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初版于2002年,2004年即已售罄。近年来,不断有出版单位和读者打来电话求购此书。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再版此书。此次再版,编者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订正了书中百密一疏的讹误,删除了少数实用价值不大的内容,增补了若干新内容,根据资料,更换了少数过时的内容。 希望本书能给广大出版从业人员提供切实的帮助。
如何进入时尚类杂志行业工作?如何去应聘?你将面临哪些具体问题?如何策划专题?创意观念意味着什么?起一个好标题为什么需要六个小时?品位训练有速成法吗? 本书结合了作者十年来的案头工作经验与教训,涉及面从一本杂志的封面设计、标题文字的处理到时装大片的拍摄以及边栏文字的撰写,悉数道出,操作性极强。该书还分析了近几年来国际流行时尚刊物在封面设计、选题、文本结构、图片风格、市场营销等各个方面的趋势与对策。并有选择地结合国际上业内的成败案例,对运作时尚类刊物做了由浅入深的指导和探讨。 该书对有志于从事时尚杂志行业和初人杂志行业的编辑、美编、广告和市场行销人员都不无裨益,其中的许多经验和职业感受对已经从事此行业的人员也值得借鉴。
本书介绍出版物基本知识及作者、编辑等应知应会的规范、标准等。全书共8章:1.出版物基本知识,2.著作与著作权,3.出版管理,4.编辑工作基本规程,5.图书编辑技术,6.各类出版物的编辑工作,7.作者编辑应知的法津法规,8.作者编辑应知的国家标准与有关规定。 本书作者都是在各出版社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资深编审、副编审,和有多年著书、写作经验的教授、副教授。许多内容是他们依据自己的多年工作实践经验,总结整理而成,其内容十分丰富,具有信息全而新,数据准确、翔实、可靠之特点。全书选材、论述与篇章结构安排,注重简洁、实用、便于读者速查,是读者不可多得的集政策、知识、技术为一体的案头工具书。 读者对象:出版社记者、编辑、校对、出版管理人员;从事写作的著作权人、职业撰稿人、外文图书翻译者;撰写论文的教授
《论编辑的素养》是有关编辑工作、编辑素养的一本比较全面的书,分十二题,分别为:编辑事业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事业,辨别的水平和坚持的勇气,编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编辑的文化修养和提高的途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编辑要懂点装帧艺术,图书的编辑含量,今天的编辑要有经营意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新的本事,编辑应该注意的几件“小事”,编辑要有国际视野等,既有对编辑工作宏观的把握,也有对具体的编辑工作细节的关照,对广大从事编辑工作者会有启发与帮助。
本手册是《编辑作者常用手册系列》中的一个分册,以书刊编校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亦可供新闻、网络编校人员、文秘及其他文字工作者参考。 本手册系统地介绍校对的功能、方法、操作技术以及文字技术整理工作,因为以介绍现代校对方法和技能为主,是一种实用的工具书,所以定名为《现代书刊校对技能手册》。 现在,市场上编校手册之类的工具书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文件汇编,以收集与编校工作关系密切的法规、标准为主;另一类是知识汇编,以介绍编校知识和语言文字规范为主。本手册与上述两类手册都不同,它既不是文件汇编,也不是单纯介绍校对知识,而是从校对工作实际出发,系统地介绍校对的方法、技能以及其他相关知识。人们在校对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大都可以在本手册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相关知识。这就是本手册
我们所遇到的那些外表光鲜、内在出众的好书,带给了读者无限的精神愉悦,它们给作者罩上耀眼的光环,它们承载着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光荣使命。 而我们却很少想到:好书是如何产生的?一本好书,从作者完成创作、把书稿交付出版方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出版过程?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编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在这个幕后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读一本好书,受益匪浅;编一本好书,感慨良多。在《编书记》中让我们听一听编辑的声音,听一听,好书背后的故事…… 《编书记》由沈昌文等人编著。
这本《编辑选择论》既是《书刊编辑学系列》的第二本,当然仍是按照对《书刊编辑学系列》的总体编辑构思来进行编辑构思的。除了在形式上——如结构、行文方式、篇幅等一仍《编辑创意论》旧制外,在内容上也仍然尽可能熔理论与应用于一炉,并具体象贯彻你如下面一些创意。 在理论与应用方面,仍然本着以理论为经、以应用为纬之旨,经纬交织。在应用方面,提供了一些例话或现身说法,是想能有助于读者对理论阐述的理解;而后又从例话、现身说法等提升到理论、规律上来做进一步的阐述,形成本书现在这样虚-实-虚的三级大框架。在做理论的探讨时,尽可能结合进行了一些哲学的思考,作为深化理论的尝试。最后在全书结合编辑规律研究之外又辟专章谈编辑规律与编辑选择问题,既是反复强调编辑规律,也是对编辑规律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总之
