使读者了解本行业内幕,同时对于在职播音主持人加强文化素养也有帮助,是一本可以伴随主持人一生的参考书。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著作。 作者分专题探讨了中国计划生育60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重大事件和主要阶段的历史问题,不仅界定了节制生育与计划生育等一些重要范畴的科学含义,还揭示了几十年来因为制度不透明而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一系列谜团。譬如,人们一直说“一胎化”是邓小平和陈云提出来的,作者则证明它是以陈慕华为首的计划生育部门在1979年实际推行;1980年党中央致党团员的《公开信》是刚刚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的一个临时性安排,是由“一胎化”走向现行的生育政策的一个过渡、拐点和转向路标;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一胎化”政策的妥协和纠正等等
本书以发表于1904年6月《教育世界》杂志的《红楼梦评论》为底本,重新予以标点、校勘,重点注释和辨析《红楼梦评论》中的诸多文史典故,并对以往学界的一些看法提出质疑。书后附录20世纪王国维研究论文论著索引。本书试图对《红楼梦评论》的本真面目作一清晰把握和展示,并为近代文论研究者、《红楼梦》研究者、高校中文系教师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参考。
本原则上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内容上主要借鉴美国医学遗传科医师协会的《临床遗传学学习指南》、同时紧扣我国医学遗传学临床实践和教学上的具体情况进行撰写。内容分为两篇,靠前篇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医学遗传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夯实住院医师的医学遗传学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基础,单基因病、复杂遗传病、肿瘤遗传、线粒体遗传和群体遗传基础,产前诊断、遗传筛查和遗传咨询基础等。第二篇为临床部分,按临床常见遗传病所累及的系统进行章节设置,染色体病、线粒体遗传病、肿瘤(体细胞遗传病)、出生缺陷等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单独设置章节。这部分与既往不同,本书没有关于疾病单独的理论知识阐述,而是以临床常见的典
本原则上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内容上主要借鉴美国医学遗传科医师协会的《临床遗传学学习指南》、同时紧扣我国医学遗传学临床实践和教学上的具体情况进行撰写。内容分为两篇,靠前篇为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医学遗传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夯实住院医师的医学遗传学理论基础。内容包括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基础,单基因病、复杂遗传病、肿瘤遗传、线粒体遗传和群体遗传基础,产前诊断、遗传筛查和遗传咨询基础等。第二篇为临床部分,按临床常见遗传病所累及的系统进行章节设置,染色体病、线粒体遗传病、肿瘤(体细胞遗传病)、出生缺陷等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单独设置章节。这部分与既往不同,本书没有关于疾病单独的理论知识阐述,而是以临床常见的典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著作。 作者分专题探讨了中国计划生育60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重大事件和主要阶段的历史问题,不仅界定了节制生育与计划生育等一些重要范畴的科学含义,还揭示了几十年来因为制度不透明而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一系列谜团。譬如,人们一直说“一胎化”是邓小平和陈云提出来的,作者则证明它是以陈慕华为首的计划生育部门在1979年实际推行;1980年党中央致党团员的《公开信》是刚刚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的一个临时性安排,是由“一胎化”走向现行的生育政策的一个过渡、拐点和转向路标;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一胎化”政策的妥协和纠正等等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育水平急剧下降,目前已经在更替水平以下。中国的生育政策在降低生育水平方面曾经起到重要作用,并且依然在发挥作用。未来生育政策走向如何?这本《中国低生育水平研究》由姜全保、韦艳和果臻著,在介绍了当前生育水平的争议之后,探讨了生育率下降的影响因素和变动趋势,研究了生育率下降的人口后果,并且分析了部分低生育水平国家和地区生育率下降的过程、后果及为了提高生育水平而采取的对策,进而对中国的生育政策进行了回顾与展望。本书希望能解决当前的一些争议,为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