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正版图书,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郭志刚著 /2012-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收集了郭志刚近几十年中对中国生育率及有关问题的30篇学术论文,系统反映了他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以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包括他追踪借鉴国际人口学理论和方法,对生育率指标、方法与人口预测模型的探讨和改进,以及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的一系列应用分析的研究结果。2004年.郭志刚率先提出中国时下的生育率很可能远低于当时的估计。郭志刚还认为,多年来人口统计陷入一个怪圈,即严重高估实际剩余水平,进而导致严重低估人口老龄化的风险。这事关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未来中国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之后,他认真地用数据和新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多角度检验,并努力从多方面探索研究了中国生育转变过程的复杂性。他还针对时下人口宣传中的一系列似

    • ¥58.9 ¥146.2 折扣:4折
    • 西湖别墅 张建庭著;仲向平著 杭州出版社【售后无忧】
    •   ( 0 条评论 )
    • 张建庭著;仲向平著 /2005-10-01/ 杭州出版社
    • 《西湖别墅(西湖全书)》以南山——西山——北山——湖滨为顺时针方向,从南山路的澄庐始发,环湖一周,沿途介绍了100余幢西湖别墅的来龙去脉,以图文并重的形式,希望给读者一个对西湖别墅直观的印象。这些西湖别墅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这也正是西湖别墅的价值所在。这价值就是财富,历史留给西湖的财富。

    • ¥52.63 ¥115.26 折扣:4.6折
    •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 郭志刚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书】
    •   ( 0 条评论 )
    • 郭志刚著 /2012-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收集了郭志刚近几十年中对中国生育率及有关问题的30篇学术论文,系统反映了他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以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包括他追踪借鉴国际人口学理论和方法,对生育率指标、方法与人口预测模型的探讨和改进,以及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的一系列应用分析的研究结果。 2004年.郭志刚率先提出中国时下的生育率很可能远低于当时的估计。郭志刚还认为,多年来人口统计陷入一个怪圈,即严重高估实际剩余水平,进而导致严重低估人口老龄化的风险。这事关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未来中国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之后,他认真地用数据和新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多角度检验,并努力从多方面探索研究了中国生育转变过程的复杂性。 他还针对时下人口宣传中

    • ¥59.64 ¥127.52 折扣:4.7折
    • 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
    •   ( 0 条评论 )
    • (美)艾伦·雷普克(Allen,F.,Repko)著 /2016-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跨学科的研究过程及其理论的著作。反映了跨学科研究的大量新兴研究及方法,其突出贡献是提供了整合多种学科的跨学科研究视角。?《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易于遵循的决策过程,突出学科的跨学科的工作的基础和补充作用。本书运用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众多范例来说明如何创建共同点,以及如何构建更全面的跨学科的理解和反思,测试和交流。本书为第二版?。

    • ¥50.99 ¥151.98 折扣:3.4折
    • 西湖别墅
    •   ( 0 条评论 )
    • 张建庭著;仲向平著 /2005-10-01/ 杭州出版社
    • 《西湖别墅(西湖全书)》以南山——西山——北山——湖滨为顺时针方向,从南山路的澄庐始发,环湖一周,沿途介绍了100余幢西湖别墅的来龙去脉,以图文并重的形式,希望给读者一个对西湖别墅直观的印象。这些西湖别墅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这也正是西湖别墅的价值所在。这价值就是财富,历史留给西湖的财富。

    • ¥69 ¥139 折扣:5折
    • 信息检索与利用
    •   ( 0 条评论 )
    • 白建华,刘凤侠 编 /2017-07-01/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信息检索与利用/高等农林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以信息检索、信息利用和信息评价为主线,共分8个章节编写而成。章以数字型文献信息源为中心,介绍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检索语言、检索技术、检索策略和检索功能等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第2章介绍SCI、EI、CABAbstracts等参考数据库;第3章是关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EBSCOhost、ScienceDirect等重要的外全文数据库方面的内容;第4章介绍较大出版商或颇有名气学会所属的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第5章介绍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标准文献等特种文献的检索;第6章是关于多媒体学术资源的检索;第7章介绍学术搜索引擎、知识发现系统和网络资源导航系统等网络学术资源检索系统;第8章介绍如何应用文献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的文献管理,介绍科学研究、科技查新和学术论文写作等文献利

