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从何而来?它又将走向何方?理查德·道金斯以其特有的智慧和对复杂事物条分缕析的能力让我们得以直面这些谜题。《纽约时报》将他的写作风格描述为“那种让读者感觉自己像个天才的写作”。 《基因之河》是理查德·道金斯在继《自私的基因》之后的又一经典作品,一本以现代生物学观点来解释生命进化过程的科普读物。道金斯将生命的进化过程比作一条基因之河,在时间长河中,基因相互碰撞和重组,不断分叉,不断消亡。值得一提的是,道金斯还在书中分析了实现生物信息在宇宙范围内爆炸需要跨越的各个可能门槛,让我们得以对生命未来会走向何方有所想象。 《基因之河》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科学大师书系”图书之一。“科学大师书系”精选了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10本经典著作,其作者既是世界一流的思
《社交天性》是社会心理学家马修·利伯曼解读人类“社会脑”的权威之作,它告诉我们为什么在充满合作与竞争的智慧社会中人们喜爱社交又相互连接,个人的社会影响力如何得以发挥,书中处处充满了令人惊喜的洞见。 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善于社交,而有的人总是充满障碍? 为什么智商越高的人越难相处? 心痛对人的伤害甚至超过头痛? 慈善组织如何激发人们的捐赠行为? 比金钱更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方式是什么? 针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如何理解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如何与他人合作,到如何帮助孩子高效学习、如何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社交天性》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和建议,为我们讲述人类社交的三大驱动力。 这是一本兼具科学性和通俗性的读物,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研究者们如何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还可以借助本书
《原始体验的边缘》的文字内容只是其要呈现内容的一部分,需要读者与作者的进一步解读,方能体现其真正价值。文字内容是静止的,表现出的只是其本身而非其他。而《原始体验的边缘》潜在价值的发挥有赖于其在多大可能上帮助读者以一种新的、更多衍生的方式对其所呈现的内容(现在看到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进行理解。作为分析者,我们试图帮助被分析者努力从各种形式的已有体验(他对自我的有意识和无意识“认知”)中解放出来,这些体验困扰他并阻止他以一种新的方式理解那些未知体验。发展一种新认知方式的价值不仅在于使个体获得更多的自我认知,更重要的是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思想、情绪和感受。每一种新观念,无论多么有价值,都会立即成为阻抗的一部分,在这种阻抗中,新知识已被纳为原有认知的一部分,必须用一种新的认知过程方能理解
《荣格心理学》收录了荣格的经典之作《心理类型》与《荣格自传》。《心理类型》是人格类型理论的源头,荣格的心理类型学发展出了社会人格学、威尔莱测试、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科尔斯人格气质量表、艾森克个性分类、NEO-PI-R等多种人格理论;《荣格自传》中,荣格毫无保留地打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读者一起探讨他那精彩的一生和他毕生研究的精神世界。阅读本书后,读者能够根据内心体验来了解自己、读懂他人,更好地探索心理世界的奥秘。
孔刃非编写的《汉字创造心理学》从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哲学与全息学等角度,系统研究“汉字创造”所需要的“文化平台”,及其蕴含的人类进化的文明特征、汉族先民的心理特征、汉民族的心理文化特征,全面揭示了汉字创造逻辑中固化“思维能”、“智力能”、“创造能”、“文化能”等各种“能量”,对汉字创造的性质、特征与各种技巧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汉字创造心理学》构建了汉字研究的一个全新的原创的学术体系。
心流 是指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 这种状态下,你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在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们会有一种充满能量并且非常满足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自己非常喜欢、有挑战并且擅长的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体验到心流,比如爬山、游泳、打球、玩游戏、阅读、演奏乐器还有工作的时候。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在30年前,在大量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 心流 的概念。本书系统阐述了心流理论,进入心流状态的条件,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阐述如何进入心流状态。对心理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心流》和《发现心流》是理解积极心理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理论素材;对大众读者来说,更是提升幸福感和效率,获得积极人生的行动指南。
