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占朝鲜时期汉籍”是指日占朝鲜时期在朝鲜(包括韩国)所见用汉字书写的书籍,主要包括这一地区于当时留存的、由域外文人用汉文书写的文献典籍,其中主要是出于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文人之手,也包括一部分欧美传教士用汉字书写的著作;二是中国典籍在域外的刊本或抄本,有所谓的朝鲜本、和刻本、越南本等;三是流失在域外的中国古籍。
一、《藏汉互译教程》是为大学藏语文专业高年级编写的教材,也可供藏汉翻译工作者参考。 二、本教程的内容包含三部分。 编《绪论》。讲述有关翻译的一般知识,即翻译与翻译理论的定义、类型、性质等;介绍有关翻译标准的各种提法,讨论翻译标准的确立和运用,提出为达到翻译标准要注意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还简单介绍梵译藏、汉译藏、藏译汉的历史。 第二编《汉译藏》。章讨论多义词、近义词、成语的译法和词的搭配等有关词语处理的问题;第二章讨论管界问题和复句、多重复句、句群的译法等重点语法处理问题;第三章讨论增补、省略和语序调动等翻译技巧问题。 第三编《藏译汉》。前四章讨论一般文体的翻译问题,分别讨沦翻译单位和管界以及对原文从词汇、语法、逻辑上进行分析等有关理解的问题;词汇上的增减、改变,语法上的结构改变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工作价值观下,融合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本书立足实际需求,精选出七章内容:前五章聚焦于社会工作服务的一般过程、专业关系地组建、常用的实务模式以及运用时需掌握的技巧,并详以具体的案例来加以说明,帮助社会工作者能够有效地学习和规范地操作;后两个章节着重介绍了一种关注“全貌”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个案管理以及心理剧和绘画投射技术两大实务辅助技巧,采用多种途径来丰富社会工作者的技能,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的质量。本书从实务层面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深入探讨,是一本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手册”,希望能为社会工作在专业发展上提供借鉴。
本书主要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力求以简明通俗的文字,系统地介绍南昌方言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色,较全面地论述了南昌方言鲜明的地域特色、悠久的发展历史、重要的历史地位、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本书共分五章:章主要介绍南昌方言的基本特色、南昌方言内部的差异、南昌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异;第二章主要论述南昌方言的形成过程、南昌方言的历史层次;第三章主要论述南昌方言与古代汉语的历史传承关系、南昌方言在汉语方言中的历史地位;第四章主要论述南昌方言与南昌地名、南昌民俗、南昌戏曲的相互关系;第五章主要介绍南昌方言的现代化进程、新老南昌话的差异以及对南昌方言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武汉方言语法研究》由赵葵欣所著,本书为武汉方言语法研究专著。主要研究了武汉方言的数量、程度、体貌、否定、疑问、处置、被动等七个意义范畴,并对方言口语篇章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考察。不仅力求准确、细致地描写、记录、整理方言语法现象,而且关注其中的衍生流变以及在语言类型学上的意义。《武汉方言语法研究》中还披露了一些目前尚少为人知的武汉方言书面文献资料,这些20世纪初期的方言文献对今后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简介“岭南学丛书”(系列二,共5本),包括1. 《岭南文献与文学考论》(左鹏军著,64元);2.《九龄风度与盛唐气象》(陈建森著,42元);3. 《岭南近代文化与社会转型》(谢放著,52元);4. 《粤西湛茂地区粤语语音研究》(邵慧君著,72元);5.《近代岭南文化价值观的演变》(宋德华著,58元)。这套丛书,是作者们汇聚多年学术积累而成的新成果,或以岭南近代杰出思想家、政治家为中心,考察近代岭南文化价值观的演进和岭南思想走向、文化路径的新变;或以张九龄的诗歌创作、人格魅力为中心,探讨张九龄与岭南诗学精神、盛唐文学气象形成的关系;或以若干典型个案、思想观念为中心,探究中西交汇、古今嬗变背景下岭南文化与社会形态的新动向;或以岭南方言分布与扎实的方言调查材料为基础,研究广东湛江、茂名地区粤语语音特点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社会工作价值观下,融合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本书立足实际需求,精选出七章内容:前五章聚焦于社会工作服务的一般过程、专业关系地组建、常用的实务模式以及运用时需掌握的技巧,并详以具体的案例来加以说明,帮助社会工作者能够有效地学习和规范地操作;后两个章节着重介绍了一种关注“全貌”的社会工作服务方法个案管理以及心理剧和绘画投射技术两大实务辅助技巧,采用多种途径来丰富社会工作者的技能,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的质量。本书从实务层面对社会工作服务进行深入探讨,是一本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手册”,希望能为社会工作在专业发展上提供借鉴。
汉语发展的历史规律可以概括为:语音简化、词汇多音节化、语法手段的丰富和严密化。附加式构词是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发展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在语法方面丰富了构词法的内容;在词汇方面增加了大量的多音节词语;词缀中的后缀和中缀一般读轻声,而轻声是汉语声调的简化形式。可见汉语词缀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历史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汉语词缀,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汉语词缀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山东方言词缀在官话方言中有的代表性。现代山东方言词缀系统在明清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以往缺乏系统的研究,我们对这一历史时期山东方言词缀的总体情况还缺乏了解。宋开玉同志的《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研究》次描绘了明清山东方言词缀的全貌,提供了汉语词缀在山东地区的一个完整的历史层面,
