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师证书面试常见英文问答》一书依托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大纲,对常见的45个英文问答进行了解析。内容涵盖自我介绍、教学组织、课堂管理、中华文化与教学、跨文化交际等多个方面,不仅适用于证书面试,而且适用于国家汉办外派项目及其他赴外任教项目的面试,同时,对实际从事国际汉语教学也极具指导意义;本书*的特色是以问题为导向,采用中英双语撰写,思路清晰,读来受益匪浅。
《县中:中国县域教育田野透视》是一部关于县域教育的田野调查力作。作者依托从调研中获得的一线案例,以整体视野展现了当下中国县域教育的现状:从宏观层面的县域教育治理的制度与政策、县域教育体系的构成与运行,到微观层面的家校关系与学校管理、教师流动与学生成长等。作者重点从学理上深入剖析了县中衰弱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县中振兴的独到方案,回应了县域教育为谁发展、如何发展这一重要问题。 本书语言平实、贴近读者,案例典型、发人深省,分析到位、切中要害。教育公平、高考制度、 双减 政策、校园霸凌、青少年抑郁等牵动亿万人心的焦点话题,书中均有涉及并予以深度讨论,其中不乏充满勇气的见解和分析。作者对县乡孩子命运的牵挂让人动容,对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思考令人赞佩。
一部 生动的家庭教育、人格教育教材 《梁启超家书》主要收录了 1898 1928 年间梁启超写给妻子和子女们的书信,字里行间表 达了他对妻子和子女的深切关怀。从一百多封家书里,我们可以窥见梁启超是一位和蔼开明的慈父,关心子女的情感生活;是一位颇具智慧的导师,指导子女的学业理财;是自立自强的民族脊梁,培育的子女个个成为精英。其中建筑学专家梁思成、考古学专家梁思永、火箭专家梁思礼被评选为院士,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这其中不乏个人因素,但与梁启超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他的教育理念,对当今中国家庭教育仍有着重要的借鉴及启示价值。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 (美)艾德勒,(美)范多伦,郝明义,朱衣 定价 46.00元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 9787100040945 出版日期 2004-01-01 字数 页码 376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99Kg 目录 序言 第 篇 阅读的层次 第 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三章 阅读的第 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第七章 透视
《文凭社会:教育与分层的历史社会学》考察了1850 1978年间美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以文凭社会的文化生产为研究切入点,从社会学视域分析了文凭的本质和文凭异化的过程,揭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内在关系,进而完成了对当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反思和批判。
风靡全球的印度式数学窍门!6~99岁都适用的神奇计算法! 印度之所以能成为全球IT工程师的摇篮,*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数学上的优势。印度式数学是人类数学领域独一无二的瑰宝。其解题方式总是窍门多多,方法神奇,这些都已经被全世界的数学爱好者所采纳与利用。 印度自古流传的超强计算法大公开 超巧妙的技巧、超赞叹的诀窍、超惊讶的速度、超魔力的方法。让你轻松破解数学运算的密码,让你再次体会到对数学的乐趣。迅速提升我们的专注力、思考力、创造力、想象力与判断力吧!从现在开始学习印度吠陀数学,用神奇简易的秒算法解答吧! 为何印度式数学窍门如此简单、快捷及准确,连数学专家们都叹为观止呢?本套书将告诉你答案! 这是一套专门介绍印度数学诀窍的数学普及书。书中不仅全面介绍了印度数学有关加减乘除的速算技巧,而且还包含
市面上讲写作的图书很多,但是要么涉及的写作类型比较单一,要么所讲方法只是空中楼阁,只讲方法而不讲怎么应用,读者只学会了理论而不懂怎么融会贯通,进而无法真正写出优质作品。 《写作突破:从构思到完成的5堂高效写作课》从写作的基础知识讲起,结合创作者的实际写作经历与写作教学经历,重点介绍了影视剧本、漫画脚本、网文、短篇小说、影视向 IP 与出版小说的写作技法。《写作突破:从构思到完成的5堂高效写作课》内容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实用性强,适合零基础,想学习写作、实现职场自我进阶的读者阅读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是《河南教育》(高教版)杂志联合全国40多所高校举办的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征文作品精华集,浓缩了100位辅导员的育人实践和思考,也收录了13位辅导员工作专家的精心点评。书中所选案例基本上涵盖了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一线辅导员提供了真实的具有普遍性的工作经历及问题处理技巧。
