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据此从事专题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也可以取用其中的语料。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近年来有所进展。在这个背影下,我们计划统一一部以实地调查为主的,综合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这个计划分两步走。步是调查四十处方言,编四十册地方言词典。第二步是在四十分册地方言词典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其他方言资料,编一部综合的汉语方言词典。分地方言词典与综合的汉语言词典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方言词典以方言调查为本。调查首先是物色发音合作人。发音合作选择老年中年,也不排斥青年。根据前者确定音系,记录语料,参考后者补充词语,同时说明音系与前者不同处。分地方言词典的要
本书主要包括为:舞蹈与哲学意识、舞蹈与典章制度、舞蹈与国家政事、舞蹈与社会教化、舞蹈与祭祀活动、舞蹈与朝野习俗、舞蹈与人生际遇、舞蹈与宗教信仰等。
作者在陕北多年,发现陕北方言中保留有大量的古代词汇。作者花费十年时间,翻阅了许多古籍,找出陕北方言中古语遗存的来源。书中不仅用古籍来印证方言,也通过方言展示了陕北特有的民俗。 本书记录的陕北特色口语词语,有3900条。记录的原则是作者自己听到的、作者个人生活中用到的,并且普通话口语不用的词语,书里看到的不算。书中收录的陕北词语和语句,一些是作者跟延安、榆林等地的干部、职工和农民聊天所得,很多则出自余家沟村的几十位农民之中。书里的陕北词语,作者依自己对陕北生活的感觉,分为“陕北的古代人称人身词汇、表述行为的陕北古老动词、陕北日常生活中的古人词语、陕北古老的人际交往词语、有关婚丧信仰精神寄托的陕北古词、陕北关于天地自然的古老用词、陕北话里的古代虚词”7个方在,和“亲属,叫了一千五百年
该书为一本田野工作报告书,记录了作者1989年春天至1994年冬天陆续对邛崃油榨话所进行的调查,包括油榨话的音系、同音字汇、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该书语料翔实、记音准确、内容丰富,是研究汉语方言,特别是川西邛崃方言文化、风俗民情的一本专着。
本书是一本按潮汕话韵母、声母、声调查字的语文工具书,采用潮汕话声韵代表字直拼、潮汕话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对照的形式。可方便地供讲潮汕话的人特别是小学、初中生在遇到不会写的字时通过自己的口语语音查找所要写的字;也可供讲潮汕话的人对照学习普通话;对其他方言区的人了解、学习潮汕话也有帮助。本书例字充实,音形并举,分析简明,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的认识、学习潮汕话和普通话的辅助教材。
新疆是中国西北之边疆宝地,“在吾国常人视之,以为边疆,无足轻重,而以亚洲全局观之,实为中枢”(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左宗棠曾指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保蒙古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守,蒙古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省之边城时虞侵掠,防不胜防,即直北山关,亦将无安眠之日!”可见新疆之战略位置重要。“盖汉弱匈奴,唐灭突厥,必先征定西域,巩固河湟;宋明失西域,则侵陵与辽金,灭亡与蒙满,若夫南宋南明,皆退婴南服,终至退无可退”(曾问吾《中国经营西域史》)。汉唐之所以盛强,宋明之所以衰弱,虽非全关于西域之有无,然无土地以为凭借,成就大业或长治久安实属艰难。
刘村汉主编的《广西客家方言研究论文集》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散见于各种期刊的客家方言论文和调查报告,二是从两部专著中截取部分章节,三是约请一些学者撰写新稿。凡是没有注明发表(出版)情况的,都是新写的。全书共收文章22篇,新写的14篇。编成这本论文集,也算是对广西客家话研究的一个小结。
由游汝杰、王洪钟、陈轶亚编著的《吴语研究( 第七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精)》是第七届国际吴方言研讨会的论文集,所有收论文的代表了当代吴语研究的成果,主要内容包括了各地吴音描写、吴语语法词汇及语义研究、吴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等。
该书作者是吉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民族学研究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土家族语言、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并拥有许多研究成果。此书是为弘扬土家族文化、发展土家族地区旅游经济,培养一批汉、土双语人才而编写的学习用书,采用国际音标、西南官话、汉语直译和意译的形式,简单易学,使用方便。
作“史”的研究,当代资料及历史文献的把握可以说是成败的关键,《晋方言语音史研究》是全生的博士论文,数年寒窗,磨得一剑,立论的基础一一无论是在资料的准备还是撰写依循的原则均很到位。资料丰富,古今中外都有。历史资料,像志书、山西文人诗词用韵杂记、地方戏曲、西夏/汉两种文字注音资料几乎穷尽,前人、今人,国人、洋人之说,也均有所评述。例如,对《西儒耳目资》的代表方言的评述,对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记录晋方音的评述均颇有见地。 本书作者征引了大量的文献,从晋方言的声、韵、调各方面探讨其与唐宋是西北方音的传承关系,并将晋方言与其他方言音系作横向比较,提出晋方言是唐五代西北方音的直系后裔,晋方言与官话方言非同步发展的观点,填补了晋方言语音史研究的空白。
在现行的现代汉语教科书中,客家方言和赣方言并列为汉语两大方言区。不过,由于它们不仅地域相连,历史、文化、经济、民俗诸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的特点也多有交叉。所以,如何看待这两种方言各自的语言特点,它们究竟应当合为一个大方言区还是分为两个大方言区,学术界长期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客、赣方言的研究无疑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焦点。 1996年至2000年,编者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江西境内的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就江西境内的客赣方言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比较研究,《客赣方言比较研究》是它的终结成果。在研究中,我们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材料,对此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验证,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不过,由于人力、研究时间与调查地域范围的限制,这一研究还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