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小班、中班和大班3册,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要求为编写指导,致力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科学教学设计能力,通过以科学为核心的跨学科学习,让幼儿玩中学、做中学,提高幼儿科学素养。本分册为小班分册,包括理论解读和课例教学指导两部分。理论解读部分重点解读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要求;课例教学指导部分有 生活智慧,我创造 区角游戏,我来玩 和 自然之谜,我探索 3章,共15个精品课例教学指导,它们均是来自一线教师实践过的优秀课例。这些课例教学指导一方面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核心技能,落实五大领域素养;另一方面,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侧重于幼儿高阶思维的培养。本分册兼具理论高度和实操课例,用丰富的课例教学指导开阔教师视野,内容系统丰富,可读性和指导性强。 本分册
本书共5章,介绍了模型制作的基本功、初级涂装的各种实用技巧、制作技巧的运用、高级涂装技法与特殊效果,还包括很多作品欣赏,可以说是一本囊括了模型大师们大量心血的杰作。 本书适合喜爱高达模型的玩家,以及模型代工者阅读和参考。
24节气 72物候 96件手绘故宫文物 384种中国传统色 打捞华夏失落的色彩文化 从大量传统典籍中寻觅、考据颜色由来,再以故宫文物的色彩逐一对应,这是一部凝聚了古人智慧与审美的传统色图书。节气与物候具象为文物,物候轮替,色彩转换,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 玉色有“明月珰”“鸣珂”“佩玖”,酒色有“酂白”“春碧”“翠涛”,色白色青,莹润风雅;服饰色有“海天霞”“天水碧”裁作宫人衣装,有“藕丝秋半”染于唐人裙衫……384种中国传统色,探寻古典中国的文化深蕴与审美意趣。 书内附中国传统色色谱
本书以近代国人自办的私立大学 光华大学(1925 1951)为研究对象, 在顾及光华大学作为一个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教学与学术发展情况的同时, 重点讨论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之下,光华大学与国家、政府以及政党之间的互动, 展现这样一所私立大学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全过程, 并为近代中国私立大学为何失败这一问题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经济与社会》原著共两卷,英文本由多位韦伯研究专家合作翻译,并加有长篇导言和注释,于1968年出版。本书被众多学者推为20世纪 的社会学著作。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全面而系统地表述了他的社会学观点和对现代文明本质的见解。 他对社会学的定义、对象、方法及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又分别互有交叉地阐发了他的经济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思想。韦伯广泛地援引世界历史资料,把发生在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和不同社会中的经济形式、法律形式、统治形式纳入他独特的概念体系,分门别类地做出类型化比较研究和系统化因果分析。韦伯的研究以现代西方社会为立足点,通过对东西古今各种文明的比较,突出“理性化”这一特质,以此作为现代西方文明的本质和特征。 本书为第二卷。
本书遴选了43个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国际化案例,重点介绍职业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的有效实践,涉及海外办学、校企合作、国际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对外文化传播、中国标准国际输出、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多个领域。每个案例均用图文并茂,富有故事性和感染力的叙事、精准凝练的语言对其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描述和展示。每个案例的内容涵盖实施背景、主要举措、成果成效、项目保障、总结反思等内容,为提升职业院校国际化水平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
"《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是一部篇幅宏大、内容艰深的著作。受现象学、形式社会学的影响,戈夫曼在本书中引入了初级框架、片段、基调、调音、捏造、层级等概念,搭建了系统的框架理论体系,进而详尽描述了框架的变动与其影响的经验的组织。 戈夫曼将“框架”视为一种“解释基模”。他指出,社会事件原本混乱无序,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正是框架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辨识和标识社会事件与信息。在实际运用中,“框架”既是一种建构现实的过程,又是该过程遵循的原则。此外,本书对新闻传播学影响深远,是戈夫曼送给这一学科的“意外的礼物”。"
优秀地方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不仅具有教育价值,而且具有文化价值。本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对地方文化资源在学科教学资源、校本课程资源、学校文化资源三个方面的转化现状进行综合考察,分析了已有成绩和不足,厘定了生成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和培育文化品格的价值定位,进而从文化视野厘定、主体意识重塑和协同平台搭建三个维度提出地方文化资源教育转化的优化策略。
《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综合分析了2023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揭示了在就业市场总量压力下,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多元化和灵活化趋势:随着“考研热”的降温,境内读研比例增长放缓至17.6%,而留学比例回升至1.7%。灵活就业成为新趋势,比例上升至5.1%,尤其是互联网创业的比例显著增长。 2023届本科毕业生月收入达到6050元,超过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涨幅为5.2%。工学毕业生以6709元的起始月收入位居各学科之首。毕业五年内,律师职业薪资增长潜力 大,达到178%,而民营企业薪资增长潜力也不容忽视,涨幅达138%。 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求激增,但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显著错位。高校在AI人才培养上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加强产教融合, 新课程内容,增强实践教学,并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学术研究能力。 同时,小学教育领域面临教师供给
