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关于绘画、木材及考古发掘文物保护与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物的历史、早期保护试验及其将来的利用情况等方面,在文物保护和修复技术与方法方面的讨论则非常简单。但在今天,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较为常见,已逐渐运用于文物的研究与保护中,这为新时代文物保护的发展增添了羽翼。同时,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物保护修复人员和科学家们共同合作,推动了文物分析与保护新方法的研发。 本书重点介绍各类艺术品和考古发掘文物在保护和修复时所使用的化学药品,及这些材料的特殊用途。此外还详细描述了各种方法,包括清洗、保护和修复方法及针对每件器物保存状况的分析方法。本书按文物材质分类介绍,主要包括油画,纸张保护,纺织品与染料,考古木材,化石,石质文物,金属及金属制币及玻璃(包括教堂窗户
本书以生动、令人兴奋的方式描绘了策展人及他们的研究不为人知的一面,展现出策展工作所需的聪明才智。作者兰斯?格兰德系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科研策展人,他通过自己职业生涯的亲身经历,清晰透彻且不乏幽默地描述了他和他的同事们为了收集展品、开展科研工作,而在全世界探险的有趣故事,探索了研究和收藏的价值、公众参与的重要性、不断变化的生态以及快速发展的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本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认识和理解自然历史博物馆策展人的职责及其工作内容和方式打开了一扇窗。
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对于策展的认知:策展不再局限于以视觉艺术为核心的观念性表达,而是突破了艺术、历史、文化等范畴,成为一种没有任何体制化界定的自由形式。策展包含着文化的参与、选择、安排,更带有策展人批判性的评价和分享,关联着一整套价值观、信仰、习俗和社会活动。策展可以在以视觉主导或非视觉主导的生命的各个领域开展,这种极具挑战性的多样性正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书中对策展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哲学色彩的探讨,涉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众多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哲学家。作者以批判的精神去审视哲学概念在当代话语体系下的新的意义和对于策展、对于人的新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观照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本书对于与策展密切相关的博物馆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作
《展览设计》这本综合性书籍为展览设计原则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基础。它描述了成为一名展览设计师所需的技能,包括制定展览设计纲要并与客户合作,关于平面、参观动线、布光和无障碍通行的设计原则,互动展览的最新信息,向客户展示设计师的想法,展览制作的实用性资料。其中视觉材料众多,包括数百张已展出的展览照片、概念图、计算机效果图、图表和信息表。所有本书内的信息都适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展览,包括永久性和临时性展览,包含博物馆、画廊、游客中心、品牌体验、展销会和节日庆典。《展览设计》的第二版以新的案例研究为特色,展示了一些世界顶级设计实践的近期工作,并扩大了互动媒体部分,包括声音和影像。本书将为学生和新晋展览设计师提供有价值的专业指导和信息。
在这本书里,荣格探讨了无意识对意识人格的反应及行为方式所造成的种种影响。和弗洛伊德的观点不同,荣格认为,无意识是独立自主的系统,而把无意识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也是荣格心理学思想的本质之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会显现在一些古老而原始的意象和神话(即所谓的“原型”)里,原型既是人类不断重复出现之经验的载体,也是全人类——即使分属于不同文化——的共有物。透过本书,我们可以总览荣格所开创的分析心理学最重要的观点、基本概念和理论脉络。其论述范围涵盖心理学、神话学、文学、哲学等,读者得以深入浅出地一窥这位分析心理学大师的思想洞见。
《让木乃伊跳舞: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变革记》世界上没有哪个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样——也从未有人像托马斯·霍文那样对它进行管理,进行变革:从“诱捕”重要的捐赠人,到跨越国界偷运古代珍宝;从与有势力的古董商达成秘密协议,到与对手周旋;从举办“图坦卡蒙王”等大展,到赢得委拉斯开兹的惊世杰作。在担任馆长的10年间,霍文使大都会博物馆从睡梦中惊醒,将其转变成美国最有活力的文化机构。
纸草文献的出土,为西方图书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和手资料。在弗雷德里克·G.凯尼恩编著的《古希腊罗马的图书与读者》中,凯尼恩主要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并结合古典文献中关于图书和阅读的零星记述,向读者生动而又详细地介绍古希腊和古罗马社会生活中图书的材质、形制、内容以及阅读习惯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情况。本书是西方图书史研究的经典之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党际协商和政协协商民主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结合自己的国情形成、发展和完善的,为其他协商民主形式搭建了制度框架、提供了资源支持和经验借鉴。学术界对党际协商的概念要素、历史演进阶段、功能作用、存在的问题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提出改进和完善党际协商,应从加强制度建没、推进程序建设、构建半台、提升能力等方面着手。在政协协商民主方面,研究重点表现为政协协商与人民政协和三项职能的区别联系,发展脉络、定位、特色,主体的界定与权责划分,在基层、立法、利益表达等领域的拓展。针对政协协商在实践中法理依据缺乏、已有制度比较原则、界别代表性不足、委员产生不透明、协商过程民主性不够等问题,《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研究成果也从理论上作出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和方式。
《2006-201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汇编》是灾害损失评估汇编系列书的一部,它将2006年-2010年,中国大陆地震灾害事件灾害损失评估报告进行梳理,汇编成书,为现场评估工作、历史资料留存、专业教学和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013武汉城市圈年鉴》是记述武汉城市圈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 《2013武汉城市圈年鉴》主要收录2012年武汉城市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资料。
《古籍导读》系《屈万里全集》之一种。本书是作者在台湾大学中文系任课时的讲义。主要为回答学生3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哪些是最基本、决不可不读的书;2.每一部重要的古籍均有多种注解,读哪种注解最为方便;3.每一种古书均有多种刻本,何种刻本为最善。作者分3编来回答这些问题:上编,古籍概略及初学古籍简目;中编,明板本与辨伪书;下编,经书(八种)解题。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基本古籍的内容、版本及辨伪情况 ,介绍了治学的基本方法及途径,是初学者的入门参考书。
《闻一多现代品格论》包括了章 闻一多文化观的现代品格、第二章 闻一多人格精神的现代品格、第三章 闻一多爱国思想的现代品格、第四章 闻一多艺术观的现代品格、第五章 闻一多文学批评的现代品格、第六章 闻一多诗歌内涵的现代品格、第七章 闻一多艺术表现的现代品格、第八章 闻一多学术研究的现代品格。
这本《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三十年》融介绍发展历程、总结工作经验、展示研究成果、汇聚社团工作为一体,以生动的文字、翔实的资料、直观的图片,多层面、全方位地反映和展示了武汉市社会科学事业30年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全书共分八章:章为发展概况,勾勒了30年来市社科联工作的发展轨迹;第二章为代表大会,介绍了历届社科代表大会的盛况及机构组成;第三章至第七章,全面展示30年来武汉社会科学界及市社科联组织举办的重大学术活动、科学普及、社科评奖、社团工作、期刊网站等具体工作;第八章为大事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