历史方言研究是汉语上古音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是汉语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出土的大批楚文献,为研究秦汉时期的楚方言语音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杨建忠编著的《秦汉楚方言声韵研究》系统整理了马王堆帛书中的借字与被借字、扬雄《方言》中的楚方言标音字,并把二者结合起来,与《诗经》音系、《淮南子》音系进行比较,来研究秦汉时期楚方言的声母、韵部系统。 要而言之,《秦汉楚方言声韵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充分论证了古方言在上古音研究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在上古音乃至音韵学的研究中必须坚持语言时空观。 从分期、声母、韵部、声调、方言等方面评述了两汉的语音研究。 吸收帛书整理小组的释读成果,确立了鉴别帛书中通假字的原则。 确立了扬雄《方言》标音字判定的标准,整理了其中的楚方言标音字。 详细考证了上古楚方言
衡阳方言与长沙话同属湘方言的一个次方言。本书探讨衡阳方言语法特点,属单点性语法研究,全文共有十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共时语法系统的描写,包括语缀、状态词、代词、介词、语气词、体貌表达、程度表达、疑问句等。这些描写勾画出饶有特色的子系统,反映衡阳方言语法系统中词类、句法等方面的基本特点。二是历时和共时的比较研究,主要是从语言发展的角度,通过与汉语史料以及其他相关方言的纵横比较,认识语言事实,从中发现和总结规律。 主要结论有:(1)由于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衡阳方言有许多不同于共同语的语法现象,其中有不少是古汉语的直接遗留,这些遗留在南方其他方言中也往往有所反映。(2)作为湘方言的一员,衡阳方言有与其他成员相同的语法现象,但也有不少相异之处,这反映了衡阳方言受周边湘方言的影
本书是根据2013年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及国家语委2009年发布的《汉字部首》等新的规范进行修订的潮汕方言工具书。本书共收字13200多个,字头9400多个,繁、异体字3800多个,除普通话读音
《音乐教学应注意的50个细节》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实际需要,从音乐教学理论、音乐教学技能、音乐教学备课、音乐教学上课、音乐教学说课、音乐教学评价六个方面,选择了中小学音乐教师最为关注的50个细节问题,以音乐教学上课细节为重点,围绕细节问题为中心,通过采取选择典型案例、进行案例分析、提供方法策略等写作方式进行突破,力求针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关注的每一个细节问题,提出一些比较明确的意见和建议,提供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帮助与指导,力求体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操作性特点。
傅国通教授是著名的方言学家,在吴方言研究领域造诣很深。这部《方言丛稿》系傅国通教授的学术论文集,搜集了其有关方言研究方面的论文21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具体内容包括《浙江吴语分区问题》《浙江吴语内部分区》、《浙江方言语法的一些特点》、《浙中吴语帮母端母读音综述》、《浙江方言和普通话声调异同分析》等。
《新东方·新概念英语之小题大做4》特点:《新东方·新概念英语之小题大做4》是由国内外历年考试真题汇编而成的新概念练习册,真正实现了新概念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国内外考试真题考点完整的“亲密”接触。拿到本套丛书不要只顾着动笔练。“练”的时候还要多动动嘴,把听力口语部分甚至是每道单项选择题都反复读出来,乃至背诵下来。把每一道我们为你精心挑选的练习题目嚼碎、揉烂,直至脱口而出。《新东方·新概念英语之小题大做4》可以把你变成《新概念英语》真正的主人,从此在国内外各种考试中游刃有余不再是梦想!
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据此从事专题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也可以取用其中的语料。 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近年来有所进展。在这个背影下,我们计划统一一部以实地调查为主的,综合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这个计划分两步走。步是调查四十处方言,编四十册地方言词典。第二步是在四十分册地方言词典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其他方言资料,编一部综合的汉语方言词典。分地方言词典与综合的汉语言词典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方言词典以方言调查为本。调查首先是物色发音合作人。发音合作选择老年中年,也不排斥青年。根据前者确定音系,记录语料,参考后者补充词语,同时说明音系与前者不同处。
东北方言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内容丰富,且诙谐幽默、趣味横生,是东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部《中国·东北方言》作为人们茶余饭后消遣休闲的茶点小吃和普及性读物,使人不知不觉中走进东北方言的博大世界之中。
本书是根据2013年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及国家语委2009年发布的《汉字部首》等新的规范进行修订的潮汕方言工具书。本书共收字13200多个,字头9400多个,繁、异体字3800多个,除普通话读音
《方言》中的“奇字。既是客觀存在,也是午古懸疑;所謂“奇字”,實際上包括。不見之奇。和“不用之奇。兩種性質。本書在全面梳理《方言》版本和歷代校訂成果的基礎上,參考《揚雄方言校釋匯證,對《方言》中記錄被釋詞語和解釋詞語的全部用字進行計量分析,並逐字考察,清晰區分了傳承字典新出字,細緻分析了表義字、記音字的表詞情況和詞彙特點,深入探討了《方言》的用字規律、“奇字。的實際內涵,並對不見於《說文》的《方言》用?作了專題研究,總結其特點與規律,從而試圖全面、科學地解釋《方言》“奇字”。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语言中心课题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参考语法研究系列丛书:现代维吾尔语参考语法》经课题组成员几年的努力现已编写完成。应该承认,当我们刚开始做本课题时,对“参考语法”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还不太明确,但经语言中心的指导以及我们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其他语种已经出版发表的各种参考语法书,最终明确了我们的课题性质。那就是,尽可能地把维吾尔语所有的共时特征及语言现象按一定的体系和顺序一个个描写出来,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