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面广,仍然是一部重点论述文史哲翻译理论与技巧的新著。仅从目录摘要,便看出其内容之丰富,序者如作微观的具体介绍,就能免挂一漏万。于是决定对本书的写作特点,只写几点概括性评价。鉴于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问,作者充分运用了与译学有关的多种科研究成果;鉴于中外文化遗产均应予以批判性地继承,取其精华,补其不足,作者在探讨各种有关译学问题的过程中,既能吸收中外众多译论家之长,又能独抒己见,有所前进。有了上述两个前提,作者也就理所当然地收到了学术上外为中用、古为今用的良好效果。
本着实用的原则,以多年教学和研究的积累为基础,李建军、盛卓立所著的《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始终以英汉语言对比为主轴,以翻译应用为目的,从语音学、形态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语法学和结构学等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深入的对比性探讨。首先对英汉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展示了英汉语言的渊源及其影响;进而从英汉语言的基本形态、语音体系、构词方式、语义构成、语用习惯、修辞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阐释性对比,表现了英汉语言在形式形态、功能应用等方面的差异和特点;继而对英汉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的句型模式、构成成分及其功能应用方面进行了对比和剖析,展示了英汉语言在句子成分构成和功能应用方面的异同。通过探根求源。进行了宏观理论的提炼。结合微观案例的分析,进行了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将知识与趣
本书为钱歌川先生最经典的百科全书式的英语翻译技巧指南。全书编写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辨析与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册在手,读者可以在牢固掌握英语语法和句型特点的基础上,游刃有余地学习翻译的技巧。 全书共分为三编。编重点为中译英,系统梳理英语的各种句型,读者迅速进入英语语境;第二编重点为英译中,包含项条语法知识点,基本覆盖英语常见的惯用句和特殊表现法,令读者迅速摆脱洋径浜式英语;第三编主要为长篇的中译英和英译中材料,中文材料有浅近的白话和艰深的文言片段,英语材料全取近代人作品,主题多样,可使读者接触到英文表现的各种面貌。附录部分选取了篇英美名家代表作的节译,可为读者打造直接阅读文学名著的基础。全书三编皆附有大量习题以供读者练习之用,书末提供了详细的习题答案
本书以口译的常用场景类别为主线,以该类别下常用情景为辅线,为学习者集中提供常用套语。典型句型在先,模仿段落在后,为学习者提供融合在语境中的语料,方便记忆;这一部分作为语言输入,旨在使学习者通过随后的“挑战你自己”来进行练习,作为语言输出检验一下自己学习的效果。此外,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扩大学习者对口译情景的进一步了解,每节附上的“口译小贴士”,简明介绍了与口译相关的背景资料。 全书涵盖英语口译中可能涉及,到的12大类活动68个主题情景,可谓英语情景口译语料大全;典型句型在先,模仿段落在后,给学习者提供融合在语境中的语料,方便记忆;语料内容时代性、实时性、当下性鲜明,同时也保有难能可贵的典型性与相对不变性;“数字表达”对数字口译的重点、难点部分做了简明扼要的讲解说明,帮助学生进行储备
《中式英语之鉴》十分系统地探讨了中式英语这一非常普遍的现象。作者把这些加以归类,然后提供大量的该类别中式英语实例,并逐一修改,同时还扼要地加以分析。每一章后面还附有练习,并提供参考答案。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广大汉译英工作者来说,这是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书。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笔译二级考试大纲(试行)条例》(下称《条例》)第二款有关《笔译综合能力》考试的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指出:考生需“具备快速阅读中等长度英语文章并用汉语写出概要的能力,具备快速阅读中等长度汉语文章并用英语写出概要的能力,具备对各种文体英语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本教材编写以《条例》的要求为基,力求在提高考生快速、正确阅读理解汉英文章,培养考生提炼、归纳、总结文章主旨等能力方面给予考生尽可能有效的指导和启发。
本书的内容包括鸣谢、翻译的性质、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忠实性、直译和意译、常用译法、怎样翻译英语定语从句、汉译英中的形象翻译和断句、文学风格的可译性、译诗问题、英诗汉译、马祖毅教授跋、顾延龄教授跋等详细内容。
