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新稿(修订版)》中文章为作者九十多岁以后写成,接续上册《耄耋文存》。字里行间可见出作者头脑非常清楚,大有圣人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之概。 书中文章自信而又谦逊、文字理性而清明,视野开阔,眼光敏锐,如讨论全球化问题,主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又如强调入世后如何成为“世界公民”的问题,21世纪人当以“了解过去、开创未来,历史进退、匹夫有责”为座右铭。行文简捷畅达,短句子、小段落,层次清晰。
《中国休闲研究学术报告2011》的主要议题是,闲暇时间分配与生活方式变迁以及城市的休闲气质,涉及三个方面的视角,即:闲暇时间、生活方式、城市的休闲品质。它们三者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前人留下了哪些有价值的文献?在当代社会发展中,这些方面应如何以适应时代要求的形态呈现等问题,可能都被大家所讨论。
《我心中的耀邦》收入温家宝、曾庆红、聂荣臻、张爱萍、田纪云、胡启立、费孝通、于光远等20多位作者追忆胡耀邦的文章。他们或者在胡耀邦身边工作,记述其言传身教对自己的重大影响;或者是与胡耀邦相交数十年的战友,记述胡耀邦的好学勤思和光明磊落的品格;或者一度与胡耀邦共事,披露平反冤假错案、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
《资中筠自选集:士人风骨》一书所收文章,写于1996—2010年间。组文章主要讨论知识人的精神家园;第二组文章多是基于历史题材的心得。贯穿全书的核心是,作者紧紧围绕知识界的思想现状,梳理古今文化传统的递变,从振兴民族精神的角度,提出建设新文化的紧迫性。明确表达了当下重建民族精神家园,要继承五四精神,要发扬“士”的传统美德,为制度转型起催生作用。
本报告由首都师范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共同组织行业专家撰写完成。2019~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十三五”规划收官的重要阶段。总报告重点分析了2019~2020年博物馆发展数据,指出当前我国博物馆事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博物馆数量稳定增长、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服务理念和能力显著提升、运营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博物馆资源利用方式和效果明显提升、宣传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等;但博物馆发展仍面临类型和布局有待优化、功能有待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科研和学科发展水平有待提升、从业人员不足等问题。本报告专题篇从展览、文创、教育、新技术等方面,探讨非国有博物馆、非遗类博物馆、小微博物馆、流动博物馆等特殊类型博物馆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发展对策。案例
《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建国初期工商团体的重组与改造:武汉市个案研究》为研究建国初期工商团体改造历史的学术专著,以武汉市档案馆所藏原始档案资料为基础,以武汉市为例,阐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工商团体进行重组与改造的步骤与措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建国初期武汉城市社会经济的变迁,丰富了武汉城市社会史研究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填补了学术界关于建国初期工商团体变迁史研究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