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有很多种,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宗教故事或人物、寓言逸闻、成语故事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等。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处事为人,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一个个简短的典故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鸿门宴”让我们了解到楚汉争霸时的一段历史;“吕蒙正赶斋”让我们品味到了世态的炎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让我们知道了李后主被杀的真正原因;“苛政猛于虎”揭露了反动统治者暴政的可怕;“牛角挂书”堪称历代读书人的榜样……梦华主编的《中华典故(超值全彩白金版)》精选了近600则典故,分为言志、情感、形貌、经济、世态、闲趣、言语、勤政、国家、司法、品行、学问、谋略、景物、时令、人伦、哲理、功业、技艺、军事、境遇、罪戾、交往、失策等篇。编者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
本书分为 概说 专论 锦语景观 卮议 四部分,揭示了 锦语世界 的种种智慧诡谲,解读言语智慧,了解语言现象,纵览民俗景观,丰富语言资源。
俚语,诚然是一种俚俗之语,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可是你如果仔细地去玩味,就会感觉到从俚语的含蓄当中所透露出来的,却是一丝丝饶有趣味的幽默和一缕缕逗人发笑的诙谐。所以,这里就顺便说一句:你如果把宁波俚语逐条进行推敲,把它们当作一种趣味语文来欣赏的话,那也未尝不是一件能启人心扉的乐事。本书趣谈宁波俚语,供读者鉴赏。 词汇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词汇构成、使用和发展的一个学科。汉语词汇学便是专门研究汉语词汇构成、使用和发展的一门学科。从词汇学的研究中,我们了解到每种语言内部都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熟语和俗语。人们运用一些熟语和俗语来表情达意,往往会透出一种特别的生动性、准确性,以及一种特别能够传神的感情色彩。所谓熟语,是语言当中一些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本书是国内第YI部探究 名人名言 真伪的著作。作者考察了近年来在中国知识界、朋友圈流传甚广的38句 名人名言 ,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考察结果有时让人目瞪口呆。如 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一旦它苏醒,必将震撼世界 历史给人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些美丽的句子究竟是谁说的?作者在对文献资料的核查、辨析中,梳理了这些 名人名言 被错置、谬传、误读的知识脉络、历史线索和传播路径。可以说,这是作者凭有限的一己之力所做的一次惊心动魄的知识考古。
难道说到2008年能够不提到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吗?难道在2008年能够把地震类或抗震救灾类流行语一般地纳入到灾害类或社会类流行语吗?难道说到2008年能够不关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吗?难道能够把迎奥运类或北京奥运会类流行语一般地纳入到体育类流行语吗?如果这样,2008流行语就很难体现出鲜明的年度特征了。 当然,生活在继续,生活在多方面地继续。2008年中国流行语依然在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面流淌与拓展。从本年席发布榜24个类别的流行语中可以看出,2008年的大喜大悲没有阻碍生活本身的多元与精彩。但是,历史是在流行中凝固的。有的词语,轻盈地流行,飞快地消失;有的词语,沉重地流行,逐渐地凝固。相信,历史将会从2008年的流行语中找到其相应的标识语。
在比较中发现 在比较中流行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中国流行语2007发布榜》,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第三次推出的中国流行语年度发布榜。如果说,历史是一串五彩斑斓的彩链,那么,每一年度就是这彩色长链上的一颗珍珠,每一颗珍珠都会随着该年度的重要事件、显著变化、时尚流变而显现出不同的色彩。语言是变化的符号。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年度的流行语是每一年度不同色彩的描绘。历史上的每一年都是特殊的这一年,每一年的流行语都有着特殊的年度特征。你想了解2006年*特征的变化和亮点吗,你就看一下2006 年中国流行语吧。 回眸2006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中国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的《*文选》
天下名联取精华,世间豪对选厚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对大量的自创对联和现实社会中流传广的对联进行了筛选,条分缕析,去粗取精,基本上做到了编目细、实用性强、选联精。在《红白喜事对联精选(修订版)》的编写(魏宁)过程中,我们将红白喜事中常用的一些文书知识进行了简单介绍,如请柬的写法,喜幛、挽幛的写法,陪嫁礼单的写法,花圈挽带的写法等,增强了本书的实用性。在附录中我们还介绍了常用春联的大量范例,一是因为春联的实用性非常强,二是因为春联归根到底仍属于喜庆对联的范畴。
我国俗语、谚语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早的有“黄帝语”,夏商时代有“夏谚”,周代有“周谚”,秦汉以后谚语就更多了。在内容上,除一般谚语外,还有农谚、气象谚、养生谚、戏谚等。《中华元素丛书:中国俗语谚语精华》共收常用汉语俗语和谚语近5000条。它们是内涵隽永、具有一定哲理性的智慧之花,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动植物歇后语》介绍了民间口头文学浩如烟海,歇后语也层出不穷,编者由于平时特别喜欢歇后语,多年来利用下乡跑基层和出差到外地的机会,收集到大量的歇后语,但一直没充足时间,从大量各类歇后语中选择、推敲、筛选了通行典范的动植物歇后语近4000条,按照动植物名称笔画多少排列、分类、汇集成书,便于读者查阅和使用。
谚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更用于警戒、劝讽、启迪或教育后人,传达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出世界各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同时,优秀的谚语又总能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富有哲理性。 同我们东方的谚语比起来,西方谚语也是内涵隽永、具有一定哲理性的智慧之花,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为使广大读者能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永恒的经典: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从大量的西方国家谚语中精选了磨砺思想、鼓励好学、陶冶情操、教人处世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谚语1000余条,以激发当代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
本书精心收集了全国各地,各历史时期流传的俗语1000余条,内容涉及社会现象、世态人情和处世哲理等各个方面。这些俗语大量运用比喻、对比和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言简意赅,耐人寻味。本书*的特点是选用的俗语实用性强,比喻准确,并且诙谐机智。全书按照汉语拼音的音序排列,方便读者查检,运用。
甲骨文是中国有三千年历史的文字,是我们今日文化之根。书法*早对甲骨文字书法的探索者,当数一九二一年罗振玉 取殷文字可识者,集成偶语,三日夕得百联,存之巾笥用佐临池 ,后以《殷墟文字楹帖》面世。
甲型H1N1流感、甲流、猪流感、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小沈阳、邓玉娇、周立波、王瑛、食品安全法、新医改、云涌、碳关税、能源变革、低碳技术、零碳、碳生产率、碳中和、绿色新政、绿色信贷、自愿减排、碳预算、推广……本书收录了2009年度中国流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