    • ¥52 ¥105 折扣:5折
    • 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
    •   ( 0 条评论 )
    • 郭志刚著 /2012-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收集了郭志刚近几十年中对中国生育率及有关问题的30篇学术论文,系统反映了他在中国人口发展进入低生育率阶段以来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中国的低生育水平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包括他追踪借鉴国际人口学理论和方法,对生育率指标、方法与人口预测模型的探讨和改进,以及对中国人口调查数据的一系列应用分析的研究结果。2004年.郭志刚率先提出中国时下的生育率很可能远低于当时的估计。郭志刚还认为,多年来人口统计陷入一个怪圈,即严重高估实际剩余水平,进而导致严重低估人口老龄化的风险。这事关人口发展战略决策和未来中国长期持续发展,是中国人口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之后,他认真地用数据和新方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多角度检验,并努力从多方面探索研究了中国生育转变过程的复杂性。他还针对时下人口宣传中的一系列似

    • ¥81.9 ¥165.8 折扣:4.9折
    • 观念与文献:当代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
    •   ( 0 条评论 )
    • 肖丰编;娄宇编 /2014-05-01/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观念与文献:当代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了本届会议特邀的国内外25位在此领域有影响的艺术家和学者的大会交流论文。涉及有关当代艺术创作、展览、批评、教育及美术史论研究等多方面的课题。这次国际研讨会于2013年10月10日至10月11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召开,由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当代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参加了研讨会。

    • ¥56 ¥162 折扣:3.5折
    • 【全新正版书籍】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 胡桂香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胡桂香 /2017-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问题就一直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实施计划生育,以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计划生育不断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女性在这一生育政策当中不仅成为重要的节育动员对象,而且是这一政策主要的身体实践者和动力。胡桂香编著的《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把农村妇女置于现代化发展和妇女自身解放这一历史语境中,通过口述资料、田野调查与档案、文献资料的交互运用,试图展示计划生育这一历史性事件对农村妇女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如何被女性纳入自身的生活轨迹。同时,本书还试图揭示中国的社会性别制度同计划生育政策是如何关联的,并将考察“公”“私”领域之间的交融与冲突。

    • ¥75.24 ¥442.59 折扣:1.7折
    •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
    •   ( 0 条评论 )
    • 胡桂香 /2017-03-01/ 中国社科
    •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育问题就一直与 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开始在全国实施计划生育,以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计划生育不断取得成绩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女性在这一生育政策当中不仅成为重要的节育动员对象,而且是这一政策主要的身体实践者和动力。胡桂香编著的《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西村妇女(1950-1980)》把农村妇女置于现代化发展和妇女自身解放这一历史语境中,通过口述资料、田野调查与档案、文献资料的交互运用,试图展示计划生育这一历史性事件对农村妇女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如何被女性纳入自身的生活轨迹。同时,本书还试图揭示中国的社会性别制度同计划生育政策是如何关联的,并将考察“公”“私”领域之间的交融与冲突。

    • ¥54.64 ¥99 折扣:5.5折
    •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史论 梁中堂 中国发展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梁中堂 /2014-09-01/ 中国发展出版社
    •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计划生育制度的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著作。 作者分专题探讨了中国计划生育60年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重大事件和主要阶段的历史问题,不仅界定了节制生育与计划生育等一些重要范畴的科学含义,还揭示了几十年来因为制度不透明而笼罩在这一问题上的一系列谜团。譬如,人们一直说“一胎化”是邓小平和陈云提出来的,作者则证明它是以陈慕华为首的计划生育部门在1979年实际推行;1980年党中央致党团员的《公开信》是刚刚担任总书记的胡耀邦的一个临时性安排,是由“一胎化”走向现行的生育政策的一个过渡、拐点和转向路标;1981年中共中央发布的以“女儿户”为核心的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是对“一胎化”政策的妥协和纠正等等

    • ¥55.65 ¥144.66 折扣:3.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