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采用这些框架把信息民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构建,并将全书划分为信息管理基础理论、微观信息管理、宏观信息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未来部分,但因书中只涉及到前两大部分,故取名为《微观信息管理》。本书的体系结构只是一种初步尝试。应该说明的是,在体系结构问题上笔者采纳了科学的创始人C.贝尔纳的主张,他在进行科学学研究时提出,不必为科学学下一个非常严格的定义,也不必对科学学的研究范围规定得太具体,以免限制科学学的发展。在概念问题上,笔者以恩格斯的教导为准则。恩格斯在研究生命问题时指出:“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要想真正详尽地知道什么是生命,我们就必须探究生命的一切表现形式,从级的直到级的。可是对日常运用来说,这样的定义是非方便的,在有些地方简直不能缺少的;只要我们不忘记它
《传播的偏向》集结了一些略文经修订的旧文。集结的目的是便于读者翻检,同时也便于以更加详尽的形式支持我在《帝国与传播》中提出的主题。《传播的偏向》试图回答一篇心理学文章提出的一个问题,在《传播的偏向》中,伊尼斯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学习过程中的口头法和书面法的对立。在《挑剔的批评》一章中,他解释说:“我偏向于口头传统,尤其是希腊文明中反映出来的口头传统。我认为有必要重新把握其神韵。”
《专利检索:工具与技巧》为读者提供了专利检索的方法和途径,无论您的技术专长或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角色是什么,都会从中受益。《专利检索:工具与技巧》的重点在于原则和方法,而非具体的工具。一些数据库供应商拥有很好的检索工具——本书也进行了简要介绍,所有这些公司都会教您如何使用他们的软件和服务,而且通常是免费的。但本书是要向您传授专利检索的艺术与科学,不管您使用什么工具。另外,书中也提供了如何选择恰当工具的标准,甚至主要数据库的信息。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看到了此书的实用性会为同行们带来切实的参考价值,决定翻译并出版,相信定会让此领域的工作人员获益匪浅。
本书重点介绍由香农理论发展而来的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编码理论,联系实际通信系统,用较多的例题和图示展示基本概念的运用方法,尽量减少繁杂的公式、定理证明;叙述上力求概念清楚、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上力求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与实用性相统一。 全书共分8章,内容包括绪论、离散信源及其信息度量、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无失真信源编码、波形信源和波形信道、限失真信源编码、有噪信道编码和网络信息论初步。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和其他相近专业本科学生教材,也可以作为信息、通信、电子工程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是斯坦福大学信息检索和挖掘课程的教材之一,并已成为全球主要大学信息检索的主要教材。本书理论和实践并重,深入浅出地给出了海量信息数据处理的整套解决方案,包括压缩、索引和查询的方方面面。其的特色在于不仅仅满足信息检索理论学习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给出了实践中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本书作为斯坦福大学信息检索课程的教材之一,具有一定的阅读难度,主要面向信息检索专业高年级本科 生和研究生、搜索引擎业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事海量数据处理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
本书作为对有关科技查新工作及其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互关系的研讨,重点介绍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现状,以及创新体系中科技查新工作对科学研究与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同时系统介绍了科技查新工作与信息资源检索的概况。本书是集体劳动的成果,江南大学查新站全体成员参与了全书的编写过程,其中第1章科技查新概论部分由汤敏霞撰写,介绍了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作用与工作程序等基础知识;第2章查新新颖性的分析由江惜春撰写;第3章查新质量与控制体系由夏蕾撰写,这两章重点阐述了查新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新颖性分析与查新质量控制;第4章信息资源检索由王晓燕撰写,重点讲述了DIALOG和STN联机检索系统,并对网络资源的检索特点与搜索引擎进行了介绍;第5章特种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由张群撰写,主要介绍专利、学位论
本书分情报检索基础、手工检索工具和参考工具及其使用方法、计算机信息检索等3 篇共12章。情报检索基础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情报检索概念,情报信息源,情报检索语 言,情报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情报检索程序、途径与方法,情报源整序,情报调查研究等 基础理论知识。手工检索工具和参考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篇详细介绍了中外文综合性检索 工具、专科性检索工具和单一(特种)文献检索工具等的使用方法、知识产权与专利情报检 索方法,以及数据与事实型资料的查找工具和查找方法。计算机信息检索篇系统地介绍 了电子计算机联机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和光盘及镜像网站数据库检索等的检索方法。 本书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检索技能等方面,实用性较强。本书既可作为“文献检 索”课教材,也可供从事教学和科技工作的其他读者作参考书。
本书讲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构造和应用,并着重论述了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带来的决策支持系统新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本书包括4个部分共12章,部分概述这本书,论述决策、系统、模型及其有关基本概念;第2部分集中论述决策支持方法、技术组成和构造;第3部分论述网络化决策支持、群体决策支持系统、首长信息系统和组织决策支持系统;第4部分论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和集成的有关问题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和系统工程专业等本科生高年级或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以供有关科技和管理人员参考。
本书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CBIR)的基本原理、典型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并融入了作者多年宋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层次分明,内容翔实,理论分析与算法实践相结合,力求实用。本书共7章:章介绍CBIR的体系结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第2章介绍CBIR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第3~5章详细讨论了常用图像低层特征(颜色、形状、纹理)的提取与描述算法;第6~7章论述基于压缩域的图像检索技术及高维索引技术。书中各章共列出了400多篇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附在各章的末尾,供读者参考。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信号和信息处理、图书情报等专业的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辅助教材,也可供广大从事模式识别、多媒体分析、信息检索等研究、应用和开发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文献研究与文献保护》是关于研究“文献研究与文献保护”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国家图书馆文献保护工作的一个片段、古籍修复人才的培养、鼓山涌泉寺所藏大藏经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实施古籍保护计划若干问题的思考等内容。 《文献研究与文献保护》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