发表于1923年的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在沉寂半个世纪后,以其对语言的单一关怀在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尤其在当下方兴未艾的翻译理论研究中,激起了千层巨浪。继之,德里达、德曼等解构主义大师,斯皮瓦克、根茨勒、韦努蒂等后殖民翻译理论家,包括一些热衷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性主义、全球化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批评家,指出了跨文化语境下由翻译促进的国际文化交往的特征,在更深的语言层次上探讨了以翻译为体现的话语、意义、符号、权力、政治及其在经济和军事格局中的分量。 全书汇集相关于翻译与后现代文化政治的经典文本计25篇,广涉语言、文化、政治;贯通哲学、文学、神学;论及话语、权力、身份;涵盖南/北、东/西、全球。编者在勾勒后现代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理论全景图。
发表于1923年的本雅明《译者的任务》在沉寂半个世纪后,以其对语言的单一关怀在当代西方批评理论,尤其在当下方兴未艾的翻译理论研究中,激起了千层巨浪。继之,德里达、德曼等解构主义大师,斯皮瓦克、根茨勒、韦努蒂等后殖民翻译理论家,包括一些热衷于后殖民主义理论、女性主义、全球化和比较文学研究的批评家,指出了跨文化语境下由翻译促进的国际文化交往的特征,在更深的语言层次上探讨了以翻译为体现的话语、意义、符号、权力、政治及其在经济和军事格局中的分量。 全书汇集相关于翻译与后现代文化政治的经典文本计25篇,广涉语言、文化、政治;贯通哲学、文学、神学;论及话语、权力、身份;涵盖南/北、东/西、全球。编者在勾勒后现代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翻译理论全景图。
本书是“中译翻译文库·口笔译教学与研究丛书”之一。通过《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读者可以了解双语思维的基本特征,领会口译思维技能的特点及其可训练性,把握口译推理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习得口译训练方法,从而事半功倍,译所不能。
真正掌握英译汉的技巧并非易事。因为英译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英文理解难,中文表达难,而且对掌握文化背景知识的要求很高。稍有疏漏,就会出现一些翻译的差错或笑话。本书中列举的268个英译汉错误,都是英语学习者身上最易出现的典型误译。读者不妨先自己试着翻译书中的例句。再认真阅读讲解,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加以对比、概括和总结,找出表达规律,以避免出现类似的翻译错误。
本书是一本适于高等院校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学生及各类翻译工作者、自学青年使用的翻译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内容涉及词句翻译技巧及训练,如增译法、缩译法、省译法、拆译法、反译法、重复法、倒置法、转换法、被动句译法、名词从句译法、定语从句译法、状语从句译法、习语译法、谚语译法;篇章段落翻译技巧及训练,如段落翻译讲评、语篇翻译讲评,包括逻辑关系、语言风格、修辞格、文化寓意等;以及翻译标准的讨论,如神似论、信达雅、信达切、化境说、文本观念观、多元互补论,等等。
本书论述了文化、语言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及中西文化差异,并就汉语的称谓、地名、饮食、色彩、习语、典故等包含的文化意义及如何在汉英翻译中再现这些意义进行了探讨。本书每章后还附有大量习题供学习者练习。
本书是关于翻译与教学方面的论文集,开创性地从宏微观角度对翻译与教学的交互发展轨迹及总体特征进行学理性的探究。
本书讲解翻译的基本知识,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论述,又有具体细微的实践指导,篇幅短小,深入浅出。自20世纪70年代出版以来,在华语世界广为流传。 全书凡十八章,前半部纵论古今,介绍翻译的历史、语言学基础、规则、标准,有如知识小品,即使不通外文者,读起来也会兴致盎然;后半部教授翻译的具体步骤,俯拾引用当时欧美作家文句及中国古典作品为例,由简及深,纠偏取正。附录部分列举大量误译实例进行评述改译,可供读者研习实战技巧。 读者可通由此书领略翻译的魅力,掌握翻译的基本知识,增进翻译的能力。
卢敏主编的《笔译备考实训英译汉(2\3级通用)/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辅导丛书》按照翻译考试英译汉实考题的选材类型和题量编写,共分为17个单元,涉及国情、政治、经贸、历史、能源、外交、生活、时事、法律、工业、旅游、农业、文化、环保、教育、体育及医学,宗旨是为考生提供大量的英译汉练习材料,帮助考生强化英译汉实训,比较、分析、研究译文,掌握译文的词语运用和翻译风格,增加对英译汉的感悟,熟练掌握英译汉技巧,积累更多的翻译经验,提高翻译能力,很终顺利通过翻译考试,成为合格的翻译人才。
过去人们在翻译教学中往往注重词、句和篇章译法的学习与关注,而对翻译中文化内涵的处理的讨论显得重视不够;有人认为,翻译就是词对词、句对句、篇章对篇章的文字转换,没有文化翻译这种提法,李延林、夏志明、谢孝兰等著的《论英汉文化翻译研究》重点研究了这方面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