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名与相知”,是作者在名物研究中不断重复的词,“定名”针对“物”而言;“相知”,则须出入于“物”与“诗”之间,以此打通二者之联系。 与上一编相同,二编里的十篇文章亦为各地博物馆观展所得,或家居用器,或文房用具,或金银首饰……七十余家博物馆,四百余幅器物照片,从定名到相知,一步步 读者走进各馆文物的“繁华”世界,让物的美、时间的印迹、历史的片段、生活的诗意,翩然交织于纸上。
“阅读有时候仅仅为了阅读”,如果您有这样的境界与能力,不妨试一试《杂花生树》。杂花生树下,记得泡壶好茶!《杂花生树:封存时间》为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册,收录了当代作家华明玥的文学作品,内容包括《光明顶上》、《山村教师》、《修表匠》、《捏泥人》、《搬家记》、《喜悦之瓷》、《学画记》、《凉面店》、《酱园》、《验光师老杨》、《按摩师徐师傅》等。
常熟瞿氏的铁琴铜剑楼是清晚期中国四大藏书楼之一,所藏善本极多。本书是瞿氏后人瞿良士辑录家藏380余种善本内名人学者、藏书家留下的题跋 手迹,涉及古书版本、流传情况、内容评介、校勘考订以及书林掌故等。
绛云一炬,牧斋缥缃籖题,荡为灰烬,今所传题跋文字,其载初学卷八十三至八十五及有学卷四十六至五十两集外者,零星捃摭,不存什一。弱冠从事搜孖,得有学集初刻卷五十及二刻金匮山房重刻五十一卷本,较其异同,甚多出入。又得黄梨洲评本,勘正譌夺。初刻本诗多三题,文多七首;二刻本则增益诗二十一题,文多九十首。涵芬楼影印入四部丛刊,初据金匮山房本传布。丛刊再版时,徵得吾家所藏初刊本,别录金匮山房本校补附行。证余所得两集外,传世抄本,有牧斋有学集补遗一书,较金匮本复有增益。余别藏抄本牧斋外集丁祖荫校正误字甚精二十五卷,则又在三本之外矣。综余钩稽所得,并访求其他佚文,都题跋二百六十五首,汇写成帙,藏诸箧衍。二十年来,未经覆瓿之厄,爰重加校订,传诸墨版。存绛云之鳞羽,补东涧之遗绪,世有好者,傥亦有
自漢代以來,目錄版本學家為歷代公私藏書留下了數量龐大的書目题跋著作,这些書目題跋對於考察典籍的版本淵源、藏奔流傳、校勘輯佚等,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所謂「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气莫不由此。然而,这些豐富的版本目錄學著作大部分未經整理出版,學者和古典文化愛好者普遍感到目錄學著作難得。有鑒於此,我社特精選了歷代有代表性和影響較大的書目題跋著作,約請學界專家整理出版,總名為《中國歷代書目題跋叢書》。前已出兩輯,每輯十册,共收書目二十六種,極大地普及了目錄學著作,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歡迎。
本书对古籍整理学的理论进行了精要的阐述,次提出了“古籍整理学”这一概念,明确地划分了古文献学内部的学科体系,详论了古籍整理的各种方式,并专辟《古籍整理手段之现代化》一章。全书共8章,30万字。既可供古文献学研究者参考,也可作为大学古文献学专业的教材。
本书是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种杂书版本的收藏类图书,共分四个部分:西风送书来、带图画的书、沽上寻故纸、被遗忘的书和人。本书所述既不是近代史上的“宏大叙事”,也非当下学术界关注的具有理论深度的核心问题,但搜书、藏书、读书,皆是乐事,书籍的装帧,书中的故事,书里的人物,均是历史的旁证,读来随处可见历史的痕迹和缩影。本书作者李力夫,是一个喜欢搜民国旧书的80后。
本书对古籍整理学的理论进行了精要的阐述,次提出了“古籍整理学”这一概念,明确地划分了古文献学内部的学科体系,详论了古籍整理的各种方式,并专辟《古籍整理手段之现代化》一章。全书共8章,30万字。既可供古文献学研究者参考,也可作为大学古文献学专业的教材。
本书是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种杂书版本的收藏类图书,共分四个部分:西风送书来、带图画的书、沽上寻故纸、被遗忘的书和人。本书所述既不是近代史上的“宏大叙事”,也非当下学术界关注的具有理论深度的核心问题,但搜书、藏书、读书,皆是乐事,书籍的装帧,书中的故事,书里的人物,均是历史的旁证,读来随处可见历史的痕迹和缩影。本书作者李力夫,是一个喜欢搜民国旧书的80后。
