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十九版 中文平装 理查德格里格津巴多社会大众普通心理学入门书籍高等教育考试教材考研人民邮电出版社
    •   ( 882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格里格,(美)菲利普·津巴多 /2016-01-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心理学与生活》是一部心理学经典教科书,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在美国及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着很高的知名度。美国ETS将《心理学与生活》推荐为GRE心理学专项考试的主要参考书。开创这本书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曾因斯坦福监狱实验而闻名世界,更因撰写《心理学与生活》和主持电视系列片《探索心理学》而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 我国心理学界有不少教师多年来一直在用本书英文版作为教学用书。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精心翻译。正如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中译本在国内出版的十年来,累计发行50余

    • ¥79 ¥158 折扣:5折
    • 桑德尔·费伦齐的心理遗产:从幽灵到先驱
    •   ( 293 条评论 )
    • [美]艾德丽安·哈里斯Adrienne Harris) [美]史蒂文·库查克( /2023-04-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桑德尔 费伦齐是谁?他是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天赋的学生,也是其著名的病人、同事、继承者和对手。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学家、教授和讲师,他极富盛名、非常有影响力且相当受欢迎。然而,随着他对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的深入探索和研究,他与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和矛盾,终导致他的许多作品被禁止翻译或出版。他也因此成为精神分析恢宏历史上的一个幽灵。 在本书中,两位编者携手众多国际领先的费伦齐研究学者为桑德尔 费伦齐正名,通过讲述其人生故事、研究理论和临床技术,描绘了其工作对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以及当代关系性精神分析发展的影响,并恢复了其应有的先驱地位。 本书涵盖丰富的临床片段、发掘的历史资料和当代的理论探索,兼具故事性和专业性,对所有心理学理论背景的

    • ¥66.4 ¥118 折扣:5.6折
    • 团体心理治疗(第10版)(心理学译丛)
    •   ( 264 条评论 )
    • [美]玛丽安娜·施奈德·科里杰 /2022-02-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团体心理治疗》首次出版于1977年,经过40年的精心打磨、升级换版,已成为团体心理治疗领域极其重要的著作。本书充分阐释了团体过程的基本议题和关键概念,并为团体领导者如何在各类团体工作中运用这些概念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全书共3部分11章。部分(1~4章)介绍了团体工作中的基本议题,如团体工作的多元文化视角、团体工作者的角色、团体协同领导模式、团体中的伦理规范和法律问题以及团体咨询的理论和技术等;第二部分(5~9章)探讨了不同阶段的团体过程,从团体的组建、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到结束阶段;第三部分(10~11章)展示了团体在学校和社区机构中的应用,并示范了针对儿童和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不同群体的团体方案设计。 本书内容全面、体例新颖、案例丰富,将理论观点与实践思考、团体技巧及应用反思等融为一体,不

    • ¥50.1 ¥89 折扣:5.6折
    • 成为我自己 欧文亚隆回忆录 简体中文版 名人传记心理学读物 心理治疗师浮生一日 心理健康读物正版书籍新华书店文轩网旗舰店
    •   ( 1439 条评论 )
    • [美]欧文·D.亚隆(IrvinD.Yalom) /2019-06-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这本回忆录见证了亚隆思想与作品诞生的过程。让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移民家庭的爱恨与梦想,以及一段心理治疗发展史的吉光片羽。他一贯的真挚,不管是对父母的遗憾、对妻子的爱恋、对亲友的思念、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尴尬的旅行经验、后悔写下的小说......在在令人动容。他那不畏困窘的分享,彷彿散尽人生最后的力量,也要以一己生命能量照亮众人。亚隆一生所疗愈的不单单是诊间的病人,还有遍布全世界的读者。他说:「我每天收到的信件提醒我,遥远的国度有一个人,我对他是有帮助的。」这一次,亚隆将书写对象转向他自己,记录下他「成为自己」的历程。对读者而言,亚隆对生命与专业的反思是一种邀请,邀请你我跟著他的步伐探索自己人生的意义。

    • ¥56.4 ¥99 折扣:5.7折
    • 自体心理学 科胡特青年治疗研讨会文集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65 条评论 )
    • 无 /2022-01-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海因茨·科胡特的理论对我们关于自体发展的思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书强调了这些理论的临床应用。本书聚焦于在大学设置下对青少年的治疗,在前七章讨论自体心理学理论后,从第八章开始每章都以一个研讨会参与者的案例报告开篇,这些案例为科胡特关于临床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依据。阅读科胡特对案例报告直接却一贯深思熟虑的反应,读者可以追溯自体心理学基本概念的产生。尤其是科胡特用了大量的临床例子来揭示:独特的自体客体功能对青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作用。编者埃尔森对演讲和案例讨论的记录指出了科胡特对案例的回应与他后来的理论观点之间的关键联系,是特别有帮助的。那些对自体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以及所有与年轻人一起工作的人,无论是心理治疗师、教师还是社区工作者或者养育孩子的家长,都将因科胡特描述临床和理论反思过程的

    • ¥68 ¥136 折扣:5折
    • 成为我自己:欧文·亚隆回忆录
    •   ( 257 条评论 )
    • [美]欧文·D.亚隆(Irvin D. Yalom)... /2019-06-20/ 机械工业
    • 欧文·D.亚隆(Irvin D. Yalom)作为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享誉 的畅销心理小说作者。本书是他个人的回忆录,从私人的角度回顾了他一生中的重大事件和故事,让我们看见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移民家庭的爱恨与梦想。不管是对父母的遗憾、对妻子的爱恋、对亲友的思念、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尴尬的旅行经验他都一一道来,令人动容。

    • ¥55.9 ¥99 折扣:5.6折
    • 助人专业督导
    •   ( 352 条评论 )
    • [英] 彼得·霍金斯Peter Hawkins)[爱尔兰] 艾斯琳·麦克马洪Aisling McMahon) /2022-05-01/ 人民邮电出版社
    • 助人专业工作者肩负着他人及社会的信任,当事人往往会对其敞开心扉,所以专业工作者需要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格外保持谨慎。正因为如此,助人专业工作者很容易出现职业耗竭,产生倦怠感,所以做好自我关怀也同样重要。而督导是可以兼顾这两方面的专业行为,但是目前在国内,好督导很稀缺。 本书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督导实践与研究经验,从督导双方的专业成长过程谈起,再转向督导的不同面向,即个别督导、团体督导、机构中的团队督导,一直到建立整个机构的督导与专业成长文化为止,循序渐进,引领助人领域专业工作者由点到面、由线到面,扩展自己的视野。对于受督导者,本书可以促进其思考自己的助人动机、督导动机及职业成长;对于督导师,本书可以促进其从更宏观的角度、从更高层次看待督导,让督导不因思路受限而困于一隅;对于组

    • ¥55.7 ¥99 折扣:5.6折
    • 面孔吸引力的认知偏好:进化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
    •   ( 73 条评论 )
    • 张妍 /2020-12-01/ 科学出版社
    • 面孔吸引力对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线索,其引起的情感体验也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虽然爱美是人的天性,但是我们并不清楚有吸引力的面孔是如何在认知系统中产生作用的,以及其是否具有进化的意义。目前,关于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的神经机制的研究尚少,且多是来自西方文化背景。因此,本书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从进化认知神经科学的视角,利用眼动、ERP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开展研究,为中西文化背景下关于面孔吸引力的认知机制,以及我国古典美和现代美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依据。本书基于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的前期研究,揭示了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的特异性、加工特点、影响因素、刻板印象、晕轮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丰富了面孔吸引力认知偏好的实证研究。

    • ¥50.1 ¥89 折扣:5.6折
    • 离异与回归(情感研究的人文反思与当代定向)
    •   ( 4 条评论 )
    • 徐律|责编:马明 /2020-09-01/ 中国社科
    • 本书以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反思为主要研究线索,将自我、理性、情感等诸多现代性因素纳入动态发展的社会思想史视域中,在厘定并反思现代社会理论中有关“结构-行动”这一经典命题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展开日常生活与历史时间两个人文向度的情感社会学理论反思,为当代情感社会学研究提供反思性理论的研究探索。

    • ¥54.2 ¥96 折扣:5.6折
    • 心理学导论(原书第9版)(原书第9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130 条评论 )
    • (美)韦恩·韦登(Wayne Weiten) 著;高定国 等 译 /2017-01-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美国一流高校中使用量大的心理学教材之一,由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卓越教学奖得主韦登教授撰写。本书从整体性和多样性方面展现了心理学的研究主题,阐述了研究过程及其与应用之间的密切联系,不仅强调了心理学家知道(或不知道)什么,而且强调他们如何试图解决问题。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开放性的问题,检验他们关于行为的假设,把心理学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 ¥72.5 ¥125 折扣:5.8折
    • 自体的重建 (美)科胡特 著,许豪冲 译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美)科胡特 著,许豪冲 译 /2015-06-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自恋,在科胡特的用语中,不是贬抑的字眼。自恋在发展上来说,不只是为了通往客体爱而必须克服的暂时阶段,它有朝向成熟的单独发展,与客体爱的发展并肩前进且彼此纠缠。如今科胡特勾勒出自体心理学的大纲。他以这个新的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症状与症候群。他把自体摆在人格的最中心,检视它在健康与疾病中的起源、成分与发展,并引以为跳板,来讨论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精神分析的治愈与结案阶段的概念。 海因茨·科胡特以丰富的临床资料细心地支撑其综合论述,因而在解释传统既定的理论所无法充分解释的临床观察方面,他不惜与传统决裂。《自体的重建》这本书。包含了很多具挑战性的想法。自体心理学与冲突理论的关系究竟如何?与自我心理学呢?与俄狄浦斯情结呢?地说,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分析师如何知道,何时他的病人已经被“治愈”了?这些

    • ¥53 ¥211 折扣:2.5折
    • 荣格心理学手册(精)
    •   ( 4 条评论 )
    • 编者:(英)雷诺斯·K.帕帕多普洛斯... /2019-03-01/ 中国人民大学
    • 雷诺斯·K.帕帕多普洛斯编的《荣格心理学手册(精)》是 部全面系统地分析阐释荣格心理学的著作,由荣格心理学领域 的专家或分析师共同撰写而成。 本书系统而 地阐释了荣格心理学中的各种理论、实践和应用,具体论及荣格心理学中的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原型、阴影、阿尼玛与阿尼姆斯、心理类型、原我、移情与反移情、个体化、主动想象、荣格式释梦、炼金术,以及分析心理学视角下的宗教和艺术等各个主题。 作者们用清晰易懂的语言将这些晦涩的理论概念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迅速全面地把握荣格心理学的整体框架和脉络,从而为读者打开荣格心理学的大门。

    • ¥72.82 ¥128 折扣:5.7折
    • 行为与社会科学统计(第5版)(心理学译丛)
    •   ( 113 条评论 )
    • [美]亚瑟·阿伦 埃利奥特·库珀斯 伊莱恩· /2021-04-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行为与社会科学统计》(第5版)介绍了行为与科学领域基本的统计方法,包括用图表展示数据的顺序、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和Z分数、相关与预测、正态曲线、样本与总体、概率、假设检验导论、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检验、理解统计显著性、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导论、卡方检验以及总体非正态分布时的检验方法、统计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等。 本书主要有以下五大特点:*,强调定义公式的核心地位,注重统计逻辑,进而降低理解公式的难度。第二,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巩固读者已经形成的统计逻辑思想。第三,列举大量应用统计学以及呈现统计结果的案例,提高读者的应用能力。第四,强调统计学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注重激发读者的内在动力。第五,在传授统计学知识的同时,培养读者的科学研究素养。 本书适合作为心理统计学初学者的参考资料

    • ¥55.2 ¥98 折扣:5.6折
    • 阅读的眼动经典实验
    •   ( 135 条评论 )
    • 于秒等 /2024-10-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权威数据库中选择阅读研究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前沿性和代表性的文献进行系统介绍。介绍的文献内容涉及阅读中的眼动控制模型,阅读知觉广度,阅读过程中的副中央凹加工,阅读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因素影响,眼动与阅读中的个体差异和中文阅读研究等。对于每篇文献,本书均统一对实验的背景知识、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进行简要介绍。此外,对每篇文献的后续应用及影响进行简要评述,同时附上延伸阅读文献,便于有兴趣的读者深入学习。

    • ¥55.7 ¥99 折扣:5.6折
    • 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发生过程研究
    •   ( 3 条评论 )
    • 鲁婷|责编:赵丽 /2020-11-01/ 中国社科
    • 自我伤害行为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病理现象。目前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自伤的多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或其组合虽然能从群体水平上预测自伤行为,却不能解释这样的现象:两个遭遇同样困难情境、有着同样危险因子的青少年,一个选择了攻击他人,一个却选择了自伤。 本书遵循现象学的理念,“回到事物本身”,即回到自伤者的生活经验本身,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自伤行为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详细刻画;并针对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检验,以进一步验证质性研究的结果。 ,针对这些研究发现,提出可参考的自伤干预思路,以期能进一步提高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效率。

    • ¥51.78 ¥95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