本书上篇以问答形式讲述了校对基础知识,对于现代校 对如图书在版编目(CIP),电脑校对软件、磁盘稿校对等问 题,都作了详尽的解答。下编汇集了不同类型容易互错的字, 经常用混的词,以及误用成语的实例,并释义辨析,以提高 辨错能力。这是校对人员必须掌握的规范使用字词的基本功。 书后收集附录有新版《简化字总表》、《批异体字整理 表》、《批异形词整理表》、《标点符号用法》、《出 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等国家标准,以及各种字体、字号、 主要科技符号表等,可供校对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适宜书报刊出版单位的编辑、校对 人员和印刷排版单位的校对人员以及办公室文案、公司文字 工作者阅读。亦可供出版人员及出版、印刷学校的师生参考。
《新出版01:编辑是一门正在创新的艺术》选入俞晓群、金丽红、杨文轩近30位出版人及写作者、媒体人对出版的思考与实践,涉及出版的各个层面:选题策划、作者培养、封面设计、书名制作、营销推广、运营、赢利模式、数字出版等。编者认为,编辑这门艺术从来不曾消逝,它只是像世间万物一样,需要不断注入创新的因子。既要承认出版行业的特殊性,又要用商业的逻辑、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提高自己,不断创新,顺应时代,才是正途。
编辑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为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并目随着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着一系列的改革。《编辑学原理》从编辑和编辑学的概念入手,简要回顾了编辑活动的历史,阐明了编辑活动的基本问题,以及作为编辑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又以专门的章节详细介绍了编辑人员和编辑过程,最后则探讨了编辑思想的若干基本问题。全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的价值。《编辑学原理》可作为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新闻学与传播学、图书馆学及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各类型新闻领域培训教材和工作参考书。
过去的二十年,是编辑的年代,也是编辑身 份渐趋迷茫的时代。王联合编著的《编辑的微世界》 以《职业·途中》《阅书·识人》《财经·微说》《 乡关·情怀》《闲适·微记》五板块记录一个编辑的 行业观察、职业思考与人文情怀。所辑文章大多来源 于作者近几年在相关媒体上发表的随笔作品;与书业 无直接关联的人牛速写、情势观察、生活小感悟等微 事件系首次辑入本书,大体也以正能量形式体现。在 编辑的微世界里,人人都可以聚积属于自己内心 的光明,并通达理想的彼岸。
《论编辑的素养》是有关编辑工作、编辑素养的一本比较全面的书,分十二题,分别为:编辑事业是立言、存史、资政、育人的事业,辨别的水平和坚持的勇气,编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编辑的文化修养和提高的途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编辑要懂点装帧艺术,图书的编辑含量,今天的编辑要有经营意识,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具有新的本事,编辑应该注意的几件“小事”,编辑要有国际视野等,既有对编辑工作宏观的把握,也有对具体的编辑工作细节的关照,对广大从事编辑工作者会有启发与帮助。
甘险峰编著的《当代报纸编辑学》是一部具有较强的当代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特色鲜明的报纸编辑学著作,在吸收前人报纸编辑学成果的基础上,紧扣当前的报纸编辑实践,分总论、文稿编辑、图片编辑、版面编辑、专业编辑五大部分,对报纸编辑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本书给图片编辑以独立的地位,用整整四章的篇幅系统讨论了图片编辑。在报纸编辑学著作中进行分专业的讨论非常罕见,《当代报纸编辑学》则分为新闻版编辑、专副刊编辑、广告编辑、网络编辑和电子编辑,分别加以讨论,而新闻版编辑更进一步细分为要闻版编辑、本地新闻版编辑、新闻版编辑、国际新闻版编辑、财经新闻版编辑、文娱新闻版编辑、体育新闻版编辑,划分较细致,与操作层面的衔接较紧密,指导性与实用性较强。全书还使用了大量鲜活案例,以方便读者理解或仿效。
本文在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构说英文报话语框架,话语分析涉及两千多篇文本,多种新闻体裁,针对其政治、文化与语言等宏观语境,综合考察了中国英文报的历史沿革与现实话语样态,包括英文报在塑造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跨文化传播方面的表现以及英语新闻写作与语言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既符合中国对外传播政策,又符合国际新闻惯例的英文报对外传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