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型人格心理学》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如何识别各个类型的人以及其精神内核、职场角色、情感模式、发展层级、整合方向、解离方向等知识,并分享了与每一种人格类型的互动技巧,同时还分析了他们对其他人的看法。通过《九型人格心理学》,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且更加熟悉周围人的思维与作风。 说到微表情,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只是面部五官的表情。其实,微表情不仅仅包括人的面部表情,人们的肢体表情、语言表情和行为表情也在微表情的范畴之内。比如,一个人说话时不经意摸了摸鼻子,此时,他极有可能在撒谎。又或者,当你与他人交谈时,对方突然抖了抖双腿,如果不是对方有身体疾病,就说明他内心情绪有了变化,或是你所说的话刺激到了他,从而导致他出现了这种变化。正是这些面部表情、肢体表情、语言表情和
海灵格发现每一家庭或组织都有一股隐藏的动力,家庭或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会受到这股动力的影响,而这个动力是在潜意识的深处,一般人不容易察觉。在家庭或组织中所发生的许多负面事件如:家庭失和、身心疾病、自杀、伤害意外、暴力犯罪等都是抵触这股力量所导致,而使整个家庭或组织的 爱的序位 受到干扰,有的时候这些事件还会重复发生,延续到下一代。系统排列的功能,就是要协助我们辨识家庭或组织背后的动力状况,把隐藏在潜意识的动力,藉由这个方法带到光亮的地方。同时也能找出解决的途径,调整被干扰的家庭或组织系统,让爱重新在家庭或组织中流动,不会把伤害再传递给无辜的下一代,也让组织能够顺畅的运作。作者伯特 海灵格以诗一般的语言向读者阐述了其发现的一些事情,而那些事情往往和家庭中的亲密关系有关,这种关系控
《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心理学界一直享有盛誉。1937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洛伊德 鲁赫(Floyd L. Ruch)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1 版,大获成功,并独自修订至第7 版。从第8版起,被誉为 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开始加入本书的作者团队,并自第9版起成为第一作者。进入21 世纪,认知心理学硕果累累,日益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向。为了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自第1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请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大家理查德 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加入,作为本书的第二作者。自第1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并在最新的第20版成为唯一作者。 我国心理学界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
9787115581495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 198.00 9787115591838 社会心理学(第10版) 188.00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8版)》 这本书是 当代心理学的形象与声音 、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代表作的版,作为经典的心理学教材,本书包含了14个心理学入门需要学习的主题,包括心智、生物心理学、感觉与知觉、学习、记忆、思维与智力、毕生发展、意识状态、动机与情绪、人格、社会心理学、心理障碍、心理障碍的治疗,以及从应激到健康和幸福等内容。 本书每章内容均由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引出,并围绕该问题提出相关心理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该领域的认知。同时,本书还通过 心理学很有用 试一试 写一写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等版块加强了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学知识的应用与深度思考。另外,与之前的版本相比,
《理解人性:精装典藏版》 《理解人性》深刻而细致地阐述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以期帮助普通大众正确认识并处理他所面临的日常关系 不单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同伴的关系,还包括人的生活模式。尤为重要的是,本书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首先,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其次,教会个体去识别他自己的错误;后,指导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生活。 阅读本书,我们便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关于人性的科学,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心理类型:精装典藏版》 本书不仅是荣格的成名之作,也是传世之作,展现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在书中提出,人的性格不受遗传的影响,不受性别的限制,也不是生活环境所养成的,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倾向。他归纳出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第二版)》本书是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家庭治疗的开山之作,更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完满人格塑造的典范指南。作者在书中清楚地分析人在家庭所经历的成长和蜕变,从中探讨人如何建立自我价值、人际沟通及生活模式,同时透过作者匠心独运的举例和说明,倡导如何沟通思想、如何作好家庭工作与组织关系,以及如何发展更健全的人格。它不仅是家庭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和社工人员的专业用书,更是每个渴望家庭和谐、自身成长的人的书籍。本书版即销售逾70万册,被翻译成12种语言出版。正如萨提亚本人所说: 我写这本书的希望是帮助我们每个人获得成为和谐的人的权利和义务。书中所展现的经验和榜样会引导我们用创造性的方式去理解彼此、关爱自身和他人,为孩子提供一个让他们得以发展出力量和完满人格的基础。 《萨提亚
《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心理学界一直享有盛誉。193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洛伊德·鲁赫(Floyd L.Ruch)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1版,大获成功,并独自修订至第7版。从第8版起,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开始加入本书的作者团队,并自第9版起成为第一作者。进入21世纪,认知心理学硕果累累,日益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向。为了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自第1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请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大家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Gerrig)加入,作为本书的第二作者。自第1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并在近期新的第20版成为专享作者。 我国心理学界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自19
本书是由一组临床研究人员给出的关于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的需求显著增加。本书证明了使用心理动力学方法治疗心理问题的效果,讨论了研究人员和治疗师使用特定心理疗法治疗特定心理疾病的效果。 在过去的50年里,心理治疗领域出现了多种治疗方法。本书用大量证据有力地支持了个性化医疗的观点,为支持心理动力学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疗范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是一本颇具开创性的著作。
