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1931年—1945年日本国内及中日关系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详细有据地叙述了日本主流报纸对这些事件的报道及其所造成的影响。“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珍珠港事件,对于这些扭转中国、日本甚至全世界命运的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的日本主流报纸进行了怎样的报道,这些报道又对时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从野心膨胀到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中,主流报纸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应独立客观的“第四权”,为何一步一步沦为政客愚弄民心、推动战争的罪恶凶器? ?? ?? ??本书从战争与新闻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舆论管制对于社会生活以及国家走向的影响,运用大量原始资料,为读者展示了那段特殊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景况,对御用报纸、犬儒媒体对日本侵略战争的推波助澜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这是一部以毕节地区的自然风景、人文风貌为表现对象的摄影集,作者都为当地摄影家,他们扎根本土,用手中的相机讴歌家乡、讴歌改革开放成就、讴歌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展现了黔西北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并表达了拍摄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内容简介
毛序国是位元老级的新闻工作者,也是北京媒体中报道房地产行业时间最长的记者,他不仅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完整历程,而且亲历了房地产业从无到有的前世今生。一个资深的房地产专栏记者用非专业的相机记录下了自己经历过的各种会议、事件的历史画面,通过参加活动的人物、背景向社会重现了二十多年房地产业发展的进程。上千张的图片生动的反映了不同政策周期中开发商、管理机构、行业协会管理者各种不自觉之中露出的表情和喜怒哀乐,恰恰也印证了市场的变化和行业发展的曲折与顽强,尤其是以1998年为界限的房地产市场化的前与后的巨大反差。一本难得的历史再现、一本值得保存和不时拿出来翻翻的回忆,历史的长河中总会有许多难忘,而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上千张照片中的选择,正是那些让人们难忘的值得赢得掌
桂林之有铁路运输,始于1938年8月湘桂铁路桂林至衡阳段,继之是1939年底桂林至柳州段的建成运行。湘桂铁路的修建,从1937年始修至1939年全线建成通车,只用了两年时间,这是抗战急需促成的“战时速度”,是广大民众和技术人员努力奋斗的结果。 桂林的民用航空业,起步于1936年11月。当时两广合办的西南航空公司经营的广州飞南宁航班,以桂林为中转站。架在桂林二塘机场起降的飞机,开始了桂林民航事业的历史。1937年,由于战争的影响,西南航空公司从广州迁桂林。为适应战时需要,桂林又修建了秧塘和李家村机场,开辟了往返于昆明、桂林、重庆和香港、桂林、重庆的两条主要航线。1941年太平洋战事爆发以后,香港、桂林、重庆航线改为桂林至重庆航线。两大
这是一部以毕节地区的自然风景、人文风貌为表现对象的摄影集,作者都为当地摄影家,他们扎根本土,用手中的相机讴歌家乡、讴歌改革开放成就、讴歌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展现了黔西北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并表达了拍摄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
这是一部以毕节地区的自然风景、人文风貌为表现对象的摄影集,作者都为当地摄影家,他们扎根本土,用手中的相机讴歌家乡、讴歌改革开放成就、讴歌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体现了文艺工作者的担当和责任,展现了黔西北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风情,并表达了拍摄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