项目管理理念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普遍认可的先进管理理念,并渗透各行各业,尤其是在工程和信息领域已经构建了与行业本身相适应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尽管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专业人员开始学习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但是在医药研究领域还并未构建出与行业本身特点相适应且可以指导日常临床试验项目管理、解决本行业从业人员日常管理问题或困惑的工具书。也正因为如此,本书的编著者尝试将个人在医药研究领域近20年的行业经验与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相结合,期望为读者提供一本可以快速上手、翻开即用的临床试验项目管理工具书。 临床试验是一项有逻辑、有步骤、多学科、多团队的综合性复杂系统工程,而项目管理也有自身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方法论。当前市面上已经有大量业务领域专家撰写的书籍教授如何
《灵性逃避》作者罗伯特?奥古斯都?玛斯特斯,理性地批判了世人对当下某些心灵成长方式的误用,并运用心理学的见解,深入探讨了滥用这些方式的情形,以及用修为来掩饰那些未能解决或被忽略的心理问题,包括自我批判
本书全面阐述了心理测验的历史、原理和应用,是业界公认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一本被广泛采用的教材。本书是其2007年第5版的足本影印。? 本书的目标是教给学习者有关心理测验的特点、目标以及广泛的影响。书中除了阐述传统领域,还纳入了神经心理测评和老年测评、测验的误用及滥用、对学习不良的测评、特殊背景下的测验、种族智商差异、成就测验中的作弊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对的被广泛应用的一些测验进行了描述和评论,考察了测验过程的微妙差别,对测验智慧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将特殊领域科学研究主题的成果和测验工具的发展与应用巧妙而有机地结合。 本书可作为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双语教学的教材,以及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书。同时,由于其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因此,它也适于政府、企事业、医疗、司法等各行各业相关专业
科普作家萨拉维茨生于一个美国犹太中产家庭,她在20世纪80年代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时,不幸对药物成瘾,在治疗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美国戒瘾制度的阴暗面,此后20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改变成瘾治疗的困局。在讲述自己人生轨迹的同时,她从神经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药物学等角度,对成瘾的本质、原理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她发现,成瘾是一种学习障碍,每个人成瘾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根本不存在一种“一刀切”的戒瘾方式。与其说上瘾是一种堕落或心理疾病,倒不如它说是多种不同疾病的统称。只有了解每个人成瘾背后的不同因素和机制,才能深入成瘾的核心, 终解开上瘾之谜。
《客体关系入门(第2版)》的特色是作者以自己的治疗经验穿插了许多案例,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地体会治疗过程,从而将各种概念融会贯通。该书不仅可以作为客体关系治疗师的入门和综合性指导用书,也不失为一本趣味盎然的介绍客体关系的读物。客体关系理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今最为重要的发展,被誉为现代精神分析的“”。在这本具有开创性的著作中,作者以回答读者问题的形式提纲挈领地阐述了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他们用富于生动性和文学性的语言将客体关系原本纷繁复杂的概念通俗易懂地娓娓道来。
世界上很聪明的网站Edge,每年一次,让100位优选很伟大的头脑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共同解答关乎人类命运的同一个大问题,开启一场智识的探险,一次思想的旅行! 作为Edge系列之一,《心智》一书着重关注了心智、意识、人格和情绪的种种问题,以及大众感兴趣的幸福、学习、记忆等话题。 心智是一个困扰哲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和艺术家数千年的谜。约翰·布罗克曼汇集了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用简短易懂的文章介绍了涉及人类心智、意识和大脑的深刻思想和前沿理论。 本书作者包括语言学家和认知心理学家史蒂芬·平克、心理学家·津巴多、认知科学家和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等。
本书是有关中国人心理/文化研究的里程碑著作。作者作为国际本土心理学的引领者,以其深厚的东西方文化学术背景,深入剖析了中西文化的各个层级,期望以此勾勒出中国和西方在认知和情感风格上的差异。本书从理性、关系、对称性与和谐性的概念出发,将东方和西方文化视作彼此的镜像世界,进行对照式的探讨。本书对于文化和本土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具有很高的理论和研究价值。
《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集刊创刊于2013年,原名《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2019年改名为《心理传记与质性心理学》,并由原来的年刊改为半年刊。现已出版到第12期,前12期在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第13期转到我社出版。本集刊由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剑虹、苏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电芝主编。本集刊旨在凝聚国内人文心理学的力量,为国内质性心理学的研究提供学术阵地,同时也为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