《杂志设计的秘密(续)》展示了出色的企业形象和品牌设计,从国际视角选择作品,没有突出某个国家的属性。好的设计是无国界,并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以丰富的图例展示了20世纪平面艺术发展的新视野、新格局、新设计。
本书从新闻职业共同体角度切入,在考察中国近现代新闻业的复杂关系中探究了新记《大公报》的职业意识表现手段及其形式。通过一系列新闻实践和话语展示,《大公报》在重塑自身及新闻共同体职业形象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新闻职业意识(职业理念、职业形象、职业感、职业角色和身份认知)成功地进行了“符号”化并转化为职业群体共享的象征性符号及中国新闻职业的“集体记忆”。
本书对古籍整理学的理论进行了精要的阐述,次提出了“古籍整理学”这一概念,明确地划分了古文献学内部的学科体系,详论了古籍整理的各种方式,并专辟《古籍整理手段之现代化》一章。全书共8章,30万字。既可供古文献学研究者参考,也可作为大学古文献学专业的教材。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全书分“著录法”、“标目法”两部分。内容有:普通图书著录法;学位论文、科技报告、标准文献著录法;乐谱著录法;影像资料著录法;连续性资源著录法等。
这套《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所讲的版本,是书的版本,是中国书籍的版本,而且主要是讲现代书籍之前通称为古籍的版本。这好像只是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学问,其实并不尽然,凡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史、经常接触用古籍的人,都得多少有点这方面的知识,事实上也有很多学人懂得了这方面的知识而且成为古籍版本专家或爱好者。范围再扩大一些,有许多并非从事研究或教学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也会对古籍版本发生兴趣。请看中国书店等拍卖旧本古籍进场面是何等热烈,今年我先后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华东师大作这方面的讲演,听者也座无虚席,所有都说明这项学问确已得到社会上的认可和欢迎。 中国是雕版印刷以至活字印刷的诞生地,包括印刷术在内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的光辉灿烂的篇章。老一辈的专家已在
为推动3D打印的普及,Autodesk公司发布了一套适用于普通用户的免费建模软件Autodesk123D,它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工具,而其中的Autodesk123DDesign是一款简易的3DCAD设计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帮助3D打印爱好者快速将构思成型,然后打印出来。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123DDesign的各部分功能,并配以大量的插图以帮助理解。为拓展2D图形的绘制能力,还介绍了Illustrator中的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把AutoCAD绘制的平面图导入到123DDesign中去创建模型的流程,并讲解了CubifySculpt2014的使用,使建模流程更加灵活。
为推动3D打印的普及,Autodesk公司发布了一套适用于普通用户的免费建模软件Autodesk123D,它提供了丰富的建模工具,而其中的Autodesk123DDesign是一款简易的3DCAD设计软件,该软件具有强大的设计能力,帮助3D打印爱好者快速将构思成型,然后打印出来。本书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123DDesign的各部分功能,并配以大量的插图以帮助理解。为拓展2D图形的绘制能力,还介绍了Illustrator中的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把AutoCAD绘制的平面图导入到123DDesign中去创建模型的流程,并讲解了CubifySculpt2014的使用,使建模流程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