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阎云翔有过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他曾经在中国北方农村当过羊倌和乡村故事员,后来又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在哈佛大学读研究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人类学教授。一路走来,他完成了一部关于中国北方农村礼物馈赠文化的名著,以及另一部考察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深刻影响下,这个村庄在私人生活领域中的变革。 在这部新作中,阎云翔记载了一场正在日常生活领域重塑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其中最深层的变化是,道德坐标和道德体验的转型。 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阎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见证并孕育着一种新的个体主义。这种个体主义在过去是不可言说的、不成熟的,甚至在政治上是不被接受的,而如今却公开地发挥着影响力。中国人的自我与人格已经变得与以往不同了,就像他们的地方道德社会那样正处在转型之中。对阎来说,
李东垣,名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以号行世。河北正定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2年),卒于蒙古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享年69岁。为金元著名医学家之一,“补土派”的代表人物。历代流传的署李果之名的书籍很多,今根据任应秋先生的意见,将确为李东垣的七种著作汇编一册,包括《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和《脉诀指掌》。 另外,在本书原著后还附有“李东垣医学学术思想研究”论文一篇,以及“李东垣医学研究论文题录”和“李东垣方剂索引,非常方
《沈氏尊生书》主要内容包括: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谜、妇科玉尺、要药分剂凡七种,选用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刻本为底本,精心整理校注而成。《脉象统类》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以统二十七脉,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诸脉主病诗》一卷,仿濒湖脉法,作二十七脉主病诗,以言脉理主病,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分作六门,共析九十二种病证,从源到流,探其由来,审其变迁,明其证治,变杂乱而为明晰。《伤寒论纲目》十八卷,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为纲,选辑后世医家注解为目,不但于理论阐发精当,于辨证施治更为精详,又有沈氏按语,多补前人所未及。《幼科释谜》六卷,前四卷述儿科诊断大法,二十四门症候,探流析源,精当简要。后二卷收集应用诸方,多效
《沈氏尊生书》主要内容包括: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幼科释谜、妇科玉尺、要药分剂凡七种,选用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刻本为底本,精心整理校注而成。《脉象统类》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以统二十七脉,条理,清晰,说理透彻。《诸脉主病诗》一卷,仿濒湖脉法,作二十七脉主病诗,以言脉理主病,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杂病源流犀烛》三十卷,分作六门,共析九十二种病证,从源到流,探其由来,审其变迁,明其证治,变杂乱而为明晰。《伤寒论纲目》十八卷,以仲景《伤寒论》原文为纲,选辑后世医家注解为目,不但于理论阐发精当,于辨证施治更为精详,又有沈氏按语,多补前人所未及。《幼科释谜》六卷,前四卷述儿科诊断大法,二十四门症候,探流析源,精当简要。后二卷收集应用诸方,多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