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校园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进行研究是近几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热点。本书采用“校园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的新形式,主要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校园生活适应、生命探索、情绪调节与控制、健康人格塑造、人际沟通、生涯规划等问题,以心理学为基础理论,设计了心理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健康人格。笔者从对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心理剧和心理情景剧研究与实施入手,在现有校园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表述,即身心灵团体心理辅导与咨询的健康模式,并且设计了一些校园心理剧与心理情景剧工作坊活动。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篇是校园心理剧; 第二篇是校园情景心理剧; 第三篇是校园心理剧治疗。每一部分均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本书从独创的团体治疗技术 述梦 出发,进入关系层面,扩大到以整个社会为视角去理解和调节团体关系。本书围绕作者提出的三个创新性的概念展开:(1)述梦。述梦是一种与伴侣或家人分享梦的方法。通过述梦可以探索梦者的无意识信息如何被传达,并帮助涵容情绪困难。(2)关系障碍。作者没有将功能失调的行为模式定位在个体心理问题中,而是将其置于团体关系中的动力功能中。(3)士兵矩阵。士兵矩阵是一种在高度紧张的组织和社会中概念化过程的方法在成为士兵矩阵的过程中,亚群体和国家逐渐失去了对其所感知到的敌人和 他者 的羞耻心、内疚心和同理心,每个社会成员都接受了无私的角色。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团体培训提供了摆脱组织和国家危机的一个途径。作者将个人精神痛苦的症状概念化为关系障碍,这一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个体与他人交往
沙盘心理技术(也叫沙盘游戏)既是心理治疗的有效方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手段。本书是部分高校心理老师近年来应用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应用与实践的集中体现。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部分是理论篇,介绍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现状与发展空间,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及其在高校的应用概况。第二部分是应用设计篇,介绍了团体沙盘心理技术应用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学新生的适用性教育、职业性涯规划、主题班会、寝室人际关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大学生压力应对效能提升、生命教育、学生干部合作力培养、高校辅导员的自我成长、高校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方案设计。第三部分是应用案例篇,详细介绍一次团体沙盘活动,全面反映团体沙盘心理技术的具体操作流程。 本书理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突
欧文?亚隆主张人是自由的,要为自己的选择及行动负责,所以他认为,在团体心理治疗过程中,与当事人探索的主题应包括自我觉察能力、自由与责任、自我认同与人际关系、生命的意义等。 基于上述认知,在《觉醒与超越:住院病人的团体心理治疗》这本经典著作中,欧文?亚隆提出,治疗师不应作为权威或以主持者的姿态带领团体治疗,而应作为一名相对透明的参与者融入团体之中,以推动团体工作为目标设定团体互动的模式和规则,帮助成员建立支持性、凝聚力高且充满活力的微型社交模式,让成员通过自我暴露发现个人存在的问题,进而借助“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进行修复,为重建个人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管是一线的临床医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还是为各种身心疾病所苦的人士或对心理治疗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作者对大量临床案
全书论述深入浅出,切中肯綮,书中介绍的应对死亡恐惧的各种观念生动具体,易懂易行。面对死亡的战栗经作者笔锋描过,顿时融为拂面春风,令读者不仅在文字上感受愉悦,在心灵上更是豁然开朗:“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就像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亲手雕塑的加拉泰亚,每个人也在“创造”着生活中自我和他人的角色。虽然,他人在我们看来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是我们“发现”了他们,但是关系中包含着无意识的复杂心理过程,引导我们用自己构建的方式去感受他人。 心理分析理论使得我们能够很好地理解人们如何无意识地创造其需要和恐惧,但大多数治疗师对此没有深刻的理解。治疗师经常变得和病人一样,忽略了在人际关系中创造他人时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病人好像只是不幸“有”个冷漠的母亲,或者“找了”一个缺乏爱心的伴侣。 其实,每个人都像一位导演,在舞台上将其他人塑造成某一个角色,而其他人也会将我们塑造成他们剧本当中的角色。
由周圆主编的《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由11章组成。章至第三章为理论部分.介绍了团 体辅导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以及心理学理论对于团体辅导的贡献,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团体带领者需要的人 格特质。任务角色和能力培养途径。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为实务部分,每章的实例设计均在简要介绍该主题 辅导的理论依据后,呈现团体的具体设计及单元大纲,最后详述该主题团体的带领要点及注意事项,列举 的经验范例希望能够起到帮助读者理解和运用具体方法的作用;每章的专栏可方便读者拓展团体方案设计 的思路,丰富方案设计的路径工具。 《团体辅导--理论设计与实例》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治疗、职业培训课程所用,为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开展团体辅导工作提供 设计思路、理
通过心理游戏能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中学生存在的自我意识、学习潜能、情绪调控、沟通交往、生存意志、心灵成长等方面的困惑,有效地帮助班主任解决在班级集体建设中面对的如环境适应、成功激励、合作竞争、感恩责任、创新拓展等难题。 作者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熟练操作的100余个心理游戏加以精选和提炼,编制成以下八个单元:“环境适应篇”、“沟通交往篇”、“竞争合作篇”、“自我意识篇”、“创新实践篇”、“意志责任篇”、“学习管理篇 ”、“心灵成长篇”。每一单元由8个游戏组成,每个游戏活动均有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道具、活动场地、活动程序、注意事项、活动扫描八个方面的详细介绍,其中活动扫描中包括活动点评、活动案例、学生感言三部分内容。