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系统而全面的经典著作中,作者不仅以生动、清晰的风格论述了移情和阻抗这两大基本技术,而且论述了与精神分析环境相关的主题,为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框架。作者在书中也明确区分了来访者与分析师的“真正关系”“工作联盟”和移情关系。 对系统学习过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计划从事或正在从事心理咨询的人,以及心理咨询专业的师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心理咨询导论 (第4版) 》是心理咨询专家麦克劳德教授的又一力作。新版增加人际沟通分析等四个关于咨询关键问题的新章节,拓展在线咨询、户外治疗、残障人士咨询等方面的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每章包含导言、结论、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和拓展阅读,帮助读者更深入学习。
这是一本用推理和理性研究人类决策行为过程中不符合理性、不符合“规则”的书。而那些不符合理性又不符合规则的决策行为,通过作者敏锐的观察、大胆的假设和小心的求证,却又存在着相当一致的规律性,那就是齐当别决策法则。齐当别决策法则指的是一种“决策表征系统,认为决策者在诸多决策中趋于采用单一策略,即对于二择一决策问题,决策者会‘齐同’掉选项在某一维度的差别,并以另一维度的差别作为最终决策依据,即选择在另一维度上效用更大的选项”。本书以此齐当别决策法则作为一条红线,串落起四大决策领域(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跨期决策,空间决策)中存在的多种与现有决策理论预测不相符合的异象(Anomaly),然后将它们之间的共性一一展现出来,表现出齐当别决策法则强大的解释力。 作者从现实生活和个人体验中寻找养分,
本书以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反思为主要研究线索,将自我、理性、情感等诸多现代性因素纳入动态发展的社会思想史视域中,在厘定并反思现代社会理论中有关“结构-行动”这一经典命题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展开日常生活与历史时间两个人文向度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反思,为当代情感社会学研究提供反思性理论的研究探索。
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病理现象。目前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自伤的多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其组合虽然能从群体水平上预测自伤行为,却不能解释这样的现象:两个遭遇同样困难情境、有着同样危险因子的青少年,一个选择了攻击他人,一个却选择了自伤。 本书遵循现象学的理念,“回到事物本身”,即回到自伤者的生活经验本身,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自伤行为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刻画;并针对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检验,以进一步验证质性研究的结果。 ,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提出可参考的自伤干预思路,以期能进一步提高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效率。
......
自恋,在科胡特的用语中,不是贬抑的字眼。自恋在发展上来说,不只是为了通往客体爱而必须克服的暂时阶段,它有朝向成熟的单独发展,与客体爱的发展并肩前进且彼此纠缠。如今科胡特勾勒出自体心理学的大纲。他以这个新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症状与症候群。他把自体摆在人格的最中心,检视它在健康与疾病中的起源、成分与发展,并引以为跳板,来讨论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精神分析的治愈与结案阶段的概念。 海因茨·科胡特以丰富的临床资料细心地支撑其综合论述,因而在解释传统既定的理论所无法充分解释的临床观察方面,他不惜与传统决裂。《自体的重建》这本书。包含了很多具挑战性的想法。自体心理学与冲突理论的关系究竟如何?与自我心理学呢?与俄狄浦斯情结呢?地说,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分析师如何知道,何时他的病人已经被“治愈”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