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翻译》这本书探索了翻译的内涵,认为翻译既是一种解释学的、伦理的、语言学的和人际的实践,更是一种关键的认识论概念。翻译为各个人文学科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基础,同时质疑和挑战了许多传统的边界,并提供了一个超学科的认识论范式。通过采取创新的研究方法,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翻译是无处不在的。本书跨越哲学、认知语言学、人类学,对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概念进行了颠覆性的阐释,对国内界定翻译的讨论大有裨益。 作者在章采取了一种全新的前提,即翻译是一个相当大的概念,大到无处不在。第二章从哲学的角度提出翻译即理解、解释和诠释。第三章强调翻译是一种过程。第四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将翻译重写为意义、概念化、解释和隐喻。第五章从人类学角度说明翻译是与他者及自我的相遇。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本书基于发展的观点对国内外翻译研究界和相关学科对翻译活动的多方面探索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的整体思考、系统梳理和学术阐发,是作者对翻译活动所涉及的基本问题的分析与探索。 全书分翻译本质论、翻译过程论、翻译意义论、翻译因素论、翻译矛盾论、翻译主体论、翻译价值与批评论等七章,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翻译这一对象思考的广度。书中探讨每个问题时,都把古今中外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论点加以引述和点评,后亮出作者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翻译这一对象思考的深度。 本书梳理出了翻译研究的明晰的理论脉络,提供了丰富、可信和前沿的学术资料线索,为国内翻译研究界同行提供了一种学术参考,也可用作高等院校翻译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理论教程。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是浙江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地域文化丛书》成果之一。该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符号学视角下的跨界翻译研究》从符号学视角系统审视翻译核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从符号表意视角探寻翻译意义再生的特点与规律,从文化符号学标出性视角考察翻译伦理和译者伦理问题,从跨学科视角对核心翻译问题进行再解读,对符号学和多模态视角的新翻译研究成果进行评介,对跨界翻译研究进行回顾与前瞻等。 《符号学视角下的跨界翻译研究》对翻译研究者、符号学研究者以及对相关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应用翻译主要属于赖斯的信息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或纽马克的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此外,应用翻译还具有专业性、现实性、功利目的性及高度程式性的特点。基于应用翻译的自身特点及其翻译要求,《翻译学论丛:应用翻译研究》从文本类型学、目的论、功能对等、生态翻译学、翻译伦理、互文性、语料库翻译研究、翻译美学、平行文本分析法以及现代语言学理论视角多维度探讨应用翻译的基本规律、翻译策略及其翻译标准。全书主要包括翻译理论史概述、应用翻译理论、法律语篇翻译、商务语篇翻译、文化词语翻译五个部分。
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和翻译研究贯穿了中国近现代百年的翻译研究历程并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书将莎剧置于中国百年译介研究的宏观背景下,从翻译学的角度对群体性误译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探讨。群体性误译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要莎剧翻译者对同一段文字所发生的共同误译。本书以误译学说的发展和诗性忠实观为线索,梳理莎剧翻译和重译过程中群体性误译的成因和变化,探索重译中的潜在规则与历史需要,并通过朱生豪、梁实秋、卞之琳、方平等莎剧翻译家误译文本的对比研究,阐述群体性误译的历史、文化和诗性价值。
本书借助诗学尤其是现代诗学理论来考察文学翻译。作者首先对诗学理论进行了梳理、思考和归纳;其次,运用诗学理论来观照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及文学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中日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与教学》系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与教学 研讨会的论文集,全书精选与会者的论文36篇,内容涉及各学派翻译理论的引进及适用的翻译文本案例分析、日汉各类文体互译的技巧与策略探讨、翻译教学改革与翻译人才培养、时政翻译与外文编译等,为日语教学和日本学研究学界提供了十分宝贵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的成果分享。
王铭玉主编的《中译外研究(2014。1总第2期)》是以中央编译局、天津外国语大学为主的作者们近年来有关文献和中译外研究方面的论文汇编集,主要涉及文献翻译、文学翻译、文化翻译、实用翻译、翻译技巧等。几十篇文章,通过多几个角度的不同分析,对日常翻译,特别是中央文献翻译中碰到的多种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探讨和交流。
《汉日语言比较史》特点: (1)以公开出版、发表的现有成果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为根据,以对现有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介绍为基础。 (2)根据现有成果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其他等几大部分。 (3)由于中日两国的汉日语言比较研究的起始、发展、特点等不尽相同,所以《汉日语言比较史》稿分为“中国汉日语言比较史”和“日本汉日语言比较史”两大部分。 (4)国内、国外等的界定以该地区的相关活动,即以在中国或日本发生的汉日语言比较研究为依据,与相关人的所属国无涉。
《社会符号学翻译模式研究》共分3章,在对社会符号学作细致阐述,试图建构一简单的理论框架的同时,将该学科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对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模式作了尝试性的研究。即从社会符号学的几个主要概念与翻译基本问题的对应关系入手,以期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对翻译的基本问题作出合理的解析,进而形成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模式,并有效指导翻译实践。 主要特色:阐述了社会符号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台是两学科发展的必然,社会符号学翻译逢径转之其他途径具有诸多优势;从社会符号学的主要基本概念入手,找出与它们相关的翻译的基本问题,并通过翻译手段雄现出来,尝试探索了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模式;对百余篇新闻翻译实例加以分析,为社会符号学的强大阐释功能提供了应用案例。
《应用语言学学术文库: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视域独特,通过多视觉、多方位研究不同情景语境中的旅游翻译,注重翻译研究的应变性特征。此外,《应用语言学学术文库: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凸显应用特色。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外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社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就必须关注旅游从业人员的语言能力和知识结构,让旅游从业人员了解蓬勃发展中的中国旅游业,了解中国的著名旅游风景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使他们能够用娴熟的英语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鉴于旅游翻译的专业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旅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创新和突破势在必行。
本书在对孙中山的《伦敦绑架案》原有文言和白话文两个译本的缺漏与不足的批评基础上,通过讨论推出历史文献翻译的基本原则,认为理应重译这部著作,以便再现孙中山笔下伦敦遭绑架的历史真相及其当时的思想动向。
本书编者将自己所撰写的涉及语言和(或)翻译的部分论文收集到一起,以充分揭示翻译同语言之间的天然联系。这里的论文一共十九篇,分别为:“英汉广告中的仿拟及其英汉互译”一文,对用于广告中的仿拟辞格及如何翻译该辞格作了初步探讨。“论英汉比喻的文化差异及其互译”一文,从语言同文化的关系以及奈达和纽马克对语言文化的分类入手,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比喻进行了比较,指出英语和汉语在使用比喻时,由于各自文化所具有的“个性”而采用不同语言文化的种类进行表达。“搭配与翻译”一文,从索绪尔所认为的“在语言状态中,一切均以关系为基础”出发,介绍了这种关系所包含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并认为,前者规约着语言使用者恰当地按照语言的序列结构行文,后者关注语言使用者在词汇与词汇之间的匹配方面是否恰当,即搭配是否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