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清晰、简明、易读的方式阐述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展开了超个人心理治疗的崭新地图。全书分4部分,共9章。部分介绍了超个人理论;第二部分介绍了各种超个人心理治疗取向的精华,并说明了各家的优缺点;第三部分讨论了各种超个人相关的重要议题;第四部分则总结了超个人心理治疗实务的原则。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之所以未能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事特(疾病)时,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不同的概念体系及理论构架,中、西医的概念不能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自由流易,使得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只要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建立一个中介概念体系,就能使中、西医的概念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等价、自由流易,从而实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为此我们选择了中医外感热病学(包括伤寒论与温病)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为突破口,成功地实现了二者的理论体系的融合,顺利完成了《伤寒论现代解读》一书。本书的用意并不止于此,旨在找到跨越时空,使“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实现融合的方法,推而广之,找到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科学文化交融的方法。
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朝官修的对外关系档案数据汇编,计有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现在整理出版的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编成于清咸丰六年(公元一八五六年),其内容起自道光十六年四月一一十七日(公元一八三六年六月十日)许乃济奏请弛鸦片烟禁,讫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七日(公元一八五O年一月十九日)广东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获得胜利,为时计十三年又七个月。害中收集的档案资料,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关于次鸦片战争的。这书编成以后,只有钞写本存在清宫中,到一九三O年纔由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影印出版。现在本书影印本已经不易购求,而书中所辑大量档案资料又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所必需,因此,我们把它整理排印。
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之所以未能融合,是因为在研究同一事特(疾病)时,各自采用了不同的参考系,形成了不同的概念体系及理论构架,中、西医的概念不能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自由流易,使得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只要找到二者的共同参考系,建立一个中介概念体系,就能使中、西医的概念在对方的理论构架内等价、自由流易,从而实现中、西医理论体系的融合。为此我们选择了中医外感热病学(包括伤寒论与温病)与现代感染病学的融合为突破口,成功地实现了二者的理论体系的融合,顺利完成了《伤寒论现代解读》一书。本书的用意并不止于此,旨在找到跨越时空,使“具有不可通约性的理论体系实现融合的方法,推而广之,找到东方与西方,古代与现代科学文化交融的方法。
《红楼梦鉴赏辞典》是提高对《红楼梦》的阅读与欣赏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十四个门类,少数门类下也有再分小类的,正文部分收词三千余条,附录四种,分类的多样,条目的细致全面,详细的注解与翔实的考证都是本书的特点,因而大大增加了本书的含金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红楼梦鉴赏指导书。 全书更有五百四十余幅精美的图片,图片清丽雅致,极有古典韵味,汇集了〈红楼梦〉各种插图本的精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旨在构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的学科体系,并以之为理论起点。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的理论、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和专文形成的理论构成三个部分。章为综论,从整体上论述了古代文论课程的性质特征、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总结研究现状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二章为专论,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范畴、方法、文体,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的思想内涵、风格特征。三至九章根据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先秦、汉魏两朝、齐梁、唐宋、元明、清、晚清七个历史时期,探讨每一阶段的重要批评观点和主要作家作品的文学理论、思想。
