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是当代中国学术、思想、舆论界的大家,在20世纪的中国有很大影响力。胡适的才华、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与他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成长与所受教育密不可分。 在《四十自述》中,胡适先生回顾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经历,从他的信仰、母亲的订婚、慈母的教育、三岁入塾、叫局吃花酒到醉酒打巡捕、闭门读书考上庚款留美、至 逼上梁山 的文学革命,完整地讲述了自己成长、学习与突破的根源与历程。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一共分为 人生有何意义 为什么读书 青年人的苦闷 不老不朽 四章。 《容忍与自由》是胡适的演讲精选集。这些演讲是胡适一生自由思想的集录,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胡适从青年到老年的思想,内容涵盖文化、修身、政治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著作的书,选取了60余位作者的70余部重要作品,摘取精华段落,辅以对作者和作品的简介、点评,以及对相关人物、战役的介绍。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古代、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理性时代、革命年代、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这6个时间段。取材侧重于西方的杰出军事著作,此外有零星涉及战争的诗歌和小说。本书不仅有助于读者快速了解各种军事理论、不同时期的军事著作,一览西方关于战争与*队的观点的演变,还是一本可供读者按图索骥的阅读指南。
流放 在中国古代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对此鲜有深入的研究。清代流放具有流放类型的多样性、流放法规的复杂性、流放对象的普遍性和流放历史情境的独特性(流放至清代制度臻于完备,又在清末的法制改革中被废止,成为一种过去时的刑罚)等特点。作品以有关档案、官书、律例为基本资料,采取以史为经,以法为纬的分析方法,力图从史的视角考察清代流放制度形成、发展变化及其成因,从法的视角考察清代流放制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制度规范及其实施情况,以期 重新认识传统法律制度,尝试重建清朝的 法制帝国 ,不仅有裨于深化对清代法制与社会的认识,而且对当今法制建设有借鉴意义。
本书包括王阳明的传习录上中下及书信若干
英美自然文学作家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艺术,他们的作品展现了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审美取向。本书是一本研究英美自然文学的文集,作者不仅深入观察美国自然文学作家群(爱默生、梭罗等人)、女性自然文学作家(苏珊库珀等人)的兴起,而且把目光投放到欧洲,关注从18世纪到20世纪的英国自然文学作家的谱系(吉尔伯特怀特、理查德杰弗里斯、WH赫德森、爱德华托马斯),还敏锐地将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作家做了独特的比较。 本书作者将这些作家的文字融入到自己对当今社会的思考,对人类永恒主题的思考,因而更富有现实意义。
山西东屏太行,西濒黄河,北通塞外,南控中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文明辉煌灿烂,三晋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献丰富、文化遗产厚重,形成了兼容并包、积淀深厚、韵味独特的晋文化。山西省政府决定编纂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山西文华》,以汇集三晋文献、传承三晋文化、弘扬三晋文明。 《山西文华》力求把握正确方向,尊重历史原貌,突出山西特色,荟萃文化精华,按照抢救、保护、整理、传承的原则整理出版图书。丛书规模大,编纂时间长,参与人员多,特将有关编纂则例简要说明如下。 一、《山西文华》是有关山西现今地域的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分“著述编”“史料编”“图录编”。每编之下项目平列;重大系列性项目,按其项目规模特征,制定合理的编纂方式。 二、“著述编”以1949年10月1日前山西籍作者(含
世界知识年鉴(2014/2015)主要介绍2013年的世界政治经济大事和各国(地区基本情况),所收材料一般截至2013年底,书中部分资料收至2014年本年鉴在保持原有篇幅和体例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力求增加反映当年变化的新材料,压缩历年不变的内容,便于使用者在仍能查到基本情况的条件下掌握更多动态资料同时,力求增加对外交往中的实用材料
作为日本现代很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竹内好不仅对中国的现代思想和文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力,也对日本现代思想的形成有着潜在和深远的影响。他的追求“在状态之中”的思想方式,与对学院知识生产体制的根本性质疑和抗拒,使他的知识立场有效地非体制化,亦使他如其终生敬仰的鲁迅一样更多地成为了一位思想斗士,而不只是“学者”。“他的社会关怀与战斗精神表现为有效颠覆知识领域内部的权力政治结构,并通过这种颠覆揭示现实社会权力关系的所在,促成精神层面的反思。”他的思想活动与日本的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以思想的方式参与了同时代日本的重大现实课题。本书遴选了作者写作于上个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数篇代表作品(包括名文《鲁迅》、《近代的超》等),很好地昭示了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竹内好的思想方式与知识立场的形成与发展
地方文化文学的整理研究是学术领域的一个重点。近年来,对永昌古典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文校注、注释等方面,且只进行了整体意义上的梳理,几乎没有人专门提及,在这个庞大的作家群体中还有大量特立独行的女性作家,并且同时期有为数不少的男性作家在关注着身边的女性。这些作家主要生活在明清时期,作家们用文学作品来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也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思考。尤其是男性作家对女性的书写,从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明清时期永昌的社会状况及女性的生存空间。 《明清时期永昌女性文学作品选注/滇西学术文丛》即从永昌丰富的地方文献典籍中选择这个类型的文学作品并进行注释。
学术曾经是什么?学术史,还有经学史、思想史、哲学史等等都在回答这个问题,这些“史”会展示历目前思想、学术发展演变的脉络,以提供理解的思路。然而这些脉络却并非古代学者自己意识到或感觉到的,而是千百年后的人整理出来的概念体系。我们有天然、天真的求知欲,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冲动。于是我们轻松甩开了作为现代概念体系的“史”的发展脉络,直接而且专门观察古人留下的文本,努力读出埋藏其中的思维过程。这样探索的结果并不能推出什么理论,我们也无意于提供新的“史”来替代当今通行的认识。自己琢磨着,只有“读书”这一平凡无奇的老词很适合代表我们所做的事情。《学术史读书记》涉及马融、郑玄、何晏、刘炫、赵匡、朱熹、杨复、孙诒让等学者,也谈到了礼制议论,借鉴西学、训诂学等问题。既有漫长的论述,也有精悍的札记
本套全集以1934年商务印书馆的《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同时参考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浙江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为了让读者阅读方便,本全集依据文体之不同,将原来分散于不同编章的内容重新做了编排,分为五册:册:语录(《传习录》),书信;第二册:序、记、说,杂著;第三册:奏疏,公移;第四册:诗、赋,墓志、祭文等;第五册:年谱,世德纪。同时,我们邀请了当代中国新儒家代表人物陈明教授做审校,对其中的关键文字做了注释,是目前市场上套名家注释版《王阳明全集》,我们希望让每个中国人都读得懂《王阳明全集》。
《远去的背影:李大章纪念文集》分书写在白云上的思念、深切怀念李大章这两个部分,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他从一九七六,走出家乡,到回国参加大革命的血雨腥风时期,到巍巍太行的悲壮历程,再到茫茫雪原,开辟牡丹江根据地,主政川南,困难时期,以及最后十年之间的故事,第二部分收录了非常的岁月、非凡的工作、一个忠诚的革命老战士、留在太行山里的故事、七位老同志忆大章、德高望重风范长存等几十篇人们对李大章的回忆的文章。
《张謇研究中心·张謇研究文集系列:学习与探索 张謇研究文稿》主要内容包括:张謇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张謇从士大夫到实业家的思想转变、试论张謇的人文精神、张謇的勤政廉政思想与实践、张謇的生态观研究、张謇关于实业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试论张謇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