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数字化浪潮冲击、数字技术变革的影响后,传统纸质书阅读仍是各国民众主要的阅读方式,同时数字阅读与其形成互补并稳定发展趋势;各国阅读推广活动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吸纳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基金会、其他社会机构多方协作参与,不断促进各国阅读推广活动繁荣发展。本书是对目前数字技术大背景下各国全民阅读情况进行的多方位立体研究,全书由 主报告 和 国别报告 两部分构成。其中, 主报告 概述了国外全民阅读活动现状与经验研究,从各国全民阅读活动现状、各国全民阅读经验特点、国外阅读推广活动对我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研究。 国别报告 包括日本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德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法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西班牙、英国、美国等6个国家全民阅读工作,从阅读数据调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
吴哥,位于柬埔寨西北部,以建筑雄峻和浮雕精细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的寺庙建筑群,是印度教与佛教信仰的艺术。 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成一片废墟,而今,文明重现。 20蒋勋封写给林怀民的信,娓娓诉说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触动你我最本质的生命底层,那样深刻,又如此宁静。
阿维森纳(980-1037)素有“中东医圣”、“阿拉伯医学王子”之美誉,是中世纪医学和阿拉伯医药学医药学成就的代表。其与希波克拉底及盖仑并称为西方传统医学三巨匠。 阿维森纳《医典》是其医药学成就的集中体现,也是医学的一本的、系统的医药学百科全书。《医典》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的医学遗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尝试着将希波克拉底和盖仑的医学论著综合整理,其中还包括亚里士多德的生理学著作,同时也吸收了中国、印度、波斯等国的医药学成就,汇集了欧亚两洲许多民族的医学成果,体现了当时世界医学和药物学的先进水平。 《医典》问世后即被世界医学界奉为“医学经典”。从12~18世纪的600年间,欧洲很多大学都采用《医典》作为医学教科书。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博士(1849~1919)对《医典》的评价是“被当作医学《》的时间比其他
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把传统的历史文献学从偏狭的领域中解放出来,拆除了“文献学”与“史学”森严的壁垒,恢复了汉唐历史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宏旨;他以登高一呼、学者认同的魅力,《中国文献学》带领广大学界同仁开创了现代历史文献学的基业,把历史文献学发展到新的阶段。
《百岁新稿(修订版)》中文章为作者九十多岁以后写成,接续上册《耄耋文存》。字里行间可见出作者头脑非常清楚,大有圣人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概。 书中文章自信而又谦逊、文字理性而清明,视野开阔,眼光敏锐,如讨论全球化问题,主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如强调入世后如何成为“世界公民”的问题,21世纪人当以“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有责”为座右铭。行文简捷畅达,短句子、小段落,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