这本书能全面指导教师、家长、学生系统认识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技术为教育和学习带来的深远影响,并快速了解和掌握目前主流的AIGC工具在不同教育和学习场景中的应用,帮助教师、学生、家长先人一步实现角色转变和完成AI能力塑造,在未来的竞争中遥遥领先于对手,成为AI时代的先知和赢家。本书内容针对教师、家长、学生这3个关键角色,围绕教育和学习全面展开。在AI时代,老师应该如何教,孩子应该怎样学,父母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3个教育和学习领域的关键问题,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AI正在全面革新教育的策略、目标以及学习的内容、路径和方法。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他们需要承担更多角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考力和跨界能力;家长应该从传统的孩子和学校的桥梁角色,转变为孩子学习的合作伙伴,将教育视为一个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是由美国26个州与全美41位科学教育*极专家组成的团队共同撰写完成的。它是对《K-12科学教育框架》内容的补充和细化。这些科学教育标准对所有学生学习科学、认识科学置关重要,理念具有很好的创新性,保证了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教学水准,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基准性文献。新标准凝聚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教育专家的智慧,提出了面向未来的科学教育标准,通过创新性的科学教育理念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应对未来迅速变化的世界。新标准提出了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教育系统需要进行诸多改革以改善教学质量,其中包括修改教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和发展。科学教育共同体必须继续共同合作推进新标准的实施,并让新的科学教育标准落实在所有学校,并惠及全体学生。美国《新一代
本书是一本全面指导读者如何举办读书会的实用手册,为想要开展读书会的个人或团队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建议。全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在理论部分,它详细阐述了读书会的概念、收益以及举办3大类读书会的方法,涉及活动策划、书籍选择、参与者管理、讨论引导以及读书会发展等多个方面,干货满满、深入浅出。在案例部分,你可以看到23个与读书会有不解之缘的人分享自己的真实故事,有的因为读书会走出阴霾,改变了人生;有的将读书会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获得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有的落地实*,复盘自己举办读书会的经验和方法。 无论你是读书会的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经验的组织者,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帮助,为成功举办读书会提供有力的支持。
《特权:圣保罗中学精英教育的幕后》是一部参与式观察研究的范本,作者通过考察一所美国精英高中的日常,研究精英意识和行为是如何一步步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尤其是,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易得的情况下,这些年轻人在接纳美式勤奋观的同时,不再比拼知识的占有。他们淡化了对 高尚情趣 和 你认识谁 的重视程度,取而代之关心一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在这个世界里扮演的角色。这条成为精英的道路很特别,奇妙地结合了当代文化习俗和古典价值观。像圣保罗和常春藤这样的院校看上去越来越不像一个排外的游艇俱乐部,而是越来越接近我们多样性社会的一个缩影 一个包含细致具体的社会规则的微观世界。
《科学的社会功能》是 科学学 领域的奠基之作,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指引年轻学子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进而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的价值与意义。在书中,贝尔纳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面对这些顽疾,贝尔纳指出,只有建立更加先进、合理的社会体制,才能使社会与科学良性互动,终实现科学为人类福祉服务的理想。 本书重点选取贝尔纳精华思想和代表性观点,聚焦科学的历史、现状与危机,改革、出路与未来。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下,充分解读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廓清科学发展的障碍,将科学引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是一本关于如何阅读的书,是英国大学在校学生和中学高年级学生在校期间必不可少的学习指导用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类书籍文本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对读者把握文本的历史背景和特有语境,正确领悟解读文本,提升读者,特别是广大学生对各类文本的阅读写作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本书行文活泼,没有艰深的术语,注重培育学生各类文本的阅读及创意写作的能力,为此,本版还新增了如何分析电影和网络媒体等各种媒体文本的内容,汇编了大量实例、阅读材料、自我检测题等相关材料,可以帮助读者切实提升阅读与创意写作能力。
《教育何为?》原名《论我们教育机构的未来》,是尼采的一部早期著作,写于1872年,生前未出版。这是尼采唯*一一部谈教育的专著。哲学家、诗人尼采以故事手法,讲述了两个年轻的另类大学生,一个年老的哲学家和他的弟子 一位年轻教师,于一个美丽的黄昏,在莱茵河畔一处林中空地相遇的故事。双方由误会、冲突而至于相互理解和畅谈,谈话的内容围绕着教育,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哲学家的立场对德国教育现状进行了批判。尼采对当时初露端倪的现代文化和现代教育的批判,今天读来依然振聋发聩,启人深思。