本書為開啟當代「塔羅復興」的頭號功臣,被塔羅迷奉為塔羅聖經,也是塔羅迷必讀十大選書之一。對塔羅有追本溯源的探討,資訊與內容異常豐富。 波拉克按照每張牌的古代象徵圖像,從諸如神話、靈數學和心理學各個面相來深入探究每一張牌的牌義。藉由本書,讀者可更深刻地了解塔羅牌圖像背後的象徵意義,而這些象徵又對日常生活和人生困境,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可謂妙用無窮。 波拉克的塔羅書以圖像為主,因此書中許多的討論是跟象徵意義有關。波拉克以兼容並蓄的方式,旁徵博引諸如榮格派心理學、神話學和韋特∕金色黎明的傳統。本書同樣有助於冥想和自修。本書包含大阿卡納牌和小阿卡納牌以及若干解牌的案例。 跟一般塔羅書*的不同是,它不強塞給讀者一堆傳統塔羅牌的公式化定義,這些傳統的公式化定義的好處在易於解說、又能為問卜者
荣格红书套装 帮助你更好地认识荣格、了解分析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自开创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像《红书》这样,从开始写作到出版面世,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波折。也很少有著作像《红书》一样,在未曾出版之前,就对2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1914~1930年间的 自我实验 ,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进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3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 时光之书 ,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它打开了一扇独一无
你是否总感到焦虑、抑郁、内疚、自卑、孤独、挫折、易怒、躁狂?总感到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致索然?心中盘踞着悲观绝望,痛苦难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你很想让自己更理性更开心,但你拖拉,觉得生活没劲;你发现自己习惯逃避;你有严重主义倾向,常不满意自己;你想摆脱抑郁却无助无望更抑郁。你该怎么办?请牢记,思维决定情绪。错误扭曲的认知,则导致抑郁情绪。《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完整版)》即是帮助患者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认知”,自己对自己进行认知疗法,摆脱情绪混乱的困扰和痛苦,拥有良好的情绪即是一剂治疗抑郁症的灵丹妙药。 戴维·伯恩斯博士是世界主流认知疗法重要的发展者之一,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自助书籍作家,他的著作——《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连续多年位于自助书籍,全球销售超过500万册,也是
金花的秘密 红书 未发现的自我,机械工业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瑞士)荣格|编者:(英)索努·沙姆达萨尼|译者:周党伟 原价 ¥293.00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出版时间 2017-01-01
《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心理学界一直享有盛誉。1937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洛伊德 鲁赫(Floyd L. Ruch)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1 版,大获成功,并独自修订至第7 版。从第8版起,被誉为 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 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开始加入本书的作者团队,并自第9版起成为第一作者。进入21 世纪,认知心理学硕果累累,日益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向。为了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自第1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请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大家理查德 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加入,作为本书的第二作者。自第1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并在最新的第20版成为唯一作者。 我国心理学界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自199
《安全型依恋》 从小建立的情感安全是 一个人 自主发展和自由选择的基石 !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太多的亲近会让人变得依赖和脆弱:父母不应该抱婴儿抱得太多,老师不应该和学生过于亲近 然而,研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多抱抱婴儿,他们会成长得更好;多跟学生亲近,他们会学得更好! 尽管有诸多研究表明 安全型依恋 的种种益处,但当下社会对个人自由的的推崇也让越来越多人陷入孤独感、脆弱感、易挫感。《安全型依恋》一书旨在帮助读者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找到平衡,终建立健康持久的人际关系。 书中考察了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三种依恋模式对一个人社交能力、情感关系以及身心健康的影响,区分了能够给双方带来有益影响的 正向依恋关系 和具有危险后果的 情感依赖关系 ,并探讨了培养积极互依的人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帮助人
当我们从古往今来的伟人身上撷取生活的智慧、人生的启示时,经常会发现人生充满了各种 不可预期性 ,很难有简单、明确的指引法则。因此,我们在面对它们时要靠自己的智慧去筛选。 本书专为当代青少年而写,作者王溢嘉汇集88篇寓意深刻的哲理故事,为青少年呈现大千世界的心灵万象和智慧长流。它如同一盏明灯般拨开迷雾,指引前进的方向,让读者获得启发,做出明智的选择。这88篇文章同样也是中考、高考优质作文范本,帮助读者开拓写作思路,激发写作灵感,提升文笔,创作出新颖而精彩的作品。
《理解人性》: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曾经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露天讲坛,举办每周一次的面向公众的心理学讲演,该演讲持续了一年多时间。《理解人性》正是由这些讲稿汇集并加以整理而成,旨在使普通大众了解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同时对这些原理在日常关系处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阿德勒所指的日常关系不仅包括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同伴的关系,还包括人的生活风格。 本书全书分为两大部分:上篇 人的行为 ,下篇 性格科学 ,共13章。总体而言,阿德勒通过本书想要达到三个目的: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在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教会个体认识自己的错误;指导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生活。换句话说,阿德勒写作《理解人性》的基本动机之一,是要使人们自觉地掌握和运用关于人性的科学,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
左脑右脑谁说了算?是你在决定还是你的大脑在替你决定?人该为自己的罪行负责吗?开创认知神经科学的思想家加扎尼加被誉为脑科学界的斯蒂芬·霍金。他在这本书里用“睿智而不夸张”的语言从脑科学的角度阐释自由意志问题,讲述了人类大脑的作用机制、意识的来源、社会意识的进化以及自由意志观念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他告诉我们,人的思维是大脑整体运作的结果,既有从上而下也有从下而上的机制。本书还涉及物理学、社会学中那些会决定“我”的部分。这是一本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观的书。
本书完整地叙述了异常心理学的概念、范围、分支、案例与矫治方法等,是了解异常心理学的权威读物。书中详细描述了"非正常心理 症状的表现、各种矫治方法和技术,并对各症状的社会起源进行探讨。作者耗时4年深入进行社会调查,涉及诸多异常家庭及医院精神科,记录下一个个生活在社会另一角落的心理障碍者案例,并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双重角度分析此类"非正常群体 的心理状况。现代社会中,异常心理群体不在少数,书中的例子也许就出现在我们身边,如何理解与看待心理障碍人群,助其缓解症状,亦是本书的参考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