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心理科学的助推下,西方心理学近年来突飞猛进地发展了起来。市面上太多西方心理学著作和通俗读物,读者们阅读的时候有这样的疑问:那些基于西方人群的令人震撼的心理学实验,和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关系?看似充满了逻辑和科学,可是真的适用于5000年来思维体系完全不同的生活和工作吗? 根植于传统中国的阳明心学,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人人津津乐道。可是,斗转星移,世事变迁,那些经典阳谋真的可以穿越时空,永远奏效吗? 作为读者,我们多么渴望这两类让我们醍醐灌顶的真理,到了我们的手里,能真正从知道变为做到。 是否有这样一个对两类心理学都烂熟于心,东西真实融会贯通的学者?有没有对上述两方面比较全面了解之后,提出了的创造性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学者? 如果有这样的学者,他能否用中西无缝兼容的方式、读者可以接受
本书是一本大学生通过绘画心理技术自助心理成长的书。 全书分为三篇:上篇“历历如绘”,讲解绘画心理学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基本的绘画解读流程等;中篇“自知之明”,通过引导大学生在书中绘制丰富多样又有针对性的主题画了解自己心理的认知状况、情绪状况、意志力行为状况、人际关系状况等,在了解的基础上引发思考;下篇“知行合一”,在上篇绘画心理学知识以及中篇自我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绘画以及相关心理技术指导大学生调整心理状况,在绘画的过程中调整内心,包括改变认知,改善情绪,提升专注力,增强意志力、行动力和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书一共包括四个详实的心理治疗案例。在这四个案例中,作者有一次差点被病人杀死,另一次遭到猛烈攻击。尽管如此,作者还是能活着讲述这些故事。 书中每一则案例的记录都非常详实,包括大段的治疗对话、治疗笔记,还有心理治疗师的内心感受和深度自我反思。 作者以侦探小说的方式,描写了他的心理治疗过程,他认为,很多时候心理治疗师和病人的界限并不是很严格。不过是各种事件的幸运组合,最终决定了谁会躺在躺椅上,而谁又会坐在躺椅后面。其实,心理咨询师会经常发现,真实的人生,往往比小说还要离奇。
《我们内心的冲突》是卡伦·霍妮理论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做了很多违背本心的选择和决策,于是产生了主宰我们人生的种种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我们不但虚构了“理想化意象”自欺欺人,通过“外化”把责任推给他人,还基于不同的性格倾向发展出一系列各不相同的防御策略。但这些策略不但没有消除冲突,反而使我们深感恐惧、焦虑和 望,以致在神经症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在书中霍妮讨论了这些冲突的主要类型和它们的各种表现形式,分析并归纳了各种相互矛盾的态度和倾向,指出被这些冲突所扰之人旨在解决冲突的努力结果怎样导致失败并陷入恶性循环,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冲突的建议和设想。全书专业而不刻板,以女性特有的温柔细腻将问题娓娓道来,让我们得以第三者的姿态观察自己,分析自己,从而改变自己, 终获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