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包括三部诗词韵律作品。《佩文诗韵》,清初编定,为当时士子科考作试帖诗 的官方韵书,韵部即“平水韵”的106部,所用的数据是金、元以后作诗用韵的根据,至今仍为广大创作近体诗者所惯用。《词林正韵》三卷,清戈载著,根据《广韵》206部,共19个韵部。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奉为圭臬,成为填词者 之韵书。《中原音韵》,宋末元初周德清所著,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韵书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00余字,按读音分类,编成曲韵韵谱。韵谱分为19韵,每韵又分阴平、阳平、上、去四部,而入声全部派入平、上、去三声。每一类以“每空是一音”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第二部分为《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及北曲体制、音律、语言和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本书原是作者历年在教学中就学生已经有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讲述文言语法的讲稿,编中把古今语法结构,由同到异作一些比较,目的在使人认清祖国语言的语法全貌。凡具有现代语法知识的同志,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研究文言语法,可以用为参考。 本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谈古今语法的演变,分词法的演变概况与名式的演变概况。第二章谈文言记类的语法特点,分实词与虚词词的特点。第三章谈文言和现代汉语相同的句式。第四章谈文言句式的特色。以下各章分谈各类词的句式。第四章谈文言句式的特色。以下各章争谈各类词的句式,是在现代语法的基础上研究古汉语——文言——语法,把汉语语法构造作一些古今比较,找出其间异同,使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汉语的全貌,掌握文言特有的规律。
《语法讲义》中某些论点以及提到的一些语言事实,曾经跟王还、陆俭明等同志讨论过,得益很多。此外,当年在班上听课的同学们提出的许多有意思的现象和问题,对作者的启发是很大的。
字、词、句,简简单单的三个字,承载了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无论是华美的诗歌,还是浩淼的历史,都要通过字、词、句来记录;无论是济世救人的医学,还是浩瀚无边的天文学,都要通过字、词、句来传承;而至于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乃至劳动、饮食、社交,等等。无一不与字、词、句息息相关。梁诗正编著的《趣说字词句大全集》从字、词、句三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华文化进行挖掘,分为“走进美丽的汉字世界”、“在妙趣横生的词林中漫步”、“品读受益一生的名言警句”三卷。其中“走进美丽的汉字世界”卷选取了几百个最常用的汉字,追根溯源,将汉字置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背景之中进行介绍。“在妙趣横生的词林中漫步”卷以“趣说”为线索,囊括了汉语语汇中最精华的的俗语、成语、典故,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教育、习俗,饮食、
《训诂学(第4版)》内容简介:训诂学是一门看似典雅深奥,实则平易致用的学问。若问何谓训诂?则日训诂就是解释,主要是解释古代文献中的词语。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的理论及其方法的学问。《训诂学(第4版)》更新了“试题选登”的内容,选了一些训诂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应用的例子,作为“拓展阅读材料”,供部分有兴趣的读者作为深一步阅读的参考。《训诂学(第4版)》由宋子然编著。
《 状态词用法词典》是专书的专类语词词典,收录并解释了《元曲选》原文中1300多条状态词的结构、意义、用法、语音变化等。书中的状态词包括拟声词、拟态词、状态动词和状态形容词。本词典所收条目首先按词条的音节排列,分为《元曲选》双音节状态词、《元曲选》三音节状态词和《元曲选》四音节状态词三个部分。每一词条下一般由意义、用法、相关词语、语音构拟、按语五个部分组成。其中,意义和用法是所有词条的内容。本词典有两大特色:一是穷尽性的计量统计。每个词条在《元曲选》中的出现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每个词条下的每个义项的使用频率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每个词条下的每种用法的使用频率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二是运用“变形重叠”的理论分析了部分状态词构成过程中的语音变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语言学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展示出强大的活力和能量。中国语言学是世界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中国语言学事业有所推动,我们组织撰写“华中语学论库”。作为专用名称,这里的“语学”主要指汉语语言学,近期的15年时间里以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为重点。“语学论库”,这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将来主客观条件具备,在研究范围上可以不断扩大,在研究时间上可以无限延展,在研究队伍上可以辈辈交接,代代传承。“华中”一词,既跟研究队伍的华中群体相关,又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名称相关。
陈鹤岁先生用散文的文笔生动地解析了基于古代建筑知识之上的古代成语,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新颖别致;融知识性、趣味性、文学性、学术性于一体。是建筑、文化界人士的文化参考书,也是教师、学生、家长的教学、学习参考书。
《颜氏家训词汇研究》共五章,分别是《绪论》、《 的单音词》、《 的复音词》、《 的熟语》和《结语》。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分析《颜氏家训》的词汇。《颜氏家训词汇研究》通过分析《颜氏家训》词汇在江南(梁、陈)、河北(北齐)、关中(北周、隋前期)三地的分布,探讨《颜氏家训》的基础方言,以及三地词汇之间的异同;通过分析《颜氏家训》词汇到初唐与到现代的演变,探讨词汇历时演变的规律。
《谚语、俗语、歇后语精粹》介绍了谚语、俗语在内容上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的色彩,在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流传,非常形象、简练、朴实、自然,既通俗易懂,又便于记忆。歇后语义被称为俏皮话、巧语等,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语义功能语法研究》收入20余篇论文,这些论文都是运用语义功能语法理论,讨论现代汉语语法问题,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小类划分及语义基础、个别虚词的用法和功能、常用句式的结构与功能等,对于深入认识汉语特点、指导语言运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是作者所构拟的“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尝试和实践。全书分为四章,包括字和词、词类、词组-熟语-固定格式、句子。建立古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远非笔者的学力和智力所能毕其功的,但是,笔者也愿作这方面的“食蟹者”路是前者出来的。
本书主要汇集了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无线电陆空通话专业术语及常用词汇,每个单词后标有音标、词性、中文,以及含有本单词的词组或例句及其相应的译文。全书按A-Z排序。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词汇极为丰富。数千年来所使用的文字衍生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些成语经过历代文人和百姓的试验,已形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或文字的表达过程中,适当地引用成语,可使文辞形象生动,并收言简意赅之效。 古人以当时所熟悉的生态环境、特殊植物形态、植物名称语言、植物体的气味及植物的用途等,来表达心中的意念,从而形成带有植物名称的成语。其中有今日仍琅琅上口者,如“指桑骂槐”,也有不常用到的艰涩成语,如“黄杨厄闰”。每句成语所选用的植物都与该植物的特性息息相关,本书即针对成语中的植物专章介绍,使读者在阅读与使用这些成语时,能更深入了解其含义与用法。
《功能语法导论》是M.A.K.Halliday介绍功能语法理论的经典学术著作,自1985年版出版以来,就成为外许多大学讲授功能语法的基本教科书。本书是M.A.K.Haliday与ChristianMatthiessen对第二版进行广泛修订后推出的第三版,与上一版相比,第三版的更新主要体现在: 1.增加了系统网络的内容。语言是系统的系统。作为功能语法的主要支柱,系统语法的内容在第3版获得凸现。 2.从小句描写走向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法不同于以句子为描写对象的形式语法或转换生成语法,它把语篇作为分析目标。 3.基于语料库的论述。韩礼德对语料库的研究外感兴趣,也一直试图把这个领域的内容用到他的语言研究中。 4.理论的修订与扩展。第3版在章节安排上进行了调整,加减少了句子成分的内容,为系统网络和语篇的描写和分析提供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