《图像时代的精神寓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神话、艺术与思想/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视觉艺术为研究对象,以考古学发现为数据基础。与传统艺术史写作方法不同的是,《图像时代的精神寓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神话、艺术与思想/东北亚走廊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避免以材质分类和历史年代为章节,而是聚焦于学术史上的各种史前理论,如图腾说、女神论、生殖崇拜论与萨满教理论等,并对各种理论与史前艺术的联系进行了独到的分析。作者将史前的艺术成就在理论的分析过程中展现给读者,并强调批评性思维在考古学与艺术史学理论建设上的重要性。全书语言通俗易懂,脉络清晰,有意义。
《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是一部带有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文献原文和中、英文翻译的书,可以作为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社会、法律、政治和军事以及古代两河流域阿卡德语(古塞姆语)的楔形文字的语法、词汇和句法的参考书,书中提供了阿卡德语的拉丁化词句原文。
陈柱一生著述等身,以诸子学成就大,文学上的建树亦自成一家。早年为南社成员,与陈衍、唐文治、叶公绰、张尔田、陈中凡等有过往,曾在上海交大、中央大学等校任教。《陈柱文学思想研究》以陈柱的文学思想与创作为对象,分六部分介绍了陈柱的交游与著述、学术思想、文学理论批评、散文思想与创作、诗学理论与创作、词学理论与创作等。在广泛收集资料文献的基础上梁艳青深入考察陈柱的文学思想及创作成就,给予科学评价,确定其文学史地位,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不失为国内陈柱研究的力作。
《国医年鉴(总第八卷 2016)》实录中医药行业年度法规、重大事件;记录中医药学术科研成果、教育文化和民间特色经验;编录中医药世家方药技艺传承发展脉络;中医药名人成长经历、医学感悟;辑录中医药年度人物重大影响,学术成就;选录外中医药文化史实、趣文。搭建一切有志、有成就中医药事业者的展示平台。
《运动障碍疾病的原理与实践(第2版)》涵盖各种运动异常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疾病是体现临床医生的医技水平;《运动障碍疾病的原理与实践(第2版》编者均是目前国际上该领域最的专家学者,从而保证了该书的性和影响力;在内容上,不仅新颖、全面,而且实用,尤其明显有别于以往专著文字和图表介绍,该书结合临床附有大量丰富的典型常见的和少见疑难的运动障碍病人症状的录象,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些疾病的诊断能力和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治疗这些疾病,这是以往专著所不及的。
本书的主要内容为亦邻真先生已经发表的论文、专著和词条等蒙古学研究的汉文版全集汇总。部分是他的未刊稿,以及从蒙古文新译为汉文的论文稿,此外还有部分手写稿和信札的照片,均为首次出版。两位整理者乌云毕力格和乌兰教授也都是著名的蒙古学学家,为亦邻真先生的学生,对于原稿进行了收集,编排,并对于部分蒙文稿件进行了汉译。
本书是研究王国维及其词学的理论专著。全书分为五编,分别就王国维文学观念特别是词学观念的演进、王国维词学本体论的形成和完善、王国维词学理论的接受史、王国维词学的学术渊源、王国维词学的深远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是近十年来王国维词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读到对疾病细致而的描述,这是作家在对真实病例近距离观察之后受启发而撰写的。有些疾病文学中的描述甚至出现在作为医学正式认定某种疾病之前,几乎什么疾病都可在文学作品里找到相应的描述。文学作品甚至为疾病观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不仅从人文方面给普通读者提供了对疾病的解读,而且也为临床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真实病例提供了一种文学性的特殊的文献描述。文学医学对病人和医生及其疾病的描述时常堪比医学文献,为医生的工作提供了特殊的视角。本书所辑文章即是文学作品中关于疾病描写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论》旨在构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的学科体系,并以之为理论起点。其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论批评史、中国古代文论批评的理论、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和专文形成的理论构成三个部分。章为综论,从整体上论述了古代文论课程的性质特征、历史和现实意义,通过总结研究现状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二章为专论,论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范畴、方法、文体,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的思想内涵、风格特征。三至九章根据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先秦、汉魏两朝、齐梁、唐宋、元明、清、晚清七个历史时期,探讨每一阶段的重要批评观点和主要作家作品的文学理论、思想。
胡小石先生是《楚辞》研究的很好专家,“楚辞专论”是他《楚辞》研究成果的结晶。先生从史学、经学、文学诸方面,以文字学、训诂学、声韵学的深厚功力,对屈原作品作出客观、严谨、求实的研究,并根据文献材料对屈原作品中涉及的名物、制度作出考辨,绘制图表。全书旁征博引,视野广阔,卓识迭出,发前人所未发。本书由学生吴翠芬笔录,王立兴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