职业教育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是近几年职业教育的热点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国家政策,传播职业教育新型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的理念与做法,尝试对这一领域作一定探索,探讨了新型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的方法、程序以及使用新型工作手册式教材时配套的教学改革方案,拓展了职业教育教材的领域。
两卷本《教育政策研究手册》由中国华东师范大学范国睿教授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托马斯·S.波普科维茨教授联合主编,汇集来自14个 49位作者的38篇论文,通过对教育政策研究进行 、历史和跨学科的分析,向读者展现了当代教育政策研究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展现了各国为应对持续变化的挑战而进行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实践。 《教育政策研究手册(上卷):价值、治理、 化与方法论》着眼于宏观领域的教育政策变迁,立足于历史分析和比较的视角,展现 化对 教育改革的影响,全面揭示当代教育改革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政策研究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充满着挑战。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是承担起这项重任的充分必要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乐观、自强、修己安人、中和守静等思想对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积极调节身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大学》中 德位相配 克己修身 和谐平衡 的思想正好契合了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导大学生达到自我身心和谐、知行和谐和物我和谐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养分,在波诡云谲的变革时代,更加充分地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能为我国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素养赋能。
本书作者郑日锋老师,正高、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从教三十余年,所带学生高考数学130分以上的chao过95%,其教学经验得到广大师生的广泛称赞。本书就是他总结三十余年教学经验的精华,结合新高考考向撰写而成,既可作高三一轮复习使用,同时也可为广大高中教师备课上课提供有益借鉴。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全国新高考卷的特点,考虑到内容的连贯性及教学的实际情况,本书按照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的顺序编写,本书共88讲,侧重回归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形成基本知识框架和方法体系,并设置了10个单元学业质量检测及4套高考适应性试卷供学生检测,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螺旋式上升,同时起到查漏补缺作用,为二轮复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书是《新高考数学88讲》的教师用书,供教师使用。
两个大局 交互连接与影响所带来的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是深层次的不同价值体系的系统性碰撞和战略性博弈所产生的。而教育是应对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关键手段,是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是促进世界色彩纷呈的文明、价值观相互对话、理解和融合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面对世界的动荡、危机和变革,我们必须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立场上,重新界定教育这一人类共同利益,重新审视当前教育发展的格局,重塑肩负共创世界美好未来的教育。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 基于此,我们需要深度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样态?如何推动这样的教育得以落实?如何判断我们正在实践这样的教育,或
本书旨在说明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系统的源起、演进、愿景。 澳门大学住宿式书院参考了哈佛耶鲁等美国大学的住宿型书院 及牛津剑桥的书院 ,同时亦继承了中国宋明书院的精神。 澳门大学一直秉承"仁义礼知信"的校训,本科教育推行融合专业、通识、研习及社群教育的"四位一体"教育模式,并透过此独特的教育模式以及作为社群教育重点的住宿式书院系统,达致为学生提供全人教育的目的。 澳大的教育使命,是培养澳门、国家及世界发展所需之具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全球竞争力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以及创新型的人才。
《爱弥儿》写于1757年,1762年出版时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 ,影响巨大。这部书不仅是卢梭论述资产阶级教育的专著,也是他阐发资产阶级社会政治思想的名著。 卢梭从他的自然哲学观点出发主张对儿童实行“自然教育”,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爱弥儿。他主张让儿童接受自然教育,劳动教育,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教育,成为自由独立的经济和政治个体。 卢梭著的《爱弥儿》是根据年龄提出了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孩子先后进行体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爱情教育。虽然把各种教育 分开施教是不科学的,但他提出按年龄特征分别进行教育的思想,是教育 重大的进步,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同时书中体现出来的资本主义思想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也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