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身后事》主要内容是一组有关鲁迅的研究文章,包括探讨鲁迅致死的原因、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鲁迅的述评、鲁迅著作整理出版中的问题,这些都属于鲁迅身后事的范围。此外,书中还有一组对鲁迅同时代作家例如胡适、朱自清、聂钳弩等人的研究文章。
《医易同源》(作者胡瑛君)以《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为基础,并结合其他相关内容,试图以五运六气作为切入点来揭开中医学神秘之面纱,探求中医学产生之根源,还中医学本来之面目。一、《医易同源》的前半部分,主要分析和研究的内容有:中医与易经的关系;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四季变化与伤寒、温病、脾胃的关系;药物药性的判断及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运、气”与药物药性的关系;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与组方原则;以及关于对中医的发展和中西医相结合的思考。二、本书的后半部分别是: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运气”的运行规律推演出的六十年(一甲子)五运与六气的变化情况;年运与六气的变化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的变化与疾病产生的关系以及治疗原则等内容。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来在高校的法律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律师实践,从理论的层面对涉外法律英语的词汇特征、句法特征展开研究,意在授之以渔;其次,作者结合涉外法律事务中的案例,研究涉外法律文书中常见通用条款的写作,再逐步过渡到涉外法律文书的规范写作研究,意在授之以鱼。 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是涉外法律事务人员以及高校法律英语研究者、学习者的有益参考书。
《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对现代之初的知识界发动了猛烈攻击,以清晰的条理和富于雄辩的论述向我们揭示了现代文学的大人物们身上的阴暗面:他们蔑视和憎恨普通人,甚至达到了毁灭人性的地步。
《中国文学名家新评:创意阅读》作者提倡深度阅读,还是信息化环境下的阅读对策。信息化给人类的认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创新力带来了巨大变化,然而,人类社会同时也面临着泛信息化的危险。个性有被消弭的痛苦,思维有被弱化的困惑,思想有被简化的尴尬,人文精神接受着信息变化多端的挑战,深度阅读正在被媒体信息阅读所取代。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的书》,对此有深刻的洞察和分析。该书作者是美国人大卫·丹比,《纽约》杂志一位影评家。他痛感信息社会瞬息万变对于人们生活的负面影响。他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个读者,而变成了一个只读新闻、时事书籍以及各种各样的杂文的读者。更可怕的是,“我拥有信息,但没有知识;我拥有观点,却没有原则;我有本能,却没有信念”。1991年,大卫·丹比四十八岁重返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与十
应激和应对是同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现象。本书整合了关于应激的心理学、社会学和生物学观点,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心理应激(精神压力)这个当代人最为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论证了心理应激和应对策略同心身健康之间的关系及其心理生理机制,探讨了心理应激条件下人的心理调适问题。
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辛弃疾……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学家都生活于唐宋时期。这是继先秦两汉之后,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二个经典时代。秉持“文以载道”的精神,他们的作品为唐宋之际兴起的士人阶层提供了一套理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曲折反映了当时即将形成以及已经形成的新型社会秩序。 本书将唐宋文学放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脉络里进行重估,也对很多具体问题提出了耳目一新的见解。比如李白能够写出了简洁鲜活、明朗自然的诗句与他的异族身份密不可分,激昂旷达的盛唐诗风与武周革命改变了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有关。相较被简化的“唐诗宋词”,作者特别强调了古文与宋诗。它们使士人摆脱了出身门第的束缚,更加看重内自我的人格实现,表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对宋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罗杰·霍克著的《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7版)》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导论性书籍和心理学研究类著作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深入阐述了心理学目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全书分为十个专题,分别为: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意识和知觉,条件作用和学习,认知、记忆和智力,毕生发展,动机和情绪,人格,心理障碍,心理治疗以及人类互动和社会行为。 自1992年首版以来,《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一直是备受推崇的心理学书,成为世界各地许多大学和中学的参考教材,且已被译为6种语言。作者罗杰?霍克不仅是一位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很好的教育家和作家,他用自己简练的思维和生动的语言,将“枯燥的”心理学经典研究,变成了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阅读此书,会让你感到心理学将不再“枯燥
