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体论形态研究”丛书共4本,通过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本体论形态的理论辨析,重新提出了这一问题并提供了一种新答案。这种探访被覆盖的理论原点的研究方式,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 本书为“比较文学与文艺学丛书”之一,复活了早期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维传统,展现出这粒起初并不起眼的理论种子在20世纪名家如普列汉诺夫、考德威尔、巴赫金、法兰克福学派、威廉斯、卡冈、费歇尔、卢卡奇、阿尔都塞学派等文论中结出的丰硕理论成果。
1959年,英国学者C.P.斯诺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正被割裂为两种文化,这必将妨碍社会和个人的进步和发展。 21世纪初,美国学者杰罗姆·凯根针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各门学科发生的变化,对斯诺的观点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三种文化”之说,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作者在《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分析了三种文化所使用的词汇的不同意义以及三种文化中每一种文化的假定,并总结了各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对我们理解人类本质所作出的贡献。
《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总结了人口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及主要应用模型:尝试将灰色系统模型应用到区域流动人口规模预测,以期更好地描述未来特大城市人口的发展趋势和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人口政策的调整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新编21世纪社会学系列教材:人类学概论(第2版)》特点有三:一是涵盖了外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例如:重新梳理人类学理论进程;对体质、考古、语言、影视和应用等分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突出田野工作研究取向和类别选择的指导。介绍者多为身处该领域的亲历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二是突破一般教材纯文字静态讲述的传统,利用文字、图片、光盘等多手段展示当代人类学概貌。12位人类学家的素描,7部出色的人类学纪录片佳作等,使学生真正体认到人类学的博大内涵。三是行文难易结合,深入浅出:重要概念、术语深度解说并呈点状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便于教师授课时取舍;理论分析概括性强,行文清晰,并配以“实例解读”,有利于学生理解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