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介绍了从最早的书籍形式甲骨书起,直到十九世纪西洋机械化铅印术的传入为止这一期间内的图书各种形态。全书分为史卷及赏卷两卷,分别介绍了图书之源、纸以前的书、纸的发明和纸写本书、印刷术的发明、历代刻印本书、活字印刷术与活字版印本书、历代图书补述以及装帧之美、书的劫难、发现与收藏、图书赏鉴等篇。讲述了中国书籍三千年的辉煌历史。一册在手,书香中国.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域的负责人,至今已20来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国内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认为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业余书店》如实记录了独立书店读易洞的成长历程,内容涉及书店经营的故事、乐趣与思考的方方面面。 有三段文字可简略提炼《业余书店》: 1、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2、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3、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
编辑出版学是传播科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是人文社科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新兴的独立学科。本书是作者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为在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的学位课程教材,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即将推出的“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系列”中的本。它不仅较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对学科发展的基本理念,也注重实用性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全书共分十四章,主要依照编辑出版活动的工艺流程来安排各章内容,如主要章节有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出版校对、图书的整体设计、图书的印制与装订、发行与营销等。注重新理论、新观点的介绍,对期刊、电子出版物、贸易、著作权等设专章讲授。各章后附有出版业的实践案例,供学生课堂上讨论;各章末列有思考题,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本章重难点。
本书梳理出“世界科技期刊参考名录”,总结出世界科技期刊七大方面的主要特征,包括始终坚持一以贯之的办刊宗旨;充分尊重科学家办刊的学术传统;保持编辑的独立性与责任感;遵守严格严谨的出版道德规范;运用依托学(协)会等科技社团的办刊模式;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塑造与市场运营机制;应用新技术,多渠道传播科研成果。对标以上特征,本书对我国建设世界科技期刊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业余书店》如实记录了独立书店读易洞的成长历程,内容涉及书店经营的故事、乐趣与思考的方方面面。 有三段文字可简略提炼《业余书店》: 1、 太理性了书店开不起来。 太感性了书店开不下去。 先感性后理性书店越开越违背自己初衷。 所以想开书店就赶紧开,根本不要想那么多。 开不下去了也不要勉强,也不要想那么多。 人生怎样都是死路一条, 关键是如何生得有意义。 2、 名副其实的“社区书店”,而他的店主人,经由这家书店,为我们展示了一个鲜活的城市社区,它折射出了当下私人家庭与公共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其背后是个体在公私领域之间进退的尺度和认知,或者,它至少是我们这个社会中一部分人的精神写照。--摘自《文化纵横》杂志 3、 2010年第五届民营书业评选,读易洞荣获“年
本书系统而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著作权的基本概念,著作权法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原理,国际公约原则等,并且结合修正后的著作权法以及科技期刊著作权实务,具体讲解了著作权的主体、客体,著作权的内容,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的使用方式,著作权的转移和著作权合同,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使用,著作权的集体管理以及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结合典型案例)等。其主要特点是首次结合具体的合同文本,详细讲解了科技论文著作权合同和科技期刊著作权合同,并对期刊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解答。 书后附有常用的14种与期刊著作权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关键词索引。 本书内容新颖、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实用性强,能够结合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和科技信息的网络传播等实际工作,对涉及到的著作权问题既有法学理论上的分析,又提出具体解决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域的负责人,至今已20来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国内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认为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域的负责人,至今已20来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国内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认为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 探索建立国有文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本书将从多个角度重点分析我国出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并以上市的5家出版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为例,分析出版企业是如何表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的,提出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我国*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出版社进行分析。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社会责任的发展及主要理论,重点放在我国出版企业在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存在的差距,旨在为更多的出版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