本书是《戏说统计》的延伸。《戏说统计》侧重讲解概率思维的特点,介绍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技术;本书侧重解释如何具体运用量化社会科学常用的几个核心新技术,结合实例介绍如何使用三大统计软件(SPSS, Stata, Mplus)做统计估计与后估计分析,操作结构方程建模,特别适合数学背景略弱而有兴趣从事量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全书共九章,序跋附录虽似闲话实则正文,语言风格简练实在,字里行间闪烁着智慧与哲理。这是一本求知路上的 悟学之作 ,凝结了一位学者穷三十年之功点滴体悟到的研究心得与分析方法,必能助力年轻学人少走弯路,顺利起飞。
在这本书中,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 努斯鲍姆从根本上批判了一种思想,即教育首先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她指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更好的生活质量;忽视和嘲讽艺术和人文学科,将使我们大家的生活质量以及我们民主制度的健康陷入危险。 作者指出,从教育的历史上说,人文学科曾经是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人文教育被认为是培养负责任的、有能力的公民的重要手段。但是,近年来,在世界很多国家,教育的目的走向了令人担忧的方向。急切地想推动经济发展,许多国家日益将培养学生的经济生产力作为主要目标,而不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道德、负责任的公民。这种以获利的技能为中心的教育已经腐蚀了青年人质疑权威的勇气与能力,降低了他们对弱势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同情心,削弱了他们处理
自2014年3月30日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来,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基于核心素养实施丰富多样、因地制宜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选题收录了大量针对跨学科学习研究与实践的文章。书稿分为三个部分:章从跨学科的内涵理解着手,论述了跨学科学习的价值意义、内涵特征;第二章着重论述跨学科实施的课程设计方法、实施路径;第三章结合案例介绍了跨学科学习的实施案例。
1803年出版的《学术研究方法论》记录了谢林1802年夏季学期在耶拿大学的讲授课内容。这门课程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和关注,谢林从他的 同一性哲学 立场出发,不仅阐发了 科学的整全性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哲学的本质 等经典哲学问题,而且深入讨论了学术机构的 科学使命和道德使命 以及学术机构内部的各门科学之间的有机关系。这些思想对于威廉 冯 洪堡(1809年筹建柏林大学)的现代大学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就此而言,谢林的《学术研究方法论》(1803)和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1794)、康德的《系科之争》(1798)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在这部讲授录里,谢林尤其阐发了从事哲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因此本书和谢林的许多著作一样,同时发挥着 哲学导论 的作用。 本卷亦收录了谢林于1802年发表的几篇重要论文,即《论自然哲学与一般意义上的哲学的
本书描述了中国东、中、西部不同县域内乏力或奋进的学校、种瓜或得豆的课堂、踏实或游移的教师、在幻想或现实中长大的学生、对孩子教育过度操心或无能为力的家长、在正事和杂事中疲于奔命的校长、紧密交织的政校关系、 教化权力和市场选择驱动之间的城乡关系……作者用纪录片式的分镜头细致呈现了县域教育的生态,深度剖析了中国“以县为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所面临困境的根源及其后果,详解县域教育何以在 这个时代成为一个问题式的存在。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幸福之路往往崎岖蜿蜒。当今时代,物质富裕,科技发达,教育普及,但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同步提升。日常经验和实证研究均表明,教育年限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受教育者幸福感的普遍提升。为什么教育没能显著增进幸福?怎样的教育才能促进每个人长久的幸福?这是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也是时代需要回答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问题。 本书从孔子、孟子、王阳明思想中提炼出 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 这一核心理念,并认为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不应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而应该是传统文化所秉持的 境界自修论 。好的教育应该引导人不断向上向善,收获心安幸福。基于以上思想以及作者在全国上百所学校的多年实践,本书提出了 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 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模式,系统阐述了 勤学向上 仁爱向善 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