作者研究的悬案与论争》。
佛教与文学的交叉感应在中国传统学术上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近年来成为学术热点。历来囿于诗文的正统地位,研究者多把目光放在佛教与诗文的关系上。对佛教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的探讨,则相对较少,而从母题的角度对佛教与六朝小说关系的系统研究,则更不多见。从这个角度来说,其选题是颇有创新价值的。
“声律启蒙”是古人学诗作文的综合性入门课,集中体现了汉语之美。“云对雨,雪对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桃里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在私塾书声中滋养了一代代中国孩童,包括鲁迅、老舍、蔡元培、陈寅恪等文史大家。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丁慈矿,二十年来带领孩子们读对韵、对对子,他从历代声律读物中精心甄选,按汉语拼音编韵,融入现代元素,将适合孩子的对韵汇编成书,于是有了这本《给现代孩子的声律启蒙》。 这本贴近孩子、富于童趣的小书,激活传统经典,传承优雅汉语,只为帮助孩子成为爱生活、有情趣、懂审美的现代人。 本书配有童声朗读音频,还特别邀请到全国的《苔》诗谱曲演唱者梁俊,为全书录制诗性领唱音频,孩子会唱就会背,会背就会对。插画师阿毛毛连通孩子脑洞,创作极具现代感的中国风插图,营造出图
《漫画黄帝内经素问:治疗卷》以漫画的形式介绍了异法方宜论、移精变气论、刺志论、针解、离合真邪论、刺齐论等。
《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第5版)》生动而详细地考察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重要批评流派,是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入门书,其中主要涉及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读者导向批评、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非裔美国文学批评、酷儿理论和生态批评等。对于这些重要的“主义”或“流派”,作者既梳理得清晰,也分析得透彻,可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为有助于读者学以致用并使其完善阐释方法,本书独辟蹊径,让所有流派的批评方法都围绕同一部小说《好小伙布朗》展开,呈现出文学批评的丰富潜能。书后附有德里达等人的五篇重要论文,与书中相关的理论方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作为专业教材,本书可与的同类教材互补互动,让初学者登堂入室
贡献在读者诸君面前的,是青岛大学与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组建的鲁迅研究中心编印的“鲁迅研究年鉴书系”的第五本。年鉴能够坚持到今天,端赖两个单位的领导和诸多撰稿朋友、读者朋友以及出版方的鼎力扶持,我们唯有更加努力地工作,以酬诸位的厚望于万一也! 2006年是鲁迅诞辰一百二十五周年、逝世七十周年,也是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五十周年,因此,本年度的年鉴,特别开设了“纪念”一栏,汇集了数篇有代表性的讲话或文章,略代编者的一瓣心香,遥寄我们心中永远的尊崇和由衷的敬仰! 本辑年鉴,还增加了几个栏目,细心的读者一看便知。首先是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的介绍。设计这个栏目,是受到来稿的启发,它和我们一直在努力进行的述评栏目,属于异曲同工的内容。书评一栏。就更是这类设想理所当然的延伸了。
网络文学理论批评体系的建构,要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一方面要立足文学作品本身,细读网络文学作品, 引导读者以批判性的眼光来阅读作品;另一方面要立足网络文学现场, 解读网络文学 。面对无序的网络作品与茫然的网络文学批评, 找到标志性的关键词,是理解的网络文学的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因此本书从网络文学现场选取100个关键词,试图通过这100个关键词来认识网络文学,理解网络文学。这100个关键词涵盖了网络文学的六个层面:网络文学本体、网络文学特质、网络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体式、网络文学产业与网络文学批评。
《唐代长安佛教文学》由王早娟著
本书由作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和新世纪部分文章中选出。本书作者认为,《红楼梦》是文学作品,阅读中凡会心处常有诗意美感在,它能开阔人的眼界,提升人的精神。作品的不朽价值无论是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无不仰赖其审美品格来实现。这是她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因而有关作品本身包括人物开掘、情节剖析、意蕴阐发等文章是本书的主体。作者在《红楼梦》这一精神家园中不懈地寻觅,探求艺术的奥秘和人生的真谛,所发皆为真诚的“会心”之言。
诗、赋是唐代科举考试中文学性极为突出的文体,时人颇有因二体高第者,体现了文学在唐代取士活动中的意义。本书共收作者关于唐代科举考试中诗、赋方面21篇学术文章,从试赋概念、试赋演进、诗赋形式、诗赋内容、文化精神等多层面对唐代应试诗、赋展开研究。作者在研究中既有对二体动态与静态的综合考索,又有对二体文体意义、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的讨论,表现出了相对的深入性和系统性,同时